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执政时期的民国经济是啥样的?

作者:梨涡小篆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0-04-08   阅读:

  
  这个世界真是奇了怪。略略懂得经济的人都知道,判断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主要看的是国库的银子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偏偏网络上冒出几个“键盘侠”,时不时怀念民国时期的“黄金时代”,而对新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嗤之以鼻。我纳闷这些人有没有学习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历史课?如果没学过,小涡老师不介意拎起教鞭,给这些文盲上一课。
  首先,民国之所以出现“昙花一现”的经济奔腾,并非老蒋执政有方。而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时候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趁机扬眉吐气,外贸由以前的逆差变成了顺差。比如1911年,民国的外贸总值达到848842两,1937年则发展到1792156元。加上1928年11月,国民政府统一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解决了国家税与地方税的冲突;又在1928年7月25日,争取了关税自主,收入从1928年的1.04亿上升到1931年的顶峰数字3.38亿元。以及国家银行的建立,财政机构的健全,国民政府第一次全国财政会议里关于裁撤厘金的议定(啥叫裁撤厘金?就是取消晚清咸丰时期定的商业税。咸丰年间,清政府为了筹集镇压太平军的军饷,曾经要求米行商贾捐资助饷。后来发展到各行各业都要照捐抽厘,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民国初年的厘金税曾高达18%~30%。国民政府裁撤了厘金,等于挪走了老百姓和商人们头上的一座大山),开设统税和特种消费税等等,总体看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自918事变以后,日军侵占东北,国民政府失去了东三省的资源与市场,就暴发过一场经济危机。加上国共内战,蒋介石五次剿共,军费开支庞大,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对外借债。说到借债,老蒋算是旧中国历任元首里最能掏老外口袋的一个人物了。他在抗日之前,就找英美国家借了14笔外债,债额总额达到三亿三千万余美元。抗日时期,他又向美苏英法四国举债29笔(如“中美桐油借款”,“中美金属借款”,“中英整理内债借款”、“中英信用借款”、“中苏贸易借款”、“中法金融借款”、“中法叙昆铁路借款”,包括找德国、捷克、比利时等国借款),债额总计十亿四千万余美元。这还不谈战后,他又找美国、加拿大整出来的“中美棉借款”、“中美铁路购料借款”、"中美购船借款"及"租借法物资"、“军事援华物资”等二十九笔债务,金额约计六十亿美元以上。老蒋拿着老外的钱,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南京国民政府,而各个债权国利用外债,在老蒋跟前肆无忌惮地争夺他们在中国的各项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特权。为啥旧中国一直在国际上挺不起腰来呢?主要不是穷,不是弱,而是没骨气。毕竟你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除了外债,南京国民政府也没少剥削老百姓。先是在整理田赋方面,孔祥熙要求将明朝嘉靖以来实行了数百年的货币税变成实物税,导致农民除了交谷物,有时还要交纳小麦、玉米、大豆和花生等杂粮来代替。而且各种杂粮的折合比率均比稻谷压得更低。简单来讲,一个收入为10担的自耕农,必须交纳田赋1.3担,占总收入的13%。这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讲,是何其沉重的负担!孔祥熙担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副院长兼财务部长的期间,还要求全国人民为“剿共”捐款。他为了筹措经费,发行公债,把之前宋子文苦心经营五年的财政开支制度破坏殆尽。因为孔祥熙的“突发奇想”——把卷烟税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导致上海十二家卷烟厂宣告倒闭;他把上海各家银行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给农村的经济和工业经济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他把银行的银元储备投资到南京债券方面,使得大量银元流逝到国外,造成了中国金融市场银根吃紧,银行贷款利率急剧上升,国库出现了财政赤字的现象。随着中国白银价格的大起大落,孔祥熙推行“法币政策”——用一堆毫无价值的纸币来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钱,引发了全国的通货膨胀。那时候,两千块钱的法币只能买来一块钱的商品。那些真金白银都去哪了?主要都进了他与宋美龄的腰包。连1949年的美国总统杜鲁门都忍不住破口大骂孔宋两家“没有一个不是贼!”单孔宋两家在纽约的大众与花旗银行的存款总额超过了二十亿人民币。
  这还不谈为了解决兵役不足的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使乡、镇及保甲长乱抓壮丁,从1937年到1944年,国民政府共抓壮丁275万人,几乎全是贫苦农民。所以现在的一些“民国粉”狂吹老蒋执政有方,我都怀疑你们的祖爷爷辈会不会气得半夜从坟里跑出来挖烂你的脸!
  蒋介石,他从来没有代表过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他永远只代表他所在团体的利益。国民党自北伐结束后出现的派系之争,导致湘、赣、闽、鄂、皖、豫等省与陕北等地,官吏无能,政治腐败,生产落后,人民困苦,土豪劣绅巧取豪夺,继而出行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共产党为啥搞土地革命?那是因为民国期间,地主把佃租提高到老百姓负担不起的程度。凡好一点的田地,地主们会收取农作物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在重庆等地能收取到百分之八十多。农民若拖欠了田租或还不起高利贷,卖儿卖女和典妻是寻常事。柔石所著的《为奴隶的母亲》从中可见一斑。此外,农民自1929年至1933年期间,所缴纳政府要求的苛捐杂税有188种之多。在蒋介石的鼎盛时代,杂税竟高达正税的十倍!抗战期间,蒋管区和沦陷区由于典押和负债而丧失土地的农民增加了不知多少百万?华北荒年期间,农民为了借粮度过春荒,必须拿地作抵押,两三年内无力赎回就没地了……这样一个从根子里烂透了的政府,怎么可能让国家经济振兴起来?又怎么可能让国防力量强大起来?
  包括老蒋逃到台湾之后,也一度搞得台湾经济趋向恶化。原本,台湾六百万居民尚可温饱,老蒋带着二百万军民跑过去,台湾瞬间物资短缺,通货膨胀,生产失调。后来,蒋介石痛定思痛,吸取了他在大陆失败的教训,推行新政。一是实行土地改革:对佃户上缴地主足有70%的租金改为37.5%;把日本人手里的耕地折价发给台湾自耕农;再用资金挣够地主的土地,转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这些路子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共产党玩剩下的)。二是扶植民营工商业,以自产品代替进口产品,之后转为对外出口。才使得台湾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
  写到这里,我挺怀念毛主席的。他生前只靠稿费来贴补伙食,死前要求把自己的稿酬遗产都交党费,剩余的分给警卫员。如今功勋赫赫又自律廉洁,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的伟人,绝对没有想到新中国建国不到百年,国内就出现了一些“认贼作父”的网络流氓。
  愿,世间年轻人多读书,读正史,做实事,珍惜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美好今天!
  审核编辑:花落无声   精华:花落无声

上一篇: 《 听空房子的声音

下一篇: 《 “谢幕”的课题不能忽略

【编者按】 管理组   花落无声:
这是一篇史料详尽、观点鲜明的文章。的确,很多生在新中国,享受着自由空气、幸福生活的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炒作历史,而不是认认真真地去读史,用客观公正的眼光认识历史,认识社会。好文章加精共赏。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东方玉洁

    为了看穿越小说,有时候会去查阅一下民国时期的经济情况,例如黄金与大洋的兑换比,美元、英磅的汇率,大洋的社会购买力等。

    2020-04-10

    回复

  • 自在飞花如梦

    读史明志,统治者本质上讲,都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能兼顾民生者,必国强民富。作者深入研究,得此结论,足见用功矣。

    2020-04-09

    回复

  • 花落无声

    没有研究过国民历史,还真掌握不了这么详尽的数字。谢谢小涡老师给大家上的这一课!

    2020-04-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