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微型小说 > 价值

价值

作者:我欲飞翔    授权级别:A       2020-04-01   阅读:

  
  价值
  当我再次回首斜倚在小山坡低洼处的那座小茅屋的时候,禁不住很是感慨万分。
  我当年就曾经多次拜访过这座小茅屋,因为这小茅屋里生活着我们的一个学生,一个特殊的学生。我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他的班主任也不知道,他就跟着他的舅老爷生活在一起。他的舅老爷既矮且粗而又胖,很敦实,大约五六十岁吧,是我熟悉的那么一种农村人,吸烟,而且很频,一根接着一根,几乎就是不中断。吸的是那种廉价的烟草,自己在地里种植的。要是吸食那种烟卷,我猜想他绝对是舍不得这样一根接着一根来吸的。进入小茅屋,一股股浓烈的烟草气息一直在鼻翼间弥漫。我禁不住咳嗽了几声,又忍住了,即便嗓子眼发痒。
  与我一同来的三位记者更是受不了,大声地咳嗽,而且,痒得抑制不住。咱们还是到外面聊吧!我说。不单是烟草的气味呛人,就是屋顶也足够低矮,直不起腰,抬不起头。尤其是那个摄像的记者,大大的个子,在一米九以上,更是弓起了腰,像一只猫。
  好吧!大家出来了。还是外面敞亮!那个女记者说,我也附和着。小茅屋就斜倚在小山坡的一个低洼处,倒算是很背风的。下午的暖阳又如此的热烈。我看着学生的舅老爷叼着烟,慢慢地吸着,记者问一句,他似乎也听不明白什么。记者再问,他才所答非所问的支支吾吾的说了点什么。
  我知道这是一个不算浑的人,最起码还知道抚养一个小孩子。在这一点上,我是对他充满了一些敬意的。
  但是,这个学生却并不是那么的优秀,很淘气,顽劣。在众多推荐的名单中,电视台的记者却选择了他,我们很是不解。班主任和我说:最好换个人,这个学生资助没有什么价值,不知道哪天就辍学了!即使不辍学,也顶破天上完小学,初中的时候,他一定会弃学的!
  校长是没有说什么,他遵从电视台记者的意见,至于你选择谁,我是不管的,只要陪你们吃好喝好,也就可以了。我以为还是校长的胸怀比较博大,哪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而我,与班主任的看法是一样的。但是,却无法改变眼下的现实。
  我背着校长私下里与看样子能做主的那个大个子记者说:这个学生家里是很困难,但是,学习却不怎么样!
  因为我们知道这次资助很实惠,不仅给一部分钱财,还说了将负担今后一切的上学费用。只要获得了这个名额,以后上高中,上大学,都有了资助的款项。
  那个记者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我们在这个学生的家里看了看,记者采了很多的镜头,屋里屋外,道上道下。
  后来,我们又陪同记者到了学校的南山旁,采一些镜头。记者遵循着自己的构思,安排我们的那个学生在小树林里徜徉,或是在小溪流边逗留,或是在一棵杨树上玩耍,或是在一块玉米地里挥汗如雨地劳作……
  我憋不住好笑,采访的一些奥秘在我的心里逐渐地破解开了。
  但是,我还是不放弃,坚持着说:最好再看看另外的一个孩子,那是一个女生,家庭很困难,但是学习却是十分优秀的。她完全可以考上高中!就怕考上了高中,念不成!
  我很动情地说,记者忙着采镜头,我的话在我看来也就像一阵风从他的耳旁吹过了。
  这个景好!
  那个也不错!
  他们沉醉在他们职业化的采镜头之中!
  最后的那天晚上,校长,还有主任,以及我陪同记者吃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渐渐地高涨了起来。两位记者,还有摄像师,在我们轮番轰炸之下,也并没有举手投降。看来我们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对手了!正常来说,凭着我们三个人的实力,是很难遭逢对手的。一般情况下,第一轮回合,对手就得缴械,几乎用不上第二轮。白酒,四五杯下肚,又开始喝啤酒。啤酒,更是三位记者的长项。我们作为陪客的主人,几乎是快招架不住。
  我来来回回出去了几趟儿,佝偻着腰在洗手池里一次次地呕吐,胆汁也似乎吐出来了。
  那个大个子记者也出来一次,我陪着,他没有吐,很有战斗力。可是,也多少有一些晃晃悠悠的,见酒了。
  我酒后又想起了那件事,就又对他说了,我知道现在就是说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还是禁不住想说。
  他笑了笑,领导,你不懂!我们这是看中他的价值!新闻价值!她满脸的神秘兮兮。
  我这才彻底地醒悟了——人家看的是价值!至于新闻价值,我还是懵懵懂懂的。再加上,喝多了酒,真是一个晕了头转了向。
  后来,省台某一频道在六·一前夕播放了我们那个学生的采访录像。学校在播放前,专门号召师生收看。
  我也看了。看过之后,我更加的如鲠在喉,想说什么,不说不快,又说不出来什么。
  一年之后,那个学生真的就如他的班主任说的那样,没有在上学,彻底弃学了。有的说,他去南方找他的父母了,有的说他跟着他的舅老爷到外地打工去了,还有的说,他在大连瓦房店当学徒,学习厨艺呢……
  而班主任力主资助的那个学生,成绩一直优秀着;中考的时候,考进了全县前五十名。为了上学,她的家长四处借债。后来,借债不成,终是辍学了。
  从那时到现在,我依旧是还对所谓的新闻价值一直懵懵懂懂着,也许这就人们常说的“隔行如隔山”吧?……
  
  审核编辑:一声叹息   

上一篇: 《 鹦鹉的愿望

下一篇: 《 故乡的月亮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一声叹息:
现在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很多,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扶贫政策,但在具体落实中难免均衡调配,致使很多学业优秀又特别勤奋好学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无钱上学,而不得不走上辍学之路。小说以扶贫资助为主线,讲述了扶贫过程中电视台记者为追求所谓的新闻价值观,完全不顾老师的反对,放弃对学业优秀的贫困学生的扶植采访,而选择了成绩相对较差的另一个贫困学生进行他们认为最有新闻价值的扶植采访,最终结果,成绩好的,因为没钱上学而不得不辍学,而得到扶植的却又因成绩太差,也不得不放弃学业,最终被扶植的价值如何,自然不言自明。小说虽然没有精彩的语言,也缺少人物细节的描述,甚至情节也非常平淡,但却以真实的事例,道出了生活的辛酸和无奈,让人读之感同身受。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南坡文畦

    这篇写得相当好了,惜乎无人问津。

    2020-04-17

    回复

  • 南坡文畦

    新闻者,足够新,有人“闻”。笼统地说这似乎是新闻价值吧。扶持贫困学生的目的在于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回报社会。小说中记者采访的新闻,价值何在呢?在于展现一个赤贫家庭和当地别样的风景,用于满足受众消费同情心、优越感和猎奇心理的需要。这样的新闻价值是和社会价值背道而驰的。
    小说取材精炼,讽喻犀利,主题积极。稍有不足,“我”的身份可以交待一下。开篇第一句话可以省略,其中的“感慨万分”与末一句的“懵懵懂懂”不对应。
    瑕不掩瑜,不失为一篇成功之作。
    问好作者。

    2020-04-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