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让我们记住什么?

作者:子隽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0-04-04   阅读:

  
  又是一载人生路,杏花依旧,先人已去山河愁。“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走过的岁月,除了回忆,留不下什么。生死离别,哀伤历久浓稠。生者,只能自我安慰:故人已去,安康活着。清明雨过后会晴空万里,但是,那一份别痛将永不褪色。
  今遇阳春又清明。活着的人一直坚信,落叶总要归根。归根:对生者而言,是自我提示,要珍惜活着;对逝者而言,却是一种重生。“清明无烟火,逝者何归处”。于是,无论守宅自耕、还是浪迹天涯的后人,都要在清明时节,把哀思与别痛,深深地镌刻在人生的旅途。
  年幼时,遇上清明时节,总会问姥姥“人怎么会死?人死后到哪儿去了?姥姥会轻描淡写的说:生死不由人。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星星会在天上守护着他们的亲人……故人离去,是一种重生,天国之乐,身心无恙。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耕耘五谷,也耕耘安康。
  一年唯此日,人生几清明。先人祭祖,是一种孝道的践行,大孝者方成大器,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哀思者,谈何立业成器?“死后一堆灰,不如生前一杯水”,我不喜欢这句对祭祖有失偏颇的话。生前赡养,故后哀伤才是完整的孝。
  德国人特委叟•莱特曾在德国电视节目访谈时直言: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只是他们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宗教人物,所以“落叶归根”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不给祖先蒙羞”就是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叶落归根,是生命的寄托;光宗耀祖是人生的大孝。
  祭祖,就是为了记住。国人祭祖,多半相信的不是鬼神与灵魂,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永不消失,他们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我们心里。祭祖,是为了记住:记住你的姓;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从何而来;记住你又为何而出发。唯有记住过去,我们才能看清明日的去向。
  去年清明节前一天,晚餐结束天色已晚,路过永强路与建设大街的路口,一位年迈的老者在街角的废墟处,为已故半个世纪的父母烧纸钱。这位年事已高的老者,依旧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淡忘对父母的祭祀。瞬间,我的眼睛模糊了!
  今年因疫情的袭扰,倡导“云过清明”、“云烧香”,祭奠哀思。清明节真正的意义,除了勿忘,还有且惜。且惜这当下的春光;且惜眼前的亲人;且惜自己。好好活着,好好活下去。在这世界上,生命的终结不是死亡,而是被所爱的人遗忘。
  人终会死去,但只要有人还记得,我们所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今日清明,勿怠!勿忘!
  
  审核编辑:花落无声   推荐:花落无声
【编者按】 管理组   花落无声:
清明作为节日自唐朝就开始了,这是中国孝礼文化的充分体现,就是为了让我们不忘祖、懂感恩,我们也应该代代传承下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花落无声

    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日子,不忘祖先,感恩生活。

    2020-04-04

    回复

    • 子隽

      @花落无声  花儿主编编发稿件辛苦了!

      2020-04-04

      回复

    • 子隽

      @花落无声  祭祖,就是为了记住。国人祭祖,多半相信的不是鬼神与灵魂,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永不消失,他们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我们心里。祭祖,是为了记住:记住你的姓;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从何而来;记住你又为何而出发。唯有记住过去,我们才能看清明日的去向。

      2020-04-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