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惹人醉】续貂--朋党之争

作者:许有科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9-11-16   阅读:

  
  后世的文人、史家们格外痛恨五代十国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半个多世纪是中国知识阶层最落魄潦倒的时期,读书人的地位连宦官、奴婢都不如。现在大家一提起考试就头大,但在五代十国五十多年是不用考试的。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杀人放火玩女人,只相信刀枪棍棒和权力,连烧书的时间都没有,也没坑儒,因为孺子们早被遗忘。幸运地把前代的典章古籍保留了下来。
  但是在时隔不久的唐朝末期,有一个门阀士族代表叫李德裕,差点把科举考试制度给废除了。他给第十八任皇帝李炎上书,提出“政府官员必须任用世家弟子,因为他们从小就熟悉官场生活,熟悉典法制度,熟悉各种礼仪,不需要专门培训就能上岗。而那些通过考试上来的平民官员,或许有点才干,但其他什么也不懂,还是让他们去种地比较合适。”好在皇帝思维还算正常,没有听他胡说八道。如果那时候科举制度被废,现在看我文章的这些人大部分可能在山坡上或者沙窝里放羊。
  李德裕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我们知道,唐王朝有三大毒瘤:藩镇、宦官和朋党。藩镇以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为代表,发展到后期是藩镇割据,起兵造反,结束了唐朝盛世,把唐王朝推向了战争边缘,开了一个恶劣的坏头;以高力士、李辅国为代表的宦官,把持朝政,为虎作伥。作为皇帝的亲信,可以节制全国兵马。李辅国就以“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名义,节制十个节度使,权力已经超出边界。到后来,任何人没有他的容许是根本见不到皇帝的,成了事实上的皇帝。开创了中国第二个宦官时代;朋党是以李德裕和牛僧儒为代表。李德裕出身豪门世家,世袭官二代,属于不用考试就直接当官的那一类,称为“李党”;牛僧儒出身贫寒,经过头悬梁、锥刺股,青灯黄卷,十年寒窗努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上来的那一类,称为“牛党”。他本人是进士及第后入朝为官的。这两大势力形成后,斗得鸡飞狗跳,你死我活,一会儿你是宰相,过几天我又是宰相。当权的时候把对方的人能整多惨就多惨,能贬多远就多远。比较有意思的是李德裕为了整牛僧儒,不惜编造证据,罗织罪名。当时昭义战区的节度使刘长官去世,他的儿子刘稹不给中央打招呼,就直接自命为节度使坐到了老爹的位置上。李德裕坚持出兵讨伐,镇压了刘稹。然后说牛僧儒曾经和刘稹有书信往来,翻箱倒柜找了几个月没找到,就又说刘稹兵败的那一天,有人看到牛僧儒“哎”地叹息了一声,类似于“腹诽”。结果皇帝没当真(唐宋时期的皇帝很少滥杀)。两党斗了将近三十年。新上来的唐宣宗特别讨厌李德裕,上位的第二天就把李德裕赶出了朝廷,越贬越远,最后在数千公里以外的崖州当户籍管理员,并死在崖州。牛僧儒一直走的是宦官路线,也是多次被贬,后来在太子少师的位置上病死的。
  其实这两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政治家、文学家,并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多有建树。李德裕是官宦世家,能力超群,抗击回鹘,平定西川,抑制宦官,禁毁佛教,多次出任宰相、节度使;牛僧儒和白居易关系非常好,经常在一起喝酒谝闲传,是一个“奇石”爱好者,家里到处是石头,以太湖石居多。被白居易称为藏石第一家,并有深入研究。他著述很丰,有多部大部头传世。也是多次当过宰相和节度使。史家认为,这两党的斗争,是门阀士族和平民职场的一次大规模较量,也是门第世家残余势力的最后反扑。在随后到来的五代十国时期,只崇拜军功,只相信杀戮,大家族、大世家基本被摧毁殆尽,门阀自此消失。当然,五代时期大家都在忙着打家劫舍,争夺地盘,根本顾不上考试。想当官就去杀人,人杀的多了说不定还能混个皇帝当当,根本用不着参加考试,也没人组织考试。
  
  审核编辑:花落无声   推荐:花落无声
【编者按】 管理组   花落无声:
朋党其实就是利益集团,争的是权势,消耗的是国力,还有对人才的迫害。所以,聪明的皇帝不会让朋党形成,一旦势力大了,把王朝倾覆易如反掌。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