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风(下)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0-07-13   阅读:

  
  五、民风
  
  来凉的官员,更重视民风民俗的改善。
  如武威太守张奂,在武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致力革除民间陋习。要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搞经济,抓民生,是最容易出政绩的。抓教育,改民俗,需要温火慢炖,还不一定见效。但张奂知难而进,凡是与儒家仁义礼制不合的陈规陋习,都要革除之。当时,武威境内有两个劣俗,凡二月和五月出生的婴儿,以及与父母出生月份相同的婴儿,全部处死。人的生命至高无上。这陋习太残忍,太野蛮,纯粹是对生命的不尊,是犯罪行为。张奂到任后,锐意改革这一陋俗。他一面晓之以义,指出这陋习纯是妖忌;另一方面又严加赏罚,凡精心抚养“二五婴儿”成人者,赏;凡残害“二五婴儿”生命者,杀。于是,风俗遂改,保护了武威大批婴儿的生命。
  武威百姓为此立生祠纪念他。
  汉俗之难,难在厚葬之风难以禁绝。帝王将相,仕大夫们厚葬成风,豪族们跟着学,普通百姓也跟着讲究。穷人家土里埋不了多少金银财宝,就讲究发丧的仪式,要排场,要隆重。汉朝的姑臧城北,到处还是湖滩,水洼,人们主要生活在姑臧城以南的祁连山麓,杂木河两岸,如磨嘴子,旱滩坡等地方。那儿地势高,水患少,土质燥,是人死了争想埋葬的风水宝地。就连姑臧城里的人死了,都以埋往磨嘴子,旱滩坡为荣。到东汉末年,凉州都衰落得不成样子,百姓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穷得揭不开锅了,但厚葬之风,仍然很重。
  至今,在中国博物馆里,还珍藏着一条汉代凉州人发丧时给亡人所写的“铭旌”。记载着东汉的某一天,一群身着中原缟服的凉州人正在为一个张姓居民理葬的排场。孝子躬了腰,肩抗着高扬的铭旌,右侧书写“平陵敬事里张”,左侧写着“伯升之柩,过所勿哭”。发丧的队伍,穿过城市里弄,撒纸烧钱,后面,一班汉子用粗杠抬着灵柩缓缓前行,灵后,又跟着一班换班抬灵的汉子,走出南城门,向磨嘴子汉墓滩而去。仅仅这条“铭旌”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今天的汉人发丧仪式,还和两千年前的汉朝别无两样。
  这种厚葬风气,极大地浪费了财富,百姓难以承受,但又没人敢吃螃蟹。因为薄葬先人,意味着大不孝。这顶帽子是谁也不敢戴的。太守张奂本是敦煌人,他在河西早就见多了这种厚葬之风。到武威,身体力行,大力提倡薄葬。自己离开武威,病危即留下遗嘱,奢侈不学晋文,简朴不学王孙。不要棺椁,若早晨死了,晚上就埋掉,把尸体放在灵床上,用幅巾盖着就算了。事后,张奂的几个儿子都听从了他的遗嘱,一一照办。
  到东汉末年,徐邈任凉州刺史,对凉州的厚葬之风,又持续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整改。《三国志》卷二七《徐邈传》载“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他亲自向百姓宣讲儒家“仪礼之道”,建立学校,开展儒家礼仪教育,申明教化和法令,禁止厚葬风俗,拆毁滥设祠堂,限制过度祭祀。在他的治理和影响下,凉州境内,民间风气大为改观,厚葬之风锐减,百姓心悦诚服,归于官府。
  徐邈对凉州风气的改良,还有一件功劳:惩恶扬善。执法上一视同仁,不管汉人,羌人,还是胡人等少数民族,凡民间私藏武器者,一律收缴,统一保管。同时,惩恶扬善,镇压邪恶,洗雪冤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社会风尚大为改观,百姓心悦诚服。对一般羌人和胡人,从不过问小的过错;若罪行严重,犯了死罪,他便先通知其所部首领,使他们知道,再斩首示众,所以少数部族都很信任和畏惧他的威严。使西域同中原发展了良好关系,蛮荒地区的部族也前来进贡,这些都是徐邈的功劳。
  凉州很快出现了“民风汉化,吏民相亲”的景象。城里城外的凉州人,满身都有了儒雅味,君子风。官人仕子即便从酒馆出来,摇摇晃晃,都知礼仪,行为得体,不惹民烦。被史书形容为“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人们的生活习俗,日常服饰,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形成了成熟汉文化风格。在武威出土的《仪礼简》中,就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各种礼节,中原有的,凉州应有尽有,并都有了明确的规范。
  凉州人,没给中原王朝丢脸,在儒家文化的吸收与消化上,早就敲响了咚咚作响的鼓点,畅开了能消化牛羊肉的胃口,东来的丝绸,西来的蔬菜,本土的羊肉,统统兼容并蓄,彻底地吸收与消化了,并很快形成中原、河西与西域相结合的凉州文化特色。汉朝遗留给凉州人的活法,远比写在史书里的厚重百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历史上的份量越来越厚,越来越重。
  这厚重劲儿,就怕今天的凉州都难以消化了。
  
  六、逸风
  
  汉朝的凉州,老人们活得滋润,闲适而有尊严。
  是因为整个社会盛行孝风,形成了尊老爱老、抚恤鳏寡的良好风尚。自汉宣帝刘病己下诏实行年七十赐王杖制度后,这一风尚就在凉州流行起来了。因为这一政策大受百姓欢迎,地方官员更把这一政策的落实,视为贴近百姓,改变民风,快出政绩的抓手。老人们拄着鸠杖,行走乡间,或去城里浪街,找官爷处理事务,都很受人们的尊重。
  西汉时期,国家对养老尊老制度,曾有过三次大的变革。即惠帝时期免除老幼刑罚,宣帝时期高年赐王杖,成帝时期进一步放宽受王杖的年龄限制。但这三次变革,只有第一次在史书中有记载,后两次都无明确记载。在没有铁证之前,史学界一直认为,那样的文明制度,不过是皇帝老儿的纸上谈兵,不可能落地生根,更不可能得到推广,至少成了学术界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当1959年、1981年凉州磨嘴子等地汉墓出土了“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简”后,史学界这才一下子沸腾了。
  人们才睁大眼睛惊叹,汉朝,尊老养老、抚恤鳏寡的政策,竟然早已在凉州实行开了。“王杖诏书令简”的发现,为千百年来史学界围绕“年七十赐王杖”的悬而未决的疑问和争论划上了圆满句号。人们才不得不佩服,汉宣帝这位历史上唯一做过牢的皇帝,实在太是伟大。简书中,汉宣帝动情地说:“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前72),朕甚哀怜耆老,高年赐王杖,上有鸟,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逆不道。”“杖”,即“手杖”,俗称“拐杖”,凉州人叫“拐棍”。而“王杖”,又叫“鸠杖”,是政府授给七十岁以上老人的一根上部安有鸠饰的木杖。拐棍上有了这个鸠饰,可就不是老百姓自制的单纯的拐棍了,而是老人的待遇,荣耀,更是尊严。
  武威,再一次让汉朝的文明,重现光亮。
  凉州老人能享受到这样高的尊荣,应该感谢这位历史上唯一做过牢的皇帝。汉宣帝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他完美地继续了曾祖的智慧和治国方略,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少年的刘病已,高材好学,也喜欢游侠,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了解风土人情,百姓疾苦,吏治得失。他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踏遍了莲勺县盐池,尤其喜欢跑到长安郊外的杜县、鄠县一带游玩,身混市井的同时,深切体会到了民间百姓的疾苦,亲眼目睹了老人们饱受虐待的景况。有了这样的经历,他执政后,严厉实施“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整饬吏治,惩治贪腐,重用良吏,实行年七十赐王杖制度,就完全在情理之中。
  持鸠杖者,社会地位相当于食俸六百石的官吏。
  凉州磨嘴子、旱滩坡、五坝山相继出土了四根鸠杖。其中,五坝山23号汉墓出土的一根鸠杖,形象更加完整,该杖为松木质,长2.1米,制作精细,杖端安装雕鸠,鸠鸟身为椭圆形,两腿弯曲,呈卧状,中含一物,似灵珠,尾巴上翘,形象逼真,杖身光滑。说明老人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苍老的双手,早将鸠杖把磨得十分光滑了。这些鸠杖的出土,充分说明,汉朝的养老尊老政策,虽然没有完整地记载于史册,但早已在遥远的凉州完全推行开了。
1234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汉朝的风(上)

下一篇: 《 集龙江水孕香螺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都说上行下效,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使汉来的文明,延续得厚重而独具文化特色。一再地让人惊艳叹服,说起来过瘾,听起来豪情万丈。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9

  • 吟湄

    好大的风!

    2020-07-16

    回复

  • 落叶枫

    精彩!

    2020-07-15

    回复

  • 冰斯语

    通过读此文,我仿佛看到了大汉的威武和凶悍!

    2020-07-15

    回复

  • 东方玉洁

        我也都全看完了。且不说史实,这些可以查到,就说把“讲古”说得这么文学,功力非同一般。虽然只是汉史,术业专攻也是见功底的。条分理疏,归类研究,是专业性与文学性的结合。
        做到这样,非普通人能做到的,故纸堆里浸淫半辈子吧。

    2020-07-14

    回复

    • 花落无声

      @东方玉洁  这话很对。研究史学的人,容易钻进故纸堆里,成为史料的搬运工。而相也先生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域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一定是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提出的都是自己的观点,加上语言的生动、鲜活,其文学性、艺术性不言而喻,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2020-07-16

      回复

  • 花落无声

    认真读完了相也先生的文章,感到畅快又惊奇。作者从大处着眼,从西汉的风吹来为始,到各种风吹拂到武威这块塞外宝地上,又以重要的人物为点,串起武威民风的演化过程,最令人佩服的是,在如此宏大的北京下,作者用笔却无处不精细。就连博物馆里出图的博戏陶铸,也仿佛被吹了一口仙气,活了过来,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真真好文也!

    2020-07-14

    回复

  • 落叶半床

    希望大家多留言,

    2020-07-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