命运所系,使命相托

作者:眷凄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1-01-04   阅读:

  
  由于我父亲是公务员的缘故,我放寒假期间一直在乡政府院里生活。但2020年伊始我便感到了异样,起初是乡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召开紧急会议。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八点,面积不太大的院里停满了各色各类的车辆,有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以及自行车。成批成批的干部们络绎不绝地塞进小小的会议室,他们有的是乡政府的干部,大部分则是村子里的村支书或村长等。我们都以为这次开会无非是总结下半年的扶贫工作,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大年三十召开会议的主角居然是——肺炎。
  我刚刚了解到新冠爆发时,心里并没有什么顾忌,反而觉得这种病症依现代医学条件不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吗?可事实事与愿违,第二天一早我就看到了乡政府的干部们全部戴上了口罩,这是新年第一天啊,大年初一啊,他们为什么不放假和家人团聚,为什么还在这里工作?我十分不解。
  到了大年初二,全国人民都被小小的肺炎病毒扰乱了平静的心智。
  原本红红火火的过大年,突然变得恍恍惚惚。亲戚不敢走,大街不敢上,就连平时常来唠嗑的邻居也突然变了一个人——宅在家里不出来了。
  周围的村子都封了起来,不让进出。我们这个镇子上,原本有一个盛大的活动的。可是由于防疫,硬是取消了,刚刚架好的娱乐设备又得拆除。再加上禁放烟花爆竹,全镇显得冷冷清清的,不像在过年。
  这几天一直是淫雨霏霏的,未免加重了严寒,我坐在凳子上,体温渐渐流失。寒意袭来,我觉得吸入的空气都是冰冷的,鼻腔有些不舒服。没过多久,我流出了鼻涕。是的,我感冒了。
  直到我父亲拎了一壶84消毒液回到房间,沉闷地说了一句:“注意防护。”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了,抗疫防疫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虽然是平凡人,但是我们的行为决定了疫情的平凡与否。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手机成了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难免会被不真实的信息蒙蔽了双眼,若是无人澄清,这世道岂不乱成一锅粥了?
  有人说记者是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我第一次听说确实不解。但当我通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真正感同身受地了解到记者的付出、忍耐与抗争后,我的心猛地一颤。我同样相信有更多人同我一样,对新闻媒体曾有过错误的认知。终究是我学识浅薄了啊,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澄清了一切:“没有人生而为勇,只是他们选择了无畏”。不仅仅是日夜操劳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无畏,更是那些深入调查与采访,接近红区本与他们无关的“前线”记者无畏。如果说亲近新冠病毒是医生的天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那么记者便是进行更加混乱的心理搏斗之后下定决心要奔赴红区则更是勇士。
  我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从小我就与计算机、照相机和文学交了朋友,它们给了我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这要托我叔叔的福。
  我的叔叔热爱新闻,他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拍摄、坚持写稿、坚持阅读报纸。我还记得他在麦田为农民收获作物时留下欢喜的瞬间,农民面对相机并没有什么害臊,他们可以从容接受被拍摄。农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大多只上过初中甚至小学,但他们理解、尊重记者这份看似轻松的职业。
  其实我叔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记者,他只是业余。他有公务员的工作,平时下村子里面装厨卫电器。有一说一,他的空闲时间屈指可数,可是仍能看到他在河南日报上刊登的通讯,实在令人敬佩这份执着与热爱。
  我从小就看到过我叔叔在报纸上刊登的文章,能被铅字打印出来发售到各个地方确实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我爸爸经常拿我叔叔举例子,说是如果我能和他一样就不错了。所以我打小就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了憧憬与敬仰,甚至变成一个神话。
  三夏往往是我叔叔寻找新闻素材的最佳时期,他常常在太阳最火辣的田野里捕捉丰收喜景。麦子的抢种抢收、玉米的除虫除草、辣椒的晾晒、土地的浇灌、牡丹的盛收、烟叶的烤制……几乎所有农业活动都能成为叔叔手里最亮丽、最动人、最可爱的图景,它们被投放到各大新闻网站和报纸。如何在茫茫麦野中寻找一个最扣人心弦的新闻素材,说时容易做时难,真的宛如大海捞针般。可是他总能每年发表许多优质图片新闻和通讯,如果不是热爱与敬仰,是没有任何理由支撑他走下去的。
  抗疫一线的记者们的条件则更加困难,他们接触的可不是生动的农作物,而是与病毒为舞。一不小心就会感染病毒,每天还要用大量酒精喷洒周身。遇到不合身的防护服怎么办呢,只有加强清理力度。若是没有坚定的意志力在苦苦支撑,恐怕早就半途而废了吧。
  我叔叔的坚持往往只能称为热爱罢了,而深入采访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记者群体,真正做到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责使命,他们没有丝毫畏缩。
  有时人们会认为记者是一份卑微的职业,把事情讲给大家听或读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这谁不能做呢?但有些精神是普通人无法触及到的,他们不伟大,他们不著名,他们只是事实的讲述者,是真实的维护者,同样在坚守正义。
  他们在白天奔赴各个“红区”进行采访,晚上则顶着强烈的困意与疲惫整理写稿。为何这样做呢?谁不喜欢安逸呢?
  无论哪一个记者,当他看到我国传统报业媒体、广播电视媒体被网络新媒体冲击下一蹶不振的现状,他的心一定是痛的。这不是对网络新媒体的否定与偏见,而是对自己的“母亲”传统图片文字报业衰落的惋惜与痛心。他何尝不想改变这个难以令人接受的现状呢?这又何尝不是他的职业理想亦或是个人理想呢?振兴传统媒体正成为当下最要紧的大事。
  作为新闻系的学生,我们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为其发挥能力的,这些微观的付出难以使其振兴起来。我们应牢牢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全心全意为复兴传统传媒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而传统媒体在报道事实,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新媒体的发声门槛虽然降低了,但时常出现因不负责任而导致的谣言遍地现象。这在新闻事业中是不应该出现的,事实才是第一性的,抗疫英雄的光辉事迹不容诽谤涂抹。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可是新闻事业的征程是长久的,我们新闻人无法、也不该用国家的一切服务于我们的一生,而义不容辞地用我们的一生服务新闻事业伟大建设与发展中去。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推荐:落叶半床

上一篇: 《 【亲情散文】念亲恩2

下一篇: 《 辞旧迎新,元旦感怀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切身的体会,融入到社会的真实,这种感受是很多人无法体验到的。真正肩负使命而热爱新闻事业的人,一定重视新闻和新闻的时效性,面对事实的报道,为了信仰和执着,舍得以生命相托付的。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寻香Cecilia

    如果在年少时就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愿景,是人生一大幸事。早已超越同龄人一大截,加油!

    2023-12-07

    回复

  • 落叶半床

    这份使命感,感人至深。

    2021-0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