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沧浪水

沧浪水

作者:沧海遗珠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0-06-29   阅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首流传了两千多年、并且与伟大的爱国主义人屈原有关联的《沧浪歌》,余音绕梁,至今不绝于耳。
  请问,沧浪水在什么地方?
  在我国的湖南省,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了很多英雄豪杰、文人名士。这与她奇特的山水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有很大的关系。长沙岳麓书院大门上的对联“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就说明了这一问题。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南岭等大小山脉,横亘境内;湘、资、沅、澧四条大河,奔流其间,在西北部汇聚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在沅江汇入洞庭湖南岸的汉寿县境内、沅江的下游,有一条由沧水和浪水汇合而成的支流,这就是沧浪之水。由此可以认为,沧浪水就是在这个地方,具体到现在的位置就在叫做沧港的地方。想当年,屈原被楚怀王第二次放逐的时候,曾经到过这里。
  大家知道,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伟大的爱国主义人,著名歌《离骚》就是他的代表作。屈原是楚武王的儿子瑕的后裔,楚国贵族,与楚王室血脉相连。在楚国,屈原曾先后担任过“左徒”(地位仅次于令尹的高官)、“三闾大夫”(负责督导屈、景、昭三家宗族,类似宫庭近侍的闲职)的官职,后人据此尊称他为三闾大夫。战国末期,就像现在的虎狼之国美国一样的秦国,兼并六国的战争日益激烈,楚国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危局。值此国家多事之秋,忠心耿耿的屈原提出了“联齐抗秦”的正确主张。而在王庭之上,上官大夫、公子子兰等奸臣贼子、为了一己之私利,极力反对,并诬蔑构陷屈原。亡国之君楚怀王听信谗言,两次罢官放逐屈原。就在屈原第二次被放逐来到沅江沧浪水边的时候,秦国名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城。屈原闻讯,悲愤难抑。他衣冠不整,披头散发,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徘徊于沧浪水边,一边长吁短叹,一边踽踽独行。这时,从水边芦苇荡中驶出了一只小船。屈原是一位公正无私的好官,在楚国名气很大,国内大多数人都认识他。因此,撑船的渔父看到失魂落魄的屈原以后,马上就认出他来了。于是,渔父弃舟登岸,来到屈原面前,看到屈原如此狼狈,很是惊疑,赶忙向前打问原因。屈原此时一想到秦国的残暴、楚王的昏庸、上官大夫等奸佞的误国、文武百官的麻木不仁、山河破碎后人民的流离失所,就悲从中来,向渔父倾诉出了“众人皆醉吾独醒,众人皆浊吾独清”的又一振聋发聩、愤世嫉俗的名言,向渔父表达了他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对敌人的侵略不苟且偷生、不投降妥协、抗争到底的决心。渔父听罢,善意的劝解他要认清形势,与世俗同流,没必要独醒高举,人心从来都是如此。屈原对渔父的劝解并不领情,绝决的回答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充分体现了屈原忠心为国、舍生取义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渔父听罢,莞尔一笑,解缆登舟,也不答话,划动木桨,高亢的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沧浪歌》,飘然而去。不一会儿,渔父与小船就消失在茫茫水天之间。
  渔父走了之后,屈原愤恨交加,遂作诀别诗《惜往日》,于阴历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自杀而死。由于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了人民群众,沿江百姓听说屈原为国捐軀,投江而死,都纷纷竞向驾船来救。百姓们担心江水里的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軀体,都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喂食鱼虾,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们这些善良的举动,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化,变成了今天每年端午节上为纪念屈原的忌日,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习惯。端午节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一大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壮烈牺牲了,令屈原始料不及的是,生前他在沧浪水边与渔父的问答,却使沧浪水名扬四海,更是使《沧浪歌》流传千古。由此,历朝历代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在人生仕途失意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把沧浪水奉为精神寄托的家园,将《沧浪歌》视作精神安慰的灵丹妙药。
  沧浪水之所以能成为历朝历代知识分子精英们的精神家园,并为其所钟爱。主要还是因为当年渔父在沧浪水边告别屈原时所唱的那首《沧浪歌》所致。《沧浪歌》的内容如果单纯的从字面上解释,她所表达的意思应为:沧浪水如果清澈,我就用它洗我的帽缨;沧浪水如果浑浊,我就用它洗我的双脚。从表面上看,《沧浪歌》表达的是一个浅显普通的道理。但是,如果从政治的角度进一步来理解,《沧浪歌》的深刻含义却蕴藏着道家思想中回避现实矛盾的处世哲学。她的深层次含义应为:朝庭之上,如果君王圣贤,政治清明,我就入仕做官,为国理政;朝庭之上,如果君王昏暗,豺狼当道,我就退隐山林,终老田园。《沧浪歌》中这一明哲保身的道理,为千百年来广大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所推崇而奉为人生仕途的信条。因此,由沧浪水、《沧浪歌》流传广泛而凝结成的所谓“沧浪水精神”影响深远。东晋时期,伟大的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乌托邦社会,把沧浪水境界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她们是一脉相承,长江后浪推前浪。
  在封建社会,有些封建士大夫在政治上抱负得不到施展,并遭受邪恶势力打击迫害的时候,徘徊徬徨之际,往往向往的就是沧浪水或桃花源。江苏省苏州市以精美的园林闻名天下。其中,建于北宋的沧浪亭名闻遐迩。后人在沧浪亭上集配的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更是为其增添了无限光彩。沧浪亭名气这么大,不用说它一定会与沧浪水有牵连。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官拜集贤校理的苏舜钦,因支持当时范仲淹的改革朝政而被权臣贬黜朝庭。他在流寓苏州期间,购得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的亲戚孙承佑的废园,重新筑亭建园以自娱。回首自己身遭不幸,感念流传千古的沧浪水、《沧浪歌》,苏舜钦将所建亭园,命名为沧浪亭,以示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清高超然志向。这其实就是“沧浪水精神”这苏舜钦身上的具体体现。沧浪亭几经兴废,如今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又焕然一新。
  不可否认,沧浪水成为了历朝历代许多知识分子精英阶层的精神家园,《沧浪歌》也成为了他们所遵循学习的模板。但是,我们如果认真梳理一下沧浪水、《沧浪歌》所涉及到的屈原与渔父的对话,由此而对后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加以对比,就会发现真正的“沧浪水精神”不是《沧浪歌》中所表达的超然物外、消极回避的道家思想,而是屈原忧国忧民、舍生取义、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献身精神。屈原在回答渔父的劝解时,义无反顾的表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会与黑暗势力进行妥协,苟且偷生于尘世。屈原这种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情怀,何等的高尚,何等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沧浪水精神”,真正值得我们不断的大力继承和发扬!而《沧浪歌》词中所表达思想的则不能代表真正的“沧浪水精神”,只能算作是一种消极的、懦弱的、逃避现实的摆脱心态。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积极向上的进步力量进行推进。屈原以实际行动铸造的以爱国主义为实质内容的“沧浪水精神”,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兴旺发达,踏着先人的血迹,贡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谭世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等等。这些都是受屈原爱国主义的“沧浪水精神”影响所发出的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而时刻鼓励着人们为了中华崛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的“中国梦”去英勇奋斗!
  今天是端午节,撰写此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有诗为证:
12
  审核编辑:沁芳闸   精华:花落无声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沧浪歌》所表达的不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沧浪水精神”,而屈子表达的才是。为了民族复兴,无悔的贡献出自己的热血与生命。这样的精神一代又一代相传,中华民族才会屹立不倒,站在世界前端。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