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鼓韵

鼓韵

作者:花落无声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0-09-29   阅读:

  
  在我的家乡商河,正月十五最热闹的不是看花灯,而是看秧歌,俗称“跑十五”。刚过完春节,就听“咚咚呛呛”的鼓声响起来,这便是各村的鼓子秧歌队开始操练了。商河鼓子秧歌又叫“伞鼓舞”,其节奏热烈,气势恢弘。舞者穿着鲜艳的服饰,手持伞、鼓子、棒槌等道具,随着鼓点起舞,动作矫健有力,潇洒大方;队形变换多样,阵法严整。
  拒考证,商河鼓子秧歌孕育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文化,起始于秦汉时期的抗洪斗争,成型于唐宋年间的兵祸战争,兴旺发达在明清,继承发展在当今。商河人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艰难岁月里,铸就了刻苦耐劳、勇敢刚直的性格,饱经磨砺而不甘自馁,在这苍凉浩瀚的鲁北平原上,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发展了生产,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歌舞——商河鼓子秧歌。
  黄河岸边的商河百姓,长期饱受黄河泛滥之苦。为了生存,群起奋勇抗洪抢险,导水排涝,灾后散墒抢种,辛勤劳作喜有收成,情不自禁拿起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雨伞等随手用具,聚集在一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欢悦心情,正如《经》上说的“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山东自古以来战乱频繁,饱受兵燹之苦、血与火洗礼的商河人民不仅锻炼了骁勇尚武精神,也把战争中的手段用于民间舞蹈。因而在鼓子秧歌的舞蹈动作中揉进了许多武术动作和排兵布阵之法,虽为秧歌,但属于“武舞”。更由于商河作为齐国的臣民,长期受孔子、孙子文武二圣的文化熏陶,所编出来的舞蹈具有“泱泱大风”古齐国的乐舞水平,经过千百次的演出,锤炼出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变化莫测的舞蹈阵式,粗犷豪放的将士风格,无往不胜的英雄气势。这既是山东大汉的气质,也是舞蹈之魂。
  鼓子秧歌队伍人数可多可少,多者可达上百人,但整场演出组织严密,形式完整。一般都配有头伞、花伞、鼓子、棒槌、花儿等主要角色,而舞蹈动作却各不相同。“头伞”是整个队伍的领队,一般都要配四至八人。打头伞的人身材摸样要好,跳起伞来要舞姿优美流畅,根据节奏带领队伍及时变换队形。“头伞”身穿一袭白衣白衫,长长的银须飘洒胸前,脚下走的是八卦步,看似绵软轻飘,实则柔韧有力,舞姿潇洒飘逸,把手中那柄流光溢彩的伞舞得上下翻飞,煞是迷人。“花伞”与头伞人数相等,是一袭青衣青衫,戴着长长的黑须,舞伞的动作要活泼刚猛一些,脚下的步子也更有力量,展示的是不同年龄者的风范。“鼓子”是队伍的主力,人员要比头伞多两倍或三倍。他们穿一身杏黄色衣衫,左手持用彩绸做了装饰的圆形鼓,右手拿一根木棍,扮做壮年人的摸样,头上扎着黄头巾,轮圆了手中的小鼓,闪转腾挪,沉稳刚猛,舞出了鲁北好汉的豪迈与威风。“棒槌”一般穿绿色或黑色衣衫,手持两根扎上了彩色流苏的木棒。打棒槌的都是精神十足的小伙子们,他们上蹦下跳,把两根木棒打的“劈啪”作响,身前身后头顶跨下来回翻转,直看的人眼花缭乱,动作轻灵而俏皮。“花儿”更是秧歌队的看点。因为扮“花儿”的都是十六、七岁的年轻姑娘。庄户人家的女儿平时不涂脂抹粉,惟有这时尽可以点了朱唇,抹了腮红,描了秀眉,穿一身鲜艳的绸衫,肩披大红的斗蓬,手持彩绸在秧歌队中大方的扭起来。她们婀娜身姿,给充满阳刚之气的鼓子秧歌增添了些许的柔媚。 
  在商河,人人看秧歌、村村“跑十五”,是多年延续下来的习俗。《商河县志》记载的城里“跑十五”盛况:“举国纷纷兴若狂,新正十四挂衣裳,明朝但愿无风雪,尽力逞才闹一场”,“是日士女云集,途为之塞,自晨至暮络绎不绝。”“里人行户扮渔读耕樵诸戏,酒筵悦歌竞为欢会,凡三夜”。其热闹与盛况可见一斑。
  正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四面八方的秧歌队汇集县城,竟相登场,看秧歌的人也都潮水般涌向县城,纷纷来赶这场盛会。街道、机关门前,都是演出的场地,每个场地都被围看的群众围的密不透风,鼓声、笑声和着人群的嘈杂声,到处是人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商河人历来重感情讲礼仪。“跑十五”不仅是为自娱自乐,还是一种友好交往和感情的传输纽带。一个村子办起了秧歌,只要与自己村有过交往,对自己村的百姓有过恩惠,不管是村镇还是机关,都要把自己的秧歌送上门去表示谢意。如果在交往中有了过节,那这时就是重接盟好的好时机。接秧歌也有很多讲究。要由村子里德高望重的人,亲自接到村口,摆桌案设烟、糖、果品,鞭炮齐鸣,以示隆重。秧歌队来了,由迎接者抬鼓,鼓乐开路,迎进场子。表演完一场,客家拿出烟、糖来分送慰问。等客家的鼓手则再次把大鼓敲响,演员们便随着鼓声加演一场。临走时,在秧歌队的前头,鞭炮放个不停,以示挽留。放一次鞭炮,秧歌队就停下来舞一阵,观众则不知不觉就跟着送出了村子。
  到正月十七,所有的锣鼓均销声匿迹了,俗称“落伞”。脱下了节日盛装的人们,开始忙着春灌春耕,在轰隆的机器声中,让飞舞的犁铧在大地上开始了另一种舞蹈。但那高昂猛烈、大气磅礴的鼓韵,却久久地回荡在人们耳边,回荡在广袤的天地间。
  
  审核编辑:秋水寒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方法之王》序言

下一篇: 《 哭婚、讨喜糖和闹洞房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秋水寒:
跟随作者的笔墨,有幸一阅磅礴大气的商河秧歌,领略到了齐鲁大地厚重的文化,在新时代,商河秧歌定会再次绽放异彩,为后辈留下宝贵的遗产。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