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记忆的味道

记忆的味道

作者:西苏    授权级别:C    精华文章    2020-01-28   阅读:

  
  一
  赣人有道名菜粉蒸肉,清人袁枚《随园食单》有记:“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酱蒸之,下用白菜作垫,熟时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见水,故味独全。江西人菜也。”我母亲不会做,父亲打趣说不是合格的江西媳妇。每每听父亲闲聊,好似这菜美味无比,天下独一份,害得馋虫爬出多咽了几下口水。母亲笑而不辩,挑一块五花的红烧肉放我饭上,挑眉父亲,然后伸出筷子再夹一块放到父亲的碗上,轻声道:“食不语”。父亲嘴角上扬,果然不语。一日老头心情不错,我问他是不是就想老妈给他夹块肉?老头顿时暴走,拿着手里的折扇打我额头。我边躲边说,别打坏了,吴䍩木得来不容易。
  苏州本地人不做粉蒸肉,与之可比的或是红烧肉,也或是俗称樱桃肉的酱方。母亲烧红烧肉不加水,也不知道是如何不烧焦的。至于味道已经记忆不真实,反正是妈妈的味道,如同我父亲回忆中的粉蒸肉。
  我第一次吃粉蒸肉是在老家九江,父亲带我回乡省亲。那年祖母身体还硬朗,独自站在轮船码头的江风中,等待儿子归来。暮色中老太太身子弱小,还不时踮起不大的脚寻觅走下长江客轮的旅人,我至今还能够记得祖母那期盼的眼神。父亲是一路小跑赶到祖母身前,把手里的行囊丢在脚边,祖母一把搂住父亲的身子,不让他的双膝落地,父亲把头搁在祖母的肩上,轻声呼唤。
  浔阳城的除夕夜烟花满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放烟花炮竹,那种花样都是在小城没有见过的,我随父亲兜转在小巷弄堂里,如同在一个烟花的世界里行走,故乡原来是一处七彩的灿烂缤纷城市。长大后才知道,赣地擅制烟花一如湖南,由宋自今,久盛不衰,每逢节庆,江西人更以燃放烟花炮竹为吉祥之举。
  那夜吃到父亲心念许久的粉蒸肉,味道如何,忘记了。好像没有母亲烧的红烧肉美味。很多年后再回九江,婶娘也给我做,等婶娘不在了,老姐不会做,就带我去擅做此菜的饭店吃,只是那味道似乎与祖母做的相去甚远。
  吴地年夜饭前必然要放关门炮竹,隔天一早初一还要放开门炮竹。我们家后院屋子的水井也要封存,到了初三才会重开。新年第一桶水吊上来,母亲还会用它给我擦拭眼睛,说是那样眼睛就不会昏花。很久后读到读清人顾禄《清嘉录》,才知吴地一直有封井拭目的习俗。清人张渔川还有《封井》:冰境沉寒砌,银瓶卧晚阶。明年试处汲,昏眼要先谐。
  家里年夜饭的最后一道菜是个暖锅。样子跟今天的火锅类似,但不是随涮随吃,而是煮熟了放在紫铜的器物内。暖锅的样式与北京人涮羊肉的铜火锅类似,中间小圆筒内加炭墼,外围扁圆锅内杂放各样的荤素菜肴,讨口彩的肉圆蛋饺必备,也有加冬笋片,黑木耳之类。原因盖江南冬天湿冷,有没暖气,大年夜几天更是三九四九天气,热菜上桌,没多久变会冷去,暖锅一来热气腾腾,顿时让圆桌团圆饭多了许多暖意。
  暖锅是冬日江南的特色,雪天如果可以吃上一只暖锅,属于奢侈的享受之举,早年非富商豪门难以办到。暖锅之汤考究是原汁鸡汤加火腿熬制,难以讲究的也是佐以排骨熬制的汤汁,不像今天的火锅底料。
  暖锅与苏州,本地弹词长篇书目《描金凤》有一段颇是有趣,其书以民国弹词名家夏荷生为最。故事以苏州为背景,讲落难官宦之后徐公子与江湖骗子钱笃笤之女的传奇爱情故事。不过这书与其他后花园的爱情弹词不同,其主角是跑江湖的老混混钱笃笤。“笃笤”是苏州人的说法,类似算命,后一字苏州人读为“兆”,意思也取占验凶吉的意思。故事的发生就在大雪纷飞的时节,老钱先是在雪地井栏边救下快饿死的徐家小公子,让其去自己家等候,以借度他工书之本。然后又跑去典当行汪二家骗吃,几壶烫热的花雕下肚后,老钱就不算人了,居然以暖锅为媒,将女儿许配汪二。
  二
  老钱家住冷水盘门,意思是那地方没人气,属于穷苦人集聚的所在。以前的大户人家很少像今天远离城区,跑到鸟不拉屎的地方造别墅洋楼。官宦之家的隔壁也许就是家开豆腐店的,所以民间才有“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申公隔壁豆腐店苏门林氏纸幡”的笑语。
  苏州盘门的东边还有一个比之更冷落的门叫蛇门。造此门的时间比较久远,还在春秋战国时代,吴国为制约越人,特意造蛇门,门楼上还高悬木质的盘蛇。盖因吴国在辰位为龙,越国在巳位为蛇。《吴地记》有记载:蛇门,南面有陆无水,春申君造以御越军。古人蛮可爱的,搞这种东西自娱自乐。
  早年从除夕那天开始城里的店铺就会关门打烊,一般不到初五不开门,做吃食小点心的店铺则要过了十五闹完元宵才开门。所以各家都会在年前备些吃的。母亲一般会在小年夜前做点馒头和米糕,那是母亲丹阳乡下的吃食。母亲蒸的最后一笼馒头,必定是个特大的圆盘状馒头,上面一条腾飞的祥龙,下面是两条鲤鱼,母亲还会用葡萄干来当它们的眼睛。刚做好的时候特别难看,等出笼时华丽变身,惟妙惟肖,让人忍不住想把眼睛抠下放进嘴里。
  写老苏州风俗的《清嘉录》里称之为“盘龙馒头”,用来祭祀施相公的。道教的故事多半很神奇,施相公也不例外。书里讲施相公是宋时的儒生,山间拾得小卵,后化为蛇。施相公去赶考,将小蛇装入竹筒。那日施相公去考试,小蛇出门溜达,仿若金甲神,民众慌乱,虽有总兵出剿也无功而返。施相公考完试回来,叱之,复为原形。地方官报至君王,以为妖孽斩立决。小蛇怒索命,伤无数人,于是封施相公“护国镇海侯”。苏州人似乎有蛇崇拜,城中有多处蛇王庙,人皆不同,城里城隍庙里所供蛇王居然是明初被灭十族的方孝孺。不知母亲要供奉的是谁?
  吴地年夜饭没有饺子类的主食,一般是新米饭,也有吃八宝饭的,老苏州的八宝饭满是蜜饯,还有细豆沙,一口下去可以甜到明年。用我妈妈的话,年夜饭一定要口饭,不然明年饿一年。不晓得老太太哪里听来的。
  吃完年夜饭,母亲会在桌上放上一个密编提花的竹筛,揉一团水磨的糯米粉,搓成长条,摘成粒状,一家子围桌搓小圆子。小圆子是正月初一的早餐,早些时候一年里也只有这天可以吃到。煮圆子时还会加入白糖年糕,必须是观前街黄天源糕团店做的,等煮熟出锅前,或再放入几瓣太湖东山岛上的早红桔,所谓吉乐圆子。
  父亲会在我们搓圆子时讲些故事,侠义公案题材,内容大都是弹词里翻版来的,独臂老尼姑甘凤池还有白泰官,江南大侠为民除害反清复明,挺正能量的。只是说书先生的话不太可信,甘凤池和白泰官后来好像都不反清复明了。
  苏州城大年夜最奇特的景致或是要出城往西北走上几里路,到虎丘后山一个叫磨王庙的地方。此地原先是宋代的和靖书院,元明时改建为陆羽楼,到了清代变为磨坊公所供奉牛马王的磨王庙,如今修复更名为通幽轩,典型苏州书斋的风格。
  百年以前走完七里山塘街后,苏州城的繁华也就基本到此为止了,黄昏之后的虎丘山除了偶然几声野寺钟声,便不见游人的踪迹了。一年之中除了中秋虎丘曲会外,恐怕也就除夕夜,有人从四面八方匆忙赶来。虎丘后山这座小庙这时格外热闹,通宵达旦有草台班子唱戏,还备有茶水点心,供抱窜入庙的人享用。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年三十不在家阖家团聚,而是跑到城外虎丘山的后面小破庙里取暖喝茶。
  好吧,这是一处躲债的地方。老苏州讨债的最后期限是除夕,之后到正月十五元宵前是不可以要债的。没办法还债的人,只要逃过要债之人追逐躲进赖债庙里,债主就不能够进庙要债。硬闯的后果很严重,名声败坏外还会被人合伙打出门。清一代吴地商业发达,债务纠纷自然很多,如此也算给欠债之人一条生路。
  传闻这是明初富商沈万山所创,说是沈秀未发迹前,有一年除夕被债主逼迫,逃至虎丘后山陆羽楼寻死,正当接下裤腰带悬梁时,又跑来一个寻死之人。来人见沈万山一身穷酸,问你干啥要寻死?沈秀答欠人银子二两,不死还能怎么?那人苦笑从身上取出几十两白银,有这点钱不用死了吧!沈万山惊诧,你有许多银子还要作死?那人道,相差太大,没时间了。后来沈万山发达,重修此楼,方便除夕夜欠债之人,以谋一夜平安。
12
  审核编辑:花落无声   精华:花落无声

上一篇: 《 秋收冬藏

下一篇: 《 此情不管风与月

【编者按】 管理组   花落无声:
记忆的味道里有妈妈的味道,有祖母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更有一座城的味道。这味道里,有亲情故乡情,也有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城的文化底蕴。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