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会“嚼舌头”,你会不会?

作者:梨涡小篆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0-03-05   阅读:

  
  又到了“深夜食堂”时间,吃货大大们准备好了咩?
  今天,我准备跟大家谈谈“嚼舌头”的话题。注意,乃是正儿八经地嚼舌头,不是背着别人说闲话。
  下午去超市买菜的时候,我无意之间发现了牛舌,急急地买了一条回家。我买的牛舌重约二斤,外表裹着一层白糊糊的老皮,丢到水盆里光用清水冲洗是不行的,一定得用开水烫。否则难以除掉那层厚厚的舌苔。烫煮约过五分钟,我把牛舌捞出来刮皮,顺带着刮掉所有的角质层。清理干净后,我用家里最粗的缝衣钢针把舌身扎了很多细孔,再架起油锅,爆炒蒜瓣与葱花、姜片。待爆出香味,添上盐、花椒、草果、桂皮、酱油、小米椒等烩成大半碗的酱料,涂抹到整条牛舌上,搓擦均匀放个半天。再将煮锅置于灶上,注入适量清水,放入卤料。卤汤烧开后放入腌制好的牛舌,改用小火慢慢炖。炖至四个小时关火。牛舌已熟,却不能吃。还得浸泡一夜,方能像海绵一样将调料精华吸得饱足,吃起来堪称无与伦比的卤味。
  若有人想问我此等烹饪之法跟谁学的?实不相瞒。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她在电影《桃姐》里安排叶德娴给刘德华当保姆。刘德华是富家少爷出身,锦衣玉食,嘴巴特刁。叶德娴饰演的“桃姐”终日里兢兢业业给他做饭,刘德华还在品尝清蒸鲈鱼、粉蒸蟹黄与水果沙拉的期间惦记着卤牛舌。
  桃姐起初是不想做的。刘德华不肯罢休。桃姐只好去菜市场精心挑选了牛舌头回家料理。她的卤制方法基本就是我刚才陈述的过程。
  牛舌体积大,不同于家禽之舌。家禽类的舌头形状小,无论清炒、红烧皆是美味。哪怕煮熟了填入口中,也能感受到那种韧性十足的肉感。牛舌的处理过程则麻烦得多。首先要用刀剔除牛舌根上的淋巴血管,再来剥离外面那些粘膜与舌苔,还要腌制祛腥,还要大小火换着卤煮。桃姐折腾下来,人累得中风住院,随后又进了养老院。她在养老院里,食不开胃,宿不爽心。养老院给老人们安排的伙食粗糙单调,色香味俱无。桃姐希望回家,却再也回不到她效劳了足有六十年的“主家”。
  桃姐为主人做的最后一顿饭也差点被刘德华忘了。若不是他的三个朋友来家打牌,有人肚饿去翻冰箱,桃姐中风前做的卤牛舌估计能被放变质。好在刘德华是吃货,他的朋友们也是吃货。他们把冷藏的牛舌上锅蒸热,刷酱切片,须臾光景,盘子见底。这个时候的大家伙才想起了桃姐——桃姐的手艺。她是多么灵巧的人啊!她会做八宝鸭、芋头糕、水蟹蒸蛋、酱油鸡、牛腱……那是一群人童年温馨的回忆,他们争着在电话里问候桃姐。可惜除了刘德华与他的母亲,没有一个人去探望桃姐。
  叶德娴通过一条牛舌,塑造出了一个忠于职守、本分善良的好保姆。她与人交谈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除了在厨艺方面捍卫原则,寸步不让。她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默默做事,无私爱人。
  张爱玲也通过一条牛舌,刻画出了一个精于算计、荒淫无度的富太太。在《沉香屑·第一炉香》里,梁太太与一个“粗蠢”的大学生卢兆麟约会后,犯起了花痴病,她“手里使刀切着冷牛舌头,只管对着那牛舌头微笑。过了一会,她拿起水杯来喝水,又对着那玻璃杯怔怔的发笑。伸手去拿胡椒瓶的时候,似乎又触动了某种回忆,嘴角的笑痕更深了。薇龙暗暗地叹了一口气,想道:女人真是可怜!男人给了她几分好颜色看,就欢喜得这个样子。”牛舌似乎成了文艺创作者们表达情感的工具。否则他们为什么不用猪舌与羊舌,或者鸡鸭舌来传递一些说不出口的情愫呢?
  张爱玲是喜欢吃鸭舌的。她在天津常吃鸭舌小萝卜汤,她“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像拔鞋拔……”但是她又怪鸭子都是“长舌妇,怪不得它们人矮声高,‘嘎嘎嘎嘎’叫得那么响……”可见,多嘴多舌的动物虽让人满足了口腹之欲,却得不到什么尊重。曹雪芹同是一个态度。他在《红楼梦》里让贾宝玉迷上了尤氏的糟鹅掌鸭信(就是糟鹅掌与糟鸭舌)。薛姨妈听了,也忙把自己糟的取来与他尝。贾宝玉笑说吃这些得就酒才好。话音未落,他的奶娘李嬷嬷蹦出来反对,说贾宝玉一喝酒就乱性,会连累自己挨骂。薛姨妈拍着胸口担保,李嬷嬷过了一会儿又上前干涉,惹得林黛玉甩出刀子嘴,把李嬷嬷挖苦得下不来台。李嬷嬷着实是喜欢拨弄是非之辈,几乎人人都不喜欢她。
  说完了鸭舌头,再说鸡舌头。古人们比较高看鸡鸣,毕竟鸡一叫天就亮,天一亮要读书。“闻鸡起舞”表达的是志士奋发的意思。古人也有吃鸡舌头的。如宋代的宰相吕蒙正与明朝的首辅张居正,都吃过“鸡舌羹”。“鸡舌羹”顾名思义,定是用鸡舌做出来的汤。可是鸡舌非难得之物,烧一碗下来也得几十只鸡送命。能吃得起的人非官既贵,不接地气,自然罢了。
  猪舌头呢?它作为猪全身最嫩的部位,又拥有紧实嚼劲,经过卤煮并不逊于牛舌。为何在名家笔下不常见呢?我想还是因为猪肉在古代被视为穷人们才吃的贱肉。古人崇尚吃羊肉,无奈羊肉膻味比较重。羊舌头更是膻之又膻,哪怕用各种辛辣调味,也难以提升口感。牛舌头就不同了。牛又安分又勤老又不咋说话。古代人都很喜欢牛。宋代以前,人们都不能随便杀牛吃肉。牛是农业国家最重要的畜力资源。在唐朝的律法里,谁如果敢杀自己家的牛,会被官府判处一年的徒刑。到了北宋,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安定,耕牛数量多了,耕具种类多了,人们胆子大了。有些人偷偷杀牛吃肉,皇帝们屡次下旨也管不住。甚至有人潜入别家,割了人家耕牛的舌头。这件事被包青天处理过,即著名的“智审牛舌案”,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吃牛舌的记录(不能保证权威,起码我搜索出来的结果是这样)。
  到了元朝和清朝,以游牧民族为主的上层社会不怎么禁吃牛肉,民间开始广泛食用牛肉。牛舌头也成了很多美食家研究怎么吃的好东西。如袁枚在《随园食单·杂牲单》里记载:“牛舌最佳。去皮、撕膜、切片,入肉中煨。亦有冬腌风干者,隔年而食之,极似好火腿。”袁枚能把牛舌头做出火腿味,等于解释了《红楼梦》里负责管理宁国府田庄的庄头乌进孝,为何送给贾珍父子的年货清单里,除了大量的野味与粮果木炭,还出现了五十条“牛舌”。
  可见论起“嚼舌头”,现代人还得向古人多学习;论起管住“舌头”,长舌者还得向牛学习。
  
  审核编辑:花落无声   精华:花落无声

上一篇: 《 你肚子饿不饿,我煮碗馄饨给你吃

下一篇: 《 傻子·芥菜饺子

【编者按】 管理组   花落无声:
这一番牛舌头嚼得,有形式有内容。作者从吃牛舌的具体做法,到吃牛舌的原因、历史,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有滋有味,很值得大家都来嚼一嚼,品一品。结尾点题,令人回味。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花落无声

    记得看过一部电影《欢颜》,胡慧中演的女主角,里面有吃鸭舌的镜头,当时还不理解,人家为什么喜欢吃鸭舌。

    2020-0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