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祥鸟到和平大使,厉害了我的鸽!

作者:梨涡小篆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9-10-04   阅读:

  
  今年10月1日的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实在是气势恢宏、震撼全球:我泱泱大国的强盛国威,我华夏民族的浩然正气燃出国际,燃到天际。尤其活动尾声,那些万鸽齐飞的壮观景象,将“祝福祖国”的气氛推向高潮中的高潮!据新京报报道,这些鸽子总计七万羽,都是北京信鸽协会从北京各个区养鸽子的人家借来一用。庆典结束后,它们会欢乐的飞回自家。如果有迷糊的小鸽子找不到家门也没关系,它们脚上都佩戴着特制的足环,足环上写着它们的出生日期与编号(等于身份证)。一旦走失,主人可以通过足环上的资料进行搜寻。而且这个足环还代表着小鸽鸽们参加国庆盛典的荣耀,连它们的宝宝都能继承这份荣耀!
  说到这里,话题就来了。国庆阅兵式为啥要放鸽子呢?这背后是不是有啥讲究呢?当然有。因为在古代,鸽子就被世人视作“吉祥鸟”啊!
  传说在上古时代,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因痛恨人间道德风气败坏,发动一场洪水把人类世界摧毁,但有一个叫“诺亚”的义人让上帝心生不忍。上帝启示诺亚造一艘大船,保留地球上的生物各一公一母,包括一对雌雄鸽子。到了洪水泛滥之日,地面被汪洋覆盖,唯有大船里的诺亚夫妇与生物们幸免。大船在汪洋上漂流了很多日子,诺亚想知道洪水何时退去。他就放了一只鸽子出去,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点,又飞回船内。再过七日,诺亚再次放出鸽子。鸽子在黄昏时分回到船内,嘴里叼着一枝新鲜的橄榄枝。诺亚由此推断,附近出现陆地了。这个传说有两种寓意:一是鸽子有识路通讯的功能;二是鸽子是光明、希望、好消息的象征。
  所以在西方社会,人们是非常喜欢并尊重、善待鸽子的。
  据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介绍,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第五王朝就已会驯养鸽子;公元前1600多年,印度可汗阿克巴极爱养鸽,他养的鸽子达到两万多只;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养鸽子是英国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喜爱的活动,甚至竞相攀比培育品种奇特的鸽子。
  直到现在,英国、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公园广场,还有无数人在闲暇去喂养一些自由生长的鸽子,把它们当作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宠物一般。
  可是在我国,人们最开始对鸽子的好感是源于——它!太!好!吃!了!
  早在商朝,我国国人就开始养鸽子了。那时候的鸽子主要是用来下饭。商朝人喜好肉食。只要能带点荤腥,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家里养的、田里躲的……没有他们的胃不能装的。鸽子由于肉质细嫩、滋养作用强被商朝人从山林里抓来,从野鸽驯养成家鸽,以便大量食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一件碧玉雕成的玉鸽形象接近肉食鸽,足矣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饲养和食用鸽子了。
  到了西周,人们正式将鸽子作为食材载入文献。《周礼注疏》卷四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这里的“六禽”指的是“雁、鹑、凫、雉、鸠、鸽。”
  东周时代,鸽子成为贵族们宴席上必须摆放的美味佳肴。他们喜欢把鸽子炖汤来吃。屈原的《大招》中有一句是“内鸧鸽鹄,味豺羹只”,翻译过来就是用鸽子肉和豺狗肉炖成的肉羹,味道要多鲜美有多美鲜!
  直到秦末,鸽子的价值才超越了古人们的口腹之欲,它被视为吉祥禽鸟。
  说起这事得提一嘴刘邦:当年楚汉争霸,刘邦被项羽率兵追杀。眼看快追上了,刘邦急忙跳进一口枯井中。追兵赶到枯井附近,看到有两只鸽子落在井台上,误以为井下无人,于是离去。刘邦捡回一条命。此事在《畿辅通志》中有记载:“鹁鸽井在真定府临城县(今石家庄市南)西北二十里。碑记云:'项羽引兵追汉高祖,避井中。有双鸽集井上,追兵不疑,因得免。”因此,鸽子在汉朝地位倍增,汉朝人不但推崇鸽子为神鸟,还喜欢在首饰上雕刻出鸽子的图案。无论是鲜明的黄金,洁白的美玉、红润的玛瑙、珍贵的玳瑁,都有许多鸽子花纹的饰物流传下来。
  唐宋时期,“飞鸽传书”的快递功能炸裂人间。人们惊奇的发现,这个小小的鸟儿除了好吃、有福相,还有代替“八百里加急”的功效。只要在鸽子的脚上绑缠小竹管,经过训练,它们就能够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的将信件送到收信者手中。这在那个没有电流、WIFI,仅靠车马运输的时代,“飞鸽传书”简直就是通讯界的王者神器。
  盛唐宰相张九龄就没少玩“飞鸽传书”。他经常养一大笼鸽子,用来跟亲朋好友传信。他养的鸽子每次都能快速、准确的把信件传送到位。张九龄得意的将这些鸽子称为“飞奴”。除了他,唐太宗也试验过“飞鸽传书”,他曾经让一只白鸽从西安飞到洛阳传送书信,也能够顺利实现“日返数回”。
  宋高宗赵构也喜欢“飞鸽传书”。他每天清晨都要亲自放飞鸽子,却从来不在鸽子腿上放任何书信。有个读书人写了一首嘲讽他:“鹁鸽飞腾绕帝都,朝收暮放费工夫。何如养个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帝书。”这首被宋高宗听到了,立即召见读书人,命令吏部给他一个官职,表明自己的爱才之心。同时下旨,不许宫中再养鸽子。实际上,宋高宗此举是为了堵住读书人的嘴。他放飞鸽子表面是想传递自己对远在金国的父兄思念之情,实际是他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迟迟不肯复国的虚伪之举。
  倒是南宋的军营里频频使用鸽子传递作战信号。《齐东野语》记录过南宋大将曲端利用军鸽调兵遣将的故事:南宋魏国公张浚视察曲端的部队。曲端以军礼相见,但看不到士兵。张浚感到奇怪,要求点名检阅。曲端送上他军队的花名册,张浚随便点名其中一部。曲端就放出一只鸽子,被点名的军队随即来到。张浚要求检阅全军。曲端把五只鸽子全部放出,顷刻之间,五军同时集合。效率高得让张浚震惊。
  此外,鸽子因为体型玲珑、丰盈饱满,被宋人称为“半天娇”。宋人陶榖在《清异录》“插羽佳人”一条中记载道:“豪少年尚蓄鸽,号‘半天娇’。人以其蛊惑过于娇女艳妖,呼为‘插羽佳人’”。
  明朝时期,鸽子开始替月老干活。它成了爱情忠贞的象征。冯梦龙在《情史》里写过一对比鸳鸯还恩爱的鸽子:江浙有一户人家养了对鸽子,雄鸽被猫咬死了,主人给雌鸽再配一只雄鸽。那雌鸽抵死不从,天天跟新来的雄鸽大家,最后折翼而死。明学者谢子兰写赞为“义鸽”:“翩翩双飞鸽,其羽如白雪。乌员勿相残,雄死雌噼噼。绝食累数日,悲鸣声不歇。苍头配它偶,捍拒项流血。血流气亦愤,血尽气乃绝。嗟尔非鸳鸯,失配不再结。嗟尔非睢鸠,所性殊有别。于人拟庄姜,之死同一辙。夫何宫壶内,往往少贞烈。夏姬更九夫,河间不堪说。聊为义鸽行,以激夫雪节。”
  明代张万钟更写下《鸽经》一书,称“五伦之中,以鸳鸯配夫妇,谓其交颈有别,守节不乱也。鸽雌雄不离,飞鸣相依,有唱随之意焉,观之兴人钟鼓琴瑟之想,凡家有不肥之叹者,当养斯禽。”这段文字大意如下:人们用鸳鸯来比喻五伦中的夫妇,因为它有固定的配偶,交颈相依,忠贞不渝,守节不乱;鸽子也雌雄不离,飞鸣相依,大有夫唱妇随的意思,看了它,引起人们产生夫妇之间应如钟鼓琴瑟那样协调和谐的想法,凡是家庭关系有不和睦之憾的,应当养些鸽子来增添好运气。到了晚清,鸽子们又多了新任务。它们成了美容界的宠儿。它们的受宠在于它们的粪便成了中医美容的选材之一。著名的慈禧太后年过花甲依然肌肤如玉、娇嫩不亚于二八少女,据说就是用了“鸽条白”混杂其他中药做成的面膜“玉容散”。这个“鸽条白”不是别的,正是鸽子粪……
  除了“鸽条白”,鸽子粪还被称为“左盘龙”——这名字更高端大气上档次了。因为起名的人也很高端大气上档次,乃是中医医药学界的泰山北斗——李时珍老爷子……他觉得鸽子粪的形状像一条向左盘旋的“龙”,故发挥想象力设计了此名。此“药”对于带下排脓、项上瘰疬、蛔虫寄生、头痒生疮等症状有奇特的治疗功效。
12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像梦一样消失

下一篇: 《 贾母对林黛玉真的疼爱吗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古今中外,洋洋大观的鸽子故事……鸽子是怎样从普通的鸟成为吉祥鸟和和平大使的,看完你就懂了。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