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游记异闻 > 三晋拾遗

三晋拾遗

作者:西苏    授权级别:C    精华文章    2019-12-14   阅读:

  
  一
  临去山西前,我还在翻看堆在案头边的《山西古迹志》。这书十几年前从旧书店淘来,一直就放在书桌上的书堆里,倒也不是说会经常去翻看,只是没想收到书架里积灰。这书谈不上稀罕,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才印了一千五百册,一本冷门的没什么人买的东西。书是两个日本人写的,水野清一和日比野丈夫,后者我不熟悉,就觉得名字挺奇怪,前者水野算是日本研究东亚史的著名学者。水野清一写的《龙门石窟》一书,是研究中国五世纪北部佛教石窟寺院有分量的著作。这本研究报告居然出了十六册三十二卷,在今天足可以让中国的学者汗颜吧。
  日本学者对汉学的沉迷恐怕不单是一个膜拜心态那么简单,他们更多是学以致用的,或者根本就是抱以研究本国文化的心态。早年日本人无法抗衡西方列强,掠夺上古唐宋的重器珍玩,转而大量收集西方人不懂,中国本土文人不屑的明清二代书籍。举个简单的例子,古琴一直是中国文人的代表性乐器,有记载最早的琴谱是萧梁会稽人丘明的《碣石调幽兰》,而今天我们所见的文字谱,就来自杨守敬日本访书时所见的宝素堂抄本。我们无法想象这些东西假如不是日本人的收罗,我们今天是否还可能一窥当年。从这一点上,日本早期文人对中国文化的保护似乎是有功绩的。
  日本人在侵华战争前后,有一批学者来到中国,他们抱着各种目的,辗转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分析着评述着中国。比较出名的如宫崎市定写的《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关于这部著作诞生的背景比较悲催,仅仅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政权在侵华前,为了想控制中国而需要对中国历史政策方面进行研究。宫崎市定便是受日本国策调查机构东亚研究所委托,承担清朝官制与官吏甄选制度这个项目。后来宫崎市定的学人心态把这书做成了没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文章,被当政的部门废弃,转而此书成就了他成为东亚研究巨擘的开始。
  水野清一写这本《山西古迹志》时,正是倭寇在华猖狂时,中国大好河山处于沦亡边缘之际。水野清一和他的同事,从一九四〇冬季开始,由大同一路南下,考察了三晋大地七八个县,直到来年的元旦到达山西最南处的风陵渡。他眼中的汾河流域,一片战火中的荒芜状态,中国古老的文明记忆在战火里一点一点湮灭。但是,三晋大地尚存的一些历史遗迹还是让他欣喜欲狂,毕竟这是和书本描摹无法相比的真实感受。
  已经无法知道水野清一是以什么的目的开始这段艰辛的行程,也许是和宫崎市定那样,受某个机构的委托,想做一个战略规划的前期准备,也许是像更多战争中的投机者一样为偷盗而来,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变成了他的一次野外历史遗物的考察。
  一个考古学者的学术考察,上世纪的学人有着众多的共性,严谨细致却是最突出的。水野清一的这部记录山西古迹的小书,不仅有文字记述,还有大量的影像资料,虽然战争中缺失了一部分测量数据,但无妨他成为近代山西地面文物最珍贵的资料之一。在这本考古学者的考察笔记中,我们尚可以窥见当初天龙山圣寿寺的建筑外貌,可以知道天龙山第九洞窟前是有楼阁的,还有很多今天无存或改了容颜的旧时风貌。
  我一度沉溺于这些黑白的影像之中,这些苍老却又盎然生机的建筑塑像,如同一本书或者一位智者,在静候他的后人某一日轻轻翻开,潜心聆听。我喜欢这样的地方,也渴望能够有一天可以呆立在风中,感受下前朝的声音。
  这一年其实过得很不如意,变化来临的时间点放在知命这个坎上,我似乎很不适应,也有一些茫然。选择尽管是人生不断经历的,但难免还是有如履薄冰,甚至畏缩的想法。我其实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或者说我是真的不知道我想要干什么。
  离开生活的城市是我一直想做的,哪怕只是短暂的一时。所以我决定先逃避一段时间再说。
  车到大同府老天就开始下雨,淅淅沥沥,甚是萧飒。山西的朋友说,这个季节能够看到山西的雨是一种机遇,人品是有问题的。老实讲我很讨厌雨天,那种写就雨天浪漫的文字都是骗人的鬼话,尤其在这秋意浓烈的平城故地。
  二
  谈及平城自然联想北魏孝文帝,或者再深刻一点,联想一点关于拓跋族放弃鲜卑习俗完全汉化的说辞。习惯思维中的拓跋一族的汉化显得那么简单,然而我们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可以发现所谓汉化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绝非是草原民族追慕汉文化的自觉改良。草原民族的汉化终其原因还是游牧社会进入农业社会的必然变化,进入长城后的游牧民族,社会状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原先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现状,如何在短时间内生成一套成熟的国家管理方式,那么选择借鉴中原的政治文化体系是很自然的,当然这样的直接运用是痛苦的,惨烈的,双方都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促成草原民族作出这样的艰难的选择,关键还是在于农耕生产给统治阶层带来的巨大利益。孝文帝拓跋宏之前的北魏政权一开始选择了杂相糅乱政策,汉人并没有真正走进统治的中心,先期这样的状态还勉强可以运行,可是当地域子民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弊端就显现出来。比如北魏前期官吏是没有俸禄的,他们的财富来源是掳掠,可当没有可掠之财时,政局的混乱也是必然的。冯太后时期汉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得到年轻的贵族喜欢,新旧思想开始在政治中碰撞,摆在孝文帝面前的并不是和稀泥的工作而是选择。
  有野心或者是抱负的帝王,他们与地方权臣的思想必然是相悖的。年轻地的孝文帝采取了一种很极端的手法,他率领了拥戴新政的权贵踏上了南征的道路。不过他并不是想征服南方,他明白自己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他只是借此名目离开了保守势力下的平城,在比干墓前发出信号,在洛阳城停住了脚步。
  即便是拥戴他的年轻贵胄也不是完全同意他的迁都之举,比如他的太子年少的拓跋恂。史料中有一条是这样讲的,太子“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看来太子是与北方老臣思想一致的。以元丕为代表的拓跋权臣反对迁都的理由中有一条,黄河流域的气候不适合北人生活,容易水土不服,增加死亡率。
  没有得到足够支持,年轻的拓跋皇帝,无奈中只得再一次穿上了黄金战甲,骑上了白龙驹,他说我还是继续南征吧。南征意味着什么,身边的宠臣们很清楚,皇帝需要什么他们同样很明白,于是全票同意迁都洛阳。当然妥协意味着利益的满足,盘踞在平城的拓跋权臣们,在经过讨教还价之后,也表示同意皇帝的决定。
  皇帝做到这份上,应该算是比较憋屈的。所以当太子北归吊唁冯太后之兄太师冯熙时,北方权臣得到了某种契机,年少的太子卷入了政治纷争的漩涡。拓跋恂死时才十五岁,即便是草原民族也算不上成熟的男性,政治城府要说有多么深刻相必也是附会的。孝文帝剪灭太子,无非就是二个想法,其一告诫所有心存贰心的人,其二重点还是为下一任接班人扫除障碍。
  但全盘汉化和迁都之举并没有解决北魏政权的问题,从时间上来看,拓跋宏自亲政到死亡前后不过九年,死后到整个北魏政权灭亡分裂也不过三十五年,相对整个北魏政权一百四十八年的历史,他的改革和融合政策,似乎有点下药过猛的感觉。
  三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一家从兴旺到衰亡,而自拓跋一家走后,平城再无安宁,拓跋一家留下的似乎只有武周山南的那些洞窟。那个叫昙曜的凉州僧人,将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世帝王凿成偶像,供人膜拜,复兴了佛教在中原的传播。谁又想后代的拓跋领袖们,竟然举国家之力在这武周山麓开窟造像,佛家开心了,想来北魏的百姓是愤怒的。
  今天的大同古城,一片废墟再建之中,明朝的代王府也在明末兵火之后,再次拔地而起,与五彩九龙壁连成一个完整的旧口新腹的赝品。辽金时代的华严寺也新造了华严木塔等一系列建筑,让辽人的薄伽教藏殿和金人的大雄宝殿,湮灭在一众仿制建筑里。本以为今天的大同府已经难觅当年旧迹,直到看到那处清冷的善化寺。
1234
  审核编辑:花落无声   精华:花落无声

上一篇: 《 风雨寒山寺

下一篇: 《 蚬壳

【编者按】 管理组   花落无声:
三晋大地上遗留下来的古迹,在作者的眼里都是鲜活的,可以钩沉起那些在三晋大地上曾经演绎过的金戈铁马,王朝更迭,争夺与妥协。作者深厚的文史功底可见一斑。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

  • 东方玉洁

    你的文,要心静时慢慢品味,不然知识不够,还要查阅资料。但游记能述及这么多的场景,已经不是游记,而是资料了。

    2019-12-16

    回复

  • 禅心如月

    好文,大赞

    2019-12-15

    回复

  • 吟湄

    杂芜了,这内容不是一篇文章承载得起的。是不是年纪大了就不想多说话?来龙去脉不说清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看着累,文章写出来是给人看的,你只管自己,这叫做文的自私,哈哈。另,文后附注不如另外成文,倒也别致。这样附于文后,不好玩。其实我想说,附注比正文好

    2019-12-15

    回复

  • 许有科

    一半

    2019-12-15

    回复

  • 许有科

    三晋现是山西的别称。源源来自韩、赵、魏三国。是由华夏族建立的王国。现在的韩国人动不动就说好多东西是他们的。其实历史上就有一个韩国,而且很强大。三晋立而秦弱,三晋弱恶秦强。作者的这篇游记很有味道。中国一并以上的历史发生在三晋周边

    2019-12-15

    回复

  • 花落无声

    文后所附行程,可以看做是为大家做个旅游路线参考吗?

    2019-1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