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中华文化闪光的足迹

——读《寻觅中华》

作者:墨斗鱼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20-12-08   阅读:

    在现代中华文化坐标上,总有一些人的名字如雷贯耳,总有一些作品矗立在文学高地上,须仰视才见。余秋雨就是这样的人,作为世界著名文化学者、散文家,他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寻觅中华》这部书无疑是部有分量的作品。《寻觅中华》集文学性、知识性于一身,气势恢弘、高屋建瓴,余秋雨以其特有的散文精炼的笔触,将一些古文化史上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事件和一些重要人物事件一一呈现于我们眼前。余秋雨用他自己的语言解读中国文化史,驰骋于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于是阮籍、嵇康、陶渊明、墨子、孔子、司马迁等等中国文化史的坐标人物向我们款款走来;稷下学宫、百家争鸣、大唐宏阔的历史文化等等一一铺陈在我们面前。
  知识性是这部书吸引我的亮点之一。余秋雨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化史的有侧重的连缀,在向我们传达一种沉浑、大气不容置疑的理性的东西,譬如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情况、春秋战国时稷下学宫的繁荣、明清时期文化凋敝的原因等等。也让我们感受百家争鸣的自由,大唐文化的璀璨,明白了宋朝文官政治的建立和佛教在中华大地上扎根发展的原因。于是透过历史的烟霞,我们还原出当时中华文化的本来面目。
  首先发现和研究甲骨,并分别遭遇不幸的王懿荣、刘鹗、王国维会为我们永远所怀念。是巧合还是甲骨文石破天惊般出土所夹带的杀伐之气,让最初发现和研究甲骨的人遭遇死亡命运,到现在我还充满了好奇。正是在他们的行动之后以后的研究者才找到了商代真实存在的根据。
  文学性是我喜欢这部书的另一个原因。作者并不是对中国文化史上的所有事件事无巨细地描述出来,而是有重点地选取一些典型事件,巧妙衔接,用散文的语言连缀全书,用散文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独家看法、感叹。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似乎看到了自然随性的老子,骑着青牛,不紧不慢向函谷关进发,准备到大漠荒烟中隐居终老。守关的官吏关伊喜向老子提出一个要求,要求老子留下一篇著作,作为出关的条件。老子一口气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之后悠然地骑着青牛,慢慢消失于滚滚黄尘之中;我们心目中巍峨的“孔圣人”,当年他的思想却不为世俗所接受。孔子55岁——68岁时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时,他遇到的有冷眼、有嘲讽、有摇头、有威胁、有推拒、有轰逐,就是没人愿意接受他的政治主张。孔夫子的境遇,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路过匡地,孔子曾被人误认做别人而被强行拘禁了整整5天;也曾因为一场叛乱被拘留;他还曾不小心陷入战场,大家几乎七天七夜没有吃东西;在郑国的新郑,孔子和学生走散了,独个栖栖遑遑地站在城门口等失散的学生。孔子68岁回到家中的时候,他妻子已经过世一年多了。孔子的乐观、坚强的品质,积极的入世精神,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诸子百家中,余秋雨最佩服是墨子。司马迁曾评价墨子“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任侠精神,就是从墨家渗透到民间的。墨子以其艰苦的生活方式,彻底的牺牲精神,承载着无比沉重的社会责任,这使他的人格有巨大感召力。墨子传播的道义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不仅感动过千年社会,更感动过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在爱的问题上,儒家比较实际,利用了人人都有的自私心,层层扩大,向外类推,因此也较为可行;墨家比较理想,认为爱的问题上不能玩弄自私的权术,主张“兼爱”。这种理想虽像天际的光亮一样遥不可及,却让人心里敞亮。由于墨家所代表的力量是上层社会万分警惕的下层民众,且人数众多,又由于墨家曾系统地批评过儒家,上层社会就很自然的把它从主流意识形态中区隔出来了。墨家日渐衰落。
  稷下学宫创办于公园前四世纪中叶,延续了130多年。位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城的稷门下。齐国朝廷一开始把它当做“智库”来办的,因为当时每个诸侯国都会集中一些智囊人物。但齐国统治者以罕有的远见卓识,大大改变了它的实用性和依附性,使它出现了不同凡响的状态。稷下学宫以极高的礼遇召集各地人才,让它们自由地发展学派,平等地参与争鸣,造成了学术思想的一派繁荣。结果,它远不止是齐国的智库了,而成了当代当时最大规模的中华精神汇聚处,最高级的文化哲学交流地。从此,诸子百家的各种文化交流进入一种既高度自由又高度和谐的状态,中华民族成为一种“和而不同”的壮阔力量,进入了世界文明史上极少数最优秀的文化之列。
  余秋雨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颇高,坦言自己写散文受司马迁的影响最大。余秋雨在《寻觅中华》里说:“司马迁的《史记》找到了最佳的方式,他以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从容地说着,却与一般历史的冷若冰霜不同。他说得那么富有表情,有时赞赏,有时倾心,有时怀念,有时祭奠,有时愤怒,有时讥讽,有时鄙视,而这一切,只是隐约在他的唇齿间,而没有改变叙事基调的连贯性。”
  正所谓“真水无香”,风通俗、喜欢安静的晋代的人陶渊明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种抚摸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与冷漠,成了陶渊明思维的起点和独特之处。唐有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将心灵提升到清醇而高迈的境界”——这是余秋雨对唐诗的评价。安史之乱,是王维、杜甫、李白生命的转折点。三位诗人因为“安史之乱”,都有了被贬的经历。公元744年,李白和杜甫相遇,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的两个人的交往期,一共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但两个人的友谊甚至发展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地步。李白和杜甫相比,算不上一个最专情、最真挚的朋友,刚刚道别,他就要和奇丽的山水道别,招呼新的好兄弟了,很难把友情作为稳定的目标。而杜甫则写过很多怀念李白的诗。杜甫的诗风细腻、静定、含蓄、浩大,杜甫的诗歌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不仅在内容上、形式上,也在技法和风格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维是一个把诗歌、音乐、绘画全都融化在手中并把它们一起推上高天的奇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使世间一切华丽、嘈杂的文字无地自容。宋朝的陆游和辛弃疾身上则跳跃着男子汉铁骨铮铮的气质。“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去世时连喊三声“杀敌”,然后气绝。
  通读这部书,我自己以前一知半解的历史文化碎片,渐渐拼接成完整的图画,对一些人物和事物的理解也由肤浅变得深刻起来。这本书也拓展了一些原来为我不知的文化知识,让我重温了司马迁、嵇康、阮籍等知识分子挺立的文化人格。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寻觅到了中华文化的实质根脉和挺立大气的文化人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2013.11.2
  
  审核编辑:冰斯语   精华:花落无声

上一篇: 《 普通人的闪光世界

下一篇: 《 《方法之王:绝妙即服》概述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冰斯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创新与融合,历史和文化的缔造者们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璀璨的知识,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去学习和传承,秋雨先生就是一位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他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国家的文化演变。


管理组   花落无声:
五千年中华文化实在是太博大,余秋雨先生以文化散文《寻觅中华》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进行阐释,而作者又能以一篇文章将这本书的主要精华阐述清楚,这实属不易,对喜欢历史文化的读者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