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游记异闻 > 山这边

山这边

作者:瘗花秀士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0-04-20   阅读:

  
  几年之后,在遥远的回程中蓦然回首,看到金龙顶像一座屏风矗立在山沟右边极远处。我们一路走来,不知已越过了多少座山峦,却始终遮挡不住它金字塔般巍峨的身影。
  然而,当我惊叹且留恋的目光一重重地扫过这些让我无限着迷的山们时,突然看到在金龙顶斜对面更远的山沟尽头,在争奇斗险的群山之巅,蓦然窜出一座长矛似的山峰。我看不到它的山腰,更看不到它的山脚,它没有金龙顶那样展开的宽阔双臂,环抱着这一方山水与人家,而是强行从波翻浪涌的群山中挺起高傲的头颅,睥睨着自己脚下骤然变得平庸的一切物事,蛮不讲理的架式,让曾在我散文《山那边》中无限荣光的金龙顶,竟然跟我神同步——气势瞬间就下去了一半。
  “这……可是凉风坳?”我颤声问湉。
  湉轻笑一声说:“谁说不是呢?我原来跟你说过,凉风坳比金龙顶高,你还不信。”
  我想起来了,那是1991年的暑假期间,我作为一个社会少年,跟巴坳中学一群初中毕业生相约来三角塘湉家玩,同行的还有秋、洁、静、博等。然而在我脑海里,这次远足并没有关于薇的印象。我很可能遗忘了个别交道打得极少的人,但绝不应该忘记她的,我记忆中没有她的点滴,那她肯定就没来。
  午饭后我们去爬凉风坳。同行中似乎有人说过,薇出去打工了。虽然她是我们玩得极好的朋友,大家的兴致并没因此受到影响,依然有说有笑地向目的地进发,一路上还欢快地唱着并不欢快的歌——
  踏上这条林荫小径
  回望处华日早飘零
  多少痴迷多少绮丽
  如今都成烟云
  凝望雨中那片故地
  风干的伤口在流血
  几度花萎几度雁飞
  只有风物依稀
  经过多年反复的摔跌
  心中热忱逐渐冷却
  当人生已进入秋季
  才悟出一个真谛
  世间的路本无坦途
  生命注定有悲欢合离
  在人生的航程里
  谁都绝无幸理
  ——采薇《秋悟》
  湉家住在半山腰上,距凉风坳大约有七八里,道路多半是狭窄的土埂。这是在陡峭山坡上开垦出来的旱土,层层叠叠的土黄色从山腰一直连到几百米的山脚下。在开垦不到的极陡之处,长满了密不透风的森林,这些直插云霄的翠绿,与山腰往下成片的土黄构成了强烈的色差。
  路程过半,我们看到了凉风坳。如果把这一系列山脉比作一匹马,我们便是沿着车辕向马头行进,身畔不断超越的山岭就是这匹马的脊背;当凉风坳进入视线时,这条脊背出现了一个凹下去的弧线,脊背与车辕便重合了,这个凹陷,就是所谓的坳;坳的另一头,鬃毛纷披的马头高高翘在九霄云外,行人从路上看凉风坳,恰如骑马小孩看马头,由于身量不足,即便仰起头来也难见其顶。
  进入通往顶峰的森林不远,秋突然惊喜地叫了一声:“哎呀,是哪个打落支花钢笔。”雀跃着准备去捡,同行者中有经验的急忙喝止。借着林间斑驳的阳光细看过去,满地落叶当中,躺着一条十余厘米长的棍状物,从头到尾布着黑褐相间的环节,喝止的人认得,说这是箭筒蛇,并用树枝挑起,远远扔到山下去。虚惊一场之后,大家都笑了起来,这一场意外,驱散了一路行来的沉闷和疲惫。
  当大家手足并用,不无惊险地地爬到峰顶时,却不能同时站在顶上,狭窄的峰顶无法将七个人分布在一个平面上,只能高低错落地坐在岩顶、倚在树下、弓步站在斜坡上,湉说,这还是村民挖出来的平台,不然只能容纳一个人。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兴致,人生中一个段落的结束,代表着另一个段落的展开,有的人放的是两个月的法定假,有的人则放了一生的长假,这种区别预示着今后的人生走向将从同质化走向完全迥异的道路,但此刻大家并没想得那么深远,各自都在精神上给自己放了一次没有忧虑、没有约束的假。
  经过多年封山育林,整座凉风坳除了另一面的绝壁之外,全都包裹在茂密的丛林中。从枝叶间望出去,数百米的断崖下面,高大的山梁如同树根般四处盘桓,中间绿树四合的山谷像是一条微微拉开的拉链……所有的物象都远得像是从飞机上俯瞰大地,有恐高症的人禁不住阴囊紧缩,忙不迭地往后退却。
  几声钢丝般的鸣声由远及近划破天空,三五只似鹰而小的猛禽振翅飞来,在我们头顶上久久盘旋。博叫道:“快走,鹞子要来啄我们。”秋问:“是不是这上面有它的巢?”湉说没有,于是大家安下心来继续聊天,还展望了一下未来:秋和湉考上了师范,将来是要做老师的,洁要去松中读高中,博打算复读,继续考师范,我却在想,人为什么不能像鹞鹰一样,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广袤天空呢?
  下山途中,我们伫立了一会,把这一带的山山水水尽收眼底。向上看山峦高耸,绵延不绝,向下看壑谷幽深,溪流如带,视线之中,能够相看两不厌的还是隔着山谷,位于三角塘正对面的金龙顶。这是一座山型十分周正的山峰,它有着人字形宽阔的翼张,满足了山脉的条件,同时还有着视线内最高的海拔,没有任何能够遮挡的障碍。秋说:“凉风坳肯定没得金龙顶高。”湉说:“下次来爬金龙顶吧。”
  下到坳上,一个村姑用力地攥着牛绳往回拉,牛却发倔不肯回头,秋笑道:“这牛笨得很啦。”村姑没好气地说:“你讲牛笨呢,它又还爬得上凉风坳。”我刚想说“这个妹妹还爱捉弄人呢。”博已抢先怼上了:“我烂你室人(反话,我是你男人的意思)。”
  薇的消息,是五年后秋告诉我的。那次我和懿去秋家玩,他们一直喋喋不休地谈论着婚姻与家庭等话题,秋的丈夫,那个跟我年龄差不多的男人像个长辈似的忙里忙外着招待客人,我则像个年幼的晚辈,既插不上话又无所事事。这时他们说到了薇,说她嫁到了连云港。这个消息让我有些茫然,但更劲爆的还在后面,秋对我说:“其实薇以前好喜欢你……”
  什么?仿佛一声霹雳在头顶炸响!从毕业后便人间蒸发,几年来没有任何消息的薇……
  秋又说:“还有洁,后来看你一点反应也没有,就另外找了朋友。”
  我终于明白了,在学期结束前的一个月里,薇突然谜一样地冷落了我,理由是我父亲叫她们别跟我交往太密,说怕影响了我创作,但别人待我却一如往常,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继而想起,当年薇曾问我:找女朋友要些什么条件。我不假思索地答:“首先要有才华,然后是人品,最后才是长相。当然,还得看有没有缘分啰。”薇幽幽地叹了口气:“才华,才华……”
  秋发现了我的沉默,便说:“你原来给我们画的画我们都还保存着呢,并且还裱糊上了。”
  这一瞬间,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博看见我给你们画画前的计划单上写着她们的名字,冷笑着说:“只怕连一个也捞不着。”现在来看,还真让他说中了,她们的确都从我生命中消失了。为此,从秋家回去后,我就写了一篇叫《非关爱情》的散文,用以寄托我的哀思。我哀痛的并非没有与薇终结良缘,而是我在历尽了各种必然或偶然的苦难,逐渐变得温良冲和,并刻意关怀起人类的终极走向后,仍然不可避免地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并且这人还是薇,我在这世上原本寥寥的知己。
  不知远近地走了一程,抬头一看,鼎罐山高大的身影迎面撞来。这是当地四座高峰之一,也是离城最近的一座,从山下的大坝村算起,不到十里就进城了。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升起了丝丝惆怅和迷茫,下意识回头去看,金龙顶只剩下了一个峰尖,而凉风坳早已隐藏在重峦叠嶂当中,再也看不到踪影了,我想,来近边山村感受生活的城里人,压根不会知道本地还有这么一座山峰。
  毕业之后,身边常来常往的巴中系朋友只剩下了湉,他在师范上学,经常会到我家来玩。我在城里像个找不到家的流浪者,每隔一段时间也会徒步三十多里去他家玩,我们没有再去登顶过凉风坳,但却从不同方向和路线接近过它。
123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平定溪行

下一篇: 《 闽南漫记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山那边也许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山这边,却是自己的过去和青春往事,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山坳,年少时候一同在山间远足的人和山路之上发生的段段插曲,也如同从没进过山的人进入山中感到的神奇和迷惑。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凉风坳,会有不同的感观和体验,不同的时间去看同一个事件也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更深的意义就要看每个人的体会了。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3

  • 我死故我在

    本文由多个时段交叉进行,织成一个繁复的立体交叉路网系统,大线条计有:当下讲述时(1998)、第一次爬凉风坳(1991)、第二次去凉风坳(1994)、追忆旧友(1991),其中又有些小线条穿插其间:秋的揭秘(1995)、独自爬金龙顶(1996)。
    故事场景主要有两处:学校和乡野。学校时光是一场暗伏未知前途的乌托邦似迷梦,山野经历是一个渴望回归自然的独行者的世外桃源,但这两处都与现实有所牴牾,与女孩们的经历讲了物是人非万物皆流的规律,对山野的钟爱透露出不可回避的生计问题,想珍惜的珍惜不了,想避世无法避世,文末不得不融入现实,是乌托邦或世外桃源的最终破产。
    几个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当下讲述时,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总视点,既穿起了以往各个时期的所有回忆,也在文末使这些回忆同时戛然而止,开启一段新的的人生旅途。
    第一次去凉风坳,是整个故事的缘起,这是一次留有遗憾的出游,这个遗憾,构成了文章的基调。
    第二次去凉风坳,与第一次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有了第一次的欢愉,才有了第二次带有缅怀性质的重游。从当年欢愉的同学聚会到如今只有湉一人相随,这是烟花散尽的第一层遗憾。4年后秋提起薇对“我”的隐秘情感,使“我”对于无意中伤害到至交好友的行为产生出无穷愧疚,这是第二层遗憾。有了这两层遗憾,“我”对凉风坳近乎偏执的爱,就有了更为充足的理由。但是,人事变幻在文本叙述当中不是重点,作者用巨大的篇幅来描绘当地的风光和爬山的过程,尤其是5年后“我”不顾危险,独自攀登金龙顶,这透露出“我”天性中的一种士大夫式远离尘嚣的避世追求。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士大夫气质,使“我”对世事显得懵懂无知,既负了女孩们的情意,也耽误了自己的前途。
    只有善良者才会背负最为沉重的十字架,“我”在这些年里,心里一直背着包袱,脚步一直徬徨,处于无比纠结的复杂心理状态之中,历次爬山出游,既是对现实中难得的纯真情感的追思,也是在追寻自己林泉高卧的出世理想,在这些出游和纠结当中,他离世俗越来越远,生存的压力却越来越重,或许对理想的追求,就是以更多的代价或他人的牺牲来达成,“我”在文末走出大山时决定外出打工,应当看作是一种终于直面现实、担起责任的幡然醒悟,毕竟,高尚的东西是会伤人的。

    2020-08-04

    回复

  • 花落无声

    很有些伤感与悲壮,文字却很冷静。青春,迷茫,城市与山村,现实与理想,一直在碰撞,但终有一天这一切都会渐行渐远。因为,人最后的归宿,都是要与这个世界讲和,只不过,有人很快就投降了,而秀士是那个顽强抵抗的勇士,即便投降也很悲壮。

    2020-04-21

    回复

    • 瘗花秀士

      @花落无声  这是迄今最打动我的一条评论,鼻子酸酸的,有点想哭。

      2020-04-21

      回复

    • 花落无声

      @瘗花秀士  你是在用生命写作,所以文章才有极强的感染力。

      2020-04-22

      回复

  • 自在飞花如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飘过,学习了。

    2020-04-21

    回复

    • 瘗花秀士

      @自在飞花如梦  谢谢飞花。说得对,理想和现实,向来并行而不交叉。

      2020-04-21

      回复

  • 浅草闲阳

    山那边娶媳妇,山这边养后宫。
    山里边抱村姑,山外边追公主。

    难为妖兄了……

    2020-04-20

    回复

  • 落叶半床

    我快绕晕了。看到这样的文字,就不知道该怎样写编按。

    2020-04-20

    回复

    • 瘗花秀士

      @落叶半床  有几个时段交叉进行,大线条有:当下讲述时(1998)、第二次去凉风坳(1994)、记忆焦点(1991),小线索有:故事缘起时(1991)、秋秋揭秘(1995)、独自爬金龙顶(1996)。
      故事场景主要有两处:学校和乡野。学校时光是一场暗伏未知前途的乌托邦似迷梦,山野经历是一个渴望回归自然的独行者的世外桃源,但这两处都与现实有所牴牾,与女孩们的经历讲了物是人非万物皆流的规律,对山野的钟爱透露出不可回避的生计问题,想珍惜的珍惜不了,想避世无法避世,文末不得不融入现实,是乌托邦或世外桃源的最终破产。

      2020-04-20

      回复

    • 东方玉洁

      @落叶半床  连你都没明白,我就更不明白了。但秀士写得,当然是不错的。

      2020-04-20

      回复

    • 欧阳梦儿

      @东方玉洁  哈哈哈,这话,有意思。

      2020-04-20

      回复

    • 瘗花秀士

      @欧阳梦儿  他这叫对人不对事。

      2020-04-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