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都有哪些名人提出了“持久战”的观点

作者:沧海遗珠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0-03-09   阅读: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把侵略中国、灭亡中国、占领中国,进而称霸世界,作为既定国策。为此,它先后发动了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直到“七七”卢沟桥事变,进行全面的侵华战争。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面对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当时在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问题上,国内政界、军界人士产生了很多观点和想法。有的人盲目乐观,持“速胜论”;有的人悲观失望,持“亡国论”。更有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抗日战争的胜利表明,持“持久战”观点的人士是正确的。这已为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所言中。
最早提出对日作战是“持久战”观点的,是中国近代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先生。蒋百里(1882——1938),浙江海宁人,曾留学日、德等国,担任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做过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唐生智等人的高参。1935年,他被蒋介石国民政府聘为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对于中日战争前景的预测,他首先提出了“持久战”的观点。1923年,蒋百里在徐州津浦线列车上,对同行的学生龚浩说:“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对日作战,津浦、京汉两路必被日军占领。我们国防应以三阳为据点,即洛阳、襄阳、衡阳。”这就是后来很有名的“三阳线”决战论。若我军固守“三阳线”,便能立足于山川纵横、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与敌人展开持久作战。他在《国防论》一书中指出:第一,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他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蒋百里先生的对日作战“持久战”观点,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由于历史原因,不少人误认为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是“速胜论”者。其实不然。查阅历史文献,便会发现,蒋介石在整个抗日战争中都是坚定的“持久战”论者。早在芦沟桥事变前夕,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就已经制订了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他在2月25日便决定:“与倭持久作战,非如此不足以杀其自大之野心。”3月,国民党召开四届二中全会,讨论对日方作战方针问题,也认为对日本应该采取“长期抵抗”的方针。日本全面侵华后,蒋介石一如既往地坚持“持久抗战”的指导思想。1937年8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召开最高国防会议,研讨和确定抗战大计,通过了以“持久消耗战”为中国抗战的最高战略。8月18日,蒋介石在一次演讲中提出:“倭寇要求速战速决,我们就要持久战消耗战。因为倭寇所恃的,是他们强横的兵力,我们要以逸待劳,以拙制巧,以坚毅持久的抗战,来消灭他的力量”。1938年4月初,中国军队取得震惊出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但是,这并没有动摇蒋介石“持久战”的决心。正当举国上下欣喜若狂时,蒋介石冷静应对,通电全国,告诫国民:“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不足以言庆祝,来日方长,艰难未已。”当时,英国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在采访蒋介石时同样发现:“关于中日战事前途,蒋委员长不愿加以预测,仅谓渠预计中日间当不免长期斗争,且较过去尤为激烈。”
此外,国民党内蒋氏集团大将陈诚,于1937年11月出版了《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的小册子。国民党桂系将领白崇禧,于1938年1月8日,在武汉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以军训部长的身份提出了“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方针。
毛泽东抗日战争“持久战”的观点,在1935年12月瓦窑堡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及1936年7月16日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已初露端倪。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进行演讲时,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并以《论持久战》为书名,面向社会公开发表,影响深远,意义巨大。此时,毛泽东已经把对日战略方针——持久战,上升到理论层面。他在《论持久战》一书中把抗日战争持久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防御阶段,敌之进攻,我之防御;第二,相持阶段,敌之僵持,我之对立;第三,反攻阶段,敌之退却失败,我之反攻胜利。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一些论点,已经成为名言,必将光照千秋。比如,“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等等。
英雄所见略同。蒋百里、蒋介石、陈诚、白崇禧也好,毛泽东也罢,都对抗日战争的前景做出了比较科学准确地预测,从而有力地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进程,带领全国军民,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以上诸公之所以认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基于中日两国的国情、力量的对比而得出结论的。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但积贫积弱百年,国力衰弱;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但富国强兵有年,国力强盛。这就决定了中国人民只能持久抗战,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在抗日战争“持久战”问题上,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人,与毛泽东又不尽相同,各有千秋。蒋介石氏等人对日“持久战”的指导思想,是基于正面战场上国民政府军事力量为主、动员民众为辅而制定的。他们一开始就寄希望于国际形势有利于己的变化,苦撑待变。这就决定了他们“持久战”的战略指导思想是被动的、消极的。因此,对日作战“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党政军各界始终贯彻得不彻底,民众的力量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只重视正规战,不重视游击战,这就导致了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初期,“亡国论”者汪精卫带领一大批国民政府的党政军高官,叛国投敌。八年抗战,国民党军队败多胜少。
毛泽东的“持久战”指导思想尽管已包括了统一战线、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些有利于抗日战争的因素,但他主要还是立足于人民战争这个舞台。这也是他与蒋介石氏等人“持久战”观点的最大不同之处。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书中,大张旗鼓地号召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放手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毛泽东《论持久战》一书的发表,不仅统一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党全军的思想,更为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增强了敌后战场抗击日寇的有生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可以看出,毛泽东基于人民战争的“持久战”的指导思想,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充满活力的。抗日战争初期,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军队人数只有四万多人;而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了一百多万人的军队,并创建了许多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巨大上的作用。以致蒋介石集团在抗日战争中,既不敢向日寇投降,又不敢发动全国规模的国共内战。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不仅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也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在较短的时间内,击败蒋介石集团,建立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剔除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军事摩擦造成的消极因素,蒋介石氏等人的“持久战”观点,与毛泽东的“持久战”观点,在指导各自所处的战场上,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两者具有互相配合、互相补救的效果,都为中国人民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12
  审核编辑:十八孩十八公   推荐:十八孩十八公
【编者按】 红尘会员   十八孩十八公:
蒋百里先生最早提出 “持久战”观点的原文大意是:yellow人应该联合起来,把SLF人赶回老家,如果yellow人不团结,内部要战争,凭着yellow人的韧性,那一定是一场持久战。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