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醇厚的武威(四)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0-03-05   阅读:

  
  (丁)斯文兴,雅风盛
  
  “斯文绝继在人才。”文庙是养文气之地,育人才之所。
  “天下文庙,惟传道以列位次。”文庙的作用就是教书育人,宣扬礼制。武威文庙建成后,确实激发了武威文风脉气的逐渐兴盛,但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从1439年文庙建成,到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武威的读书人又一拨一拨地苦读了205年,考秀才,考举人,但大多数学子最终还是夭折在了进京考进士的路上。所以有明一代,凉州在科举中,仅中文武进士各1人,文武举人12人,贡生73人。
  武威儒家文化,第三次真正的兴盛,是清朝。清朝二百余年,朝廷非常重视以科举取士的制度,特别是经过康、乾时代大力提倡“崇儒重道”,并特开“博学鸿词科”,广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辈,于是形成“古文之盛,前古罕闻”的盛况。此时,武威经济富裕,环境安逸,崇尚教育的风气又被掀起。
  第一个标志是,儒学升格,增设考院。雍正二年(1724),凉州卫儒学升格,升为凉州府儒学。由“卫”升到“府”,即是级别的升高,也是规模的扩大,生员的增加,选拔贡生由两年一贡改为三年两贡。雍正四年,又创设武威县儒学,并设立武威考院,成为武威、永昌、镇番、古浪、平番五县考取生员(秀才)的场所。从此,读书人不离武威,不用长途奔波,就可在本地考秀才了。
  第二个标志是,书院大兴,教育成风。清代儒学的兴盛,促进了书院的大兴。先后创建了成章书院、天梯书院、北溟书院、雍凉书院等凉州“四大书院”。其中天梯书院、雍凉书院管理有方,教育得力,学风蔚然,人才济济,在甘肃颇负盛名。清朝时还兴办社学、义学、私塾多所。社学设在乡村,作为府、县儒学的补充,兼有启蒙教育和培养优秀童生应试到儒学或书院深造的双重任务;义学是专收无力缴纳学费的孤寒学童入学就读的学校,类似现在的“希望学校”;私塾即民间或个人办的私学,清时遍布城乡。清中叶以后,甘肃自设贡院,凉州举额再次增加,科举考试更为兴盛。武威,终于迎来科举史上最为“英华荟萃,人才辈出”的时期。
  第三个标志是,人才辈出,傲占陇首。在历代科举史上,清朝的武威,迅速进入了丰收的季节,仿佛秋天的大地,硕果累累。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记载,清代凉州府共有文进士57人,其中武威县44人。另武进士6人,文武举人478人,贡生则层出不穷。这个数字,相对于全国千百年间选拔出来的十万进士,百万举人,虽无半点骄傲的资本。但凉州府考取的举人数位居甘肃第一,考取的进士人数位居甘肃第二,还取得了三甲第4名(总第8名)这样的甘肃科举史上最好成绩。卧龙城的这股旋风,历经几百年,终于突破祁连南山的阻挡,旋出了高度,旋出了凉州。武威人这才脸上有光了,心里滋润了,堂堂正正地夸起了武威的文风之盛。
  武威莫道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
  不见古来盛名下,先于李益有阴铿。
  (清许荪荃《武威绝句》)
  更让武威人自豪的是,57名进士中,有10多人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风风光光地进入了翰林院。武威人喝着小酒,重重地抖抖衣襟,就能显摆了,翰林院是啥地方,是储才储相为国家培养后备干部的地方。那时的宰相、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军机大臣等高官要员基本出自翰林院。因此,明清两代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那么,什么样的进士才有资格进入翰林院呢?只有两种人,一是一甲三名,也即状元、榜眼、探花,可以不参加“朝考”,直接进入翰林院,被授予修撰和编修;二是二甲的进士,也就是“赐进士出身”。能进入翰林院,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在京城里在皇帝身边做官了。让武威人自豪的是武威还出了6名武进士,都在军界任职,代表人物是李镇鼎,官至广东提督,官阶从二品,是地方武职中的最高长官。有了他们在前面引路,一拨一拨的武威人就都跟着走出去了,武威文庙的文运脉气就被养育得浓而又浓了。
  清朝的文进士,已经产生,就对当时乃至其后的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以文学及书画艺术知名的李蕴芳、张翙、郭楷、张兆衡、赵升、张美如、赵永年等;以研究文史、致力家乡文献整理知名的李铭汉、李于锴父子和潘挹奎等;以文章品行闻名当世而举孝廉方正被征召入仕的张蠩美、张尔戬、张纶(凉州“三征士”)、陈炳奎等;还有以官高位显、卓有政绩的两广总督李栖凤及其李氏家族,两江总督牛鉴,湖北布政使孙诏等;最著名的是张澍,他博通经史,著述丰富,学术成就很大,是清朝遍数三陇的大学者;更多的还是辞官从教、为家乡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一生的庠序名儒,如苏景、王化南、孙傅、刘作垣、尹绾、刘述武、刘开弟、赵元普等,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才创造了凉州儒学史上的辉煌成果。
  这么多的文官,集中爆炸式成长起来,是时运使然,虽说风水轮流转,但也与许大人修建了文庙,创建了儒学,有很大的关系。清朝持续发力,大兴教育,使武威成了有儒学、有书院、有考院的地方。尽管那时,在武威读书考状元的条件,仍然不及江南,但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承始终没断,读书之声就在低潮过后,迎来了朗朗不绝的高峰。这样的儒雅学风,一旦唤醒,武威不出文人,出什么?祁连南山挡住了大气的流动,天气的交融,考不上状元,还不兴考一堆儿进士回来。所以,自从文庙里走出了这几十名进士,几百名举人后,武威文庙的知名度,在整个大西北,就一下子高得“诚足以耸人之瞻仰也”。
  凉州城,从此一洗西北刚烈之风,寒凉之气,变成了一座儒雅醇厚之城。文人们的品德、品行,经过了科举的大考;儒家经典、儒家思想的核心义理和道义水平,普遍提升。凉州城的品味,亦就跟着提升了。不仅有了读书味,亦有了生活味,情趣味,儒雅味。凉州城不似苏南,胜似苏南。文人们聚相欢,行高洁,人儒雅,言有味。文人们在家待的无聊时,不是今天的文人这样单纯的相聚喝酒,闲谝杆子,闲发牢骚,不醉不归,防不着,就喝散了家庭喝坏了胃。而是相约散心,外出游览,谈论史,作词弄文,吐露心曲,交流心得,所游甚欢。
  那时,凉州城里有一大帮文人。比如,王鲲、王德谦、郭楷、何承先、侯定远、赵可后、白毓华、臧鸣珂、马廷锡、赵廷锡、李蕴山、白毓华、马应选、张美如等,他们中有些虽然在外无名,也达不到在外做官的武威人的高度,但在凉州城里,都是令凉州人耸肩仰望的才子。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敦厚儒雅,有的直如塔影,有的憨如老牛,有的风流,有的质朴。今日三五成朋,明日七八成群,圈子可大可小,话题可天可地,故事可荤可俗,不是一般人相约就能约到的。一个城市,有了这样一大帮文人仕子,注定是一个城市之幸,其儒雅之风不盛,就说不过去。
  武威经历史的沉积,留下了太多的人文景点。远到武威南郊,北郊,莲花山,金塔寺,近到雷台,大云寺,清应寺,海臧寺,松涛寺等等,都成了文朋们想去凭吊游玩的好地方。那时,寺庙旁边,大多都有小酒馆,游览尽性了,疲乏了,就坐小酒馆中,对酒当歌,酒至酣处,或即兴赋,咏唱凉州风物,或挥毫泼墨,书写墨里春秋,或歌凉州贤孝,散发心中闷气。有了这帮文人,凉州的每个景点后面,就都有了儒雅的歌,醇厚的文章,大气的故事。以至产生了“凉州八景”。而凉州八景诗歌的人文价值,早已超过了自然景观本身。至今,自然八景早已不在,但人文八景依旧传唱。
  张澍等在外地做官的武威人,一旦回到武威,更是凉州城里文人们的盛事,一呼百应,争着尽地主之谊。遇到清明、端阳、重阳等传统节日,亦是文人们呼朋唤友,绽放心花的好时节,春踏青,欣赏花香;夏避暑,摇扇纳凉;秋赏景,共庆丰收;冬喝酒,温暖心情。游完归家,伏案读书,作词赋诗,记录生活。一景一物,一人一语,都成了文人们细心捕捉记录的对象。
12
  审核编辑:沁芳闸   精华:沁芳闸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武威文人的何时兴起、何人最兴,兴起后的作派,作者是如数家珍。可以作研究武威的文稿,亦可以是诱惑人去武威看看的营销案。屏前的你,也被打动了吧。走,一起去武威。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