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合奏】羌笛悠悠大漠情

作者:冰凤凰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9-07-31   阅读:

   (这是二十岁那年,与兄长及其朋友去西部之后,写下的一篇心情文字,原作发表在贵州一本文学刊物,曾被收录进中学生阅读丛书、以及吉林大学出版社《最感悟的心灵散文》、中国文联出版社《只影于秋》等文集中;近期墨舞红尘中文网主办《大漠》专题征文http://mwhongchen.com/zhuanti/39/,特贴出此文和之)

  我们一路西去欲探险丝绸故道,行车线路是:西安-平凉-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哈密-吐鲁番。
  那次旅行,漫漫长路,漫漫征程,就像是一次人生的回放,悠悠的羌笛声仿佛总是萦绕在耳边……
   --题记

  游云片片,疏淡闲散。
  夜色,拉开了深深的幕帘。月光,与云影纠缠在一起。
  春夜,灵动离人间的万端思绪。一曲《怨杨柳》,悠悠的羌笛吹动的不仅仅只是茫茫大漠那边塞的凉风、月色,还吹动了一个江南女子的心事。
  置身于江南烟雨三月草长莺飞的时节,着一袭长丝裙,独倚窗前,静静地聆听着《怨杨柳》,心间领略与那大漠直烟间长长的缠绵;细细地感受着,对大漠直烟那绵绵的思念;禁不住浮想联翩,思绪万千。忍不住在月色下,谱写出一支宁静、温馨与浪漫的心之曲……
  大漠,那蕴藏着浓浓的厚厚的悠长历史,不知曾经洋溢过多少文人墨客的精湛篇!
  此刻,多想置身于广袤的沙海,在夕阳黄昏中,沿着古老传说的指引,追寻着大漠中的意,朝着无尽的天边深入、远去……
  
  虽然自幼生长在江南,却去过很多地方。曾领略过黄河之水的奔腾豪放,也曾亲历了牧马放歌的悠扬。
  一直向往着如如画如风如云如雪如月般飘逸的大漠孤烟的心情,让一曲《怨杨柳》委婉缠绵如月光下如泣如诉的乐曲在耳边回响,在心间盘旋,和着灵魂一起共鸣。
  每当在梦里依稀看见落日、黄沙、风雪、胡杨、羌笛和孤烟,就好像亲眼看到了大漠矫健的身影,柔柔的温情立即似高高荡起的秋千一样在心中激荡,一种思念和向往的情绪便也宛若插上了翅膀,随着幻境在梦里不停地飞翔……
  我,一个江南的女子,虽然深深地挚爱故乡的山清水秀,却更欣赏和向往着西域大漠文明的远古沧桑,他始终是难忘遥远的方向。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读过三毛的游记《撒哈啦沙漠》所引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或许是受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影响,我,一个无论是外形还是性情都纤柔娇弱的江南女子,多年来竟然无限地向往着那大漠孤烟和悠悠羌笛。心间,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渴望,想去追寻他的身影。
  于是,梦里寻他,在贺兰山麓,看那昨夜的西风被思念的缠绵剪断;寻他,在塞外北国,任秦时的明月亦被牵挂瘦弯;寻他,在大漠边关,长河的落日被思念浸染;寻他,在时光驿站,可是满怀希望欣悦渴望见到他的心情,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无情的岁月轮回拉长。
  自1887年出版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第一次提出了"丝绸之路",随后,另一个西方学者赫尔曼出版了《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再次加强了这个概念,至斯文*赫定《丝绸之路》出版后,在一段时间内,中国西部神奇的地理条件,以及极具探险考察的人文历史沉积,将这片土地塑造成了一个冒险家的乐园。
  "大漠"、"丝绸之路"和"西域"几个名词也深深地吸引着我,可是由于俗务缠身,想去西域大漠的愿望一直未能够实现。
  
  直到去年的夏天,明哥哥和他的几位西安的朋友再加上我,终于有时间自驾着两部越野车从古城西安出发,前往西域大漠。
  我们一路西去欲探险丝绸故道,行车线路是:西安-平凉-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哈密-吐鲁番。
  那次旅行,漫漫长路,漫漫征程,就像是一次人生的回放,悠悠的羌笛声仿佛总是萦绕在耳边……
  一路的风景尽收眼底,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奇异的鸣沙山与月牙泉,有六月的太白积雪,有天山上的圣地雪莲,有黄河畔上的古老水车,有吐鲁番中的甜美葡萄,有达阪城的美丽姑娘,还有摇曳千年的古老驼铃。可是一路的美景中,我最爱欣赏的还是那大漠风景。
  记得当车行进到大漠里一片胡杨林的时候,正是傍晚。
  我央求明哥哥就在沙漠的生命之魂胡杨林旁搭设帐篷歇息,因为,一直以来都认为大漠是需要静下心来才可以去阅读的;特别是当夕阳斜照在地面上,呈现着金黄色,那种大漠苍凉之美,会令自幼生长在南方的我为之震撼。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那一天,仿佛回到了远古。我们的车停在胡杨林里,心和灵魂停在金色的夕阳中,停在了大漠直烟里……
  夕阳在一望无际的沙漠落下,大漠里的沙篙、骆驼刺、芨芨草等都被长风吹展了身姿,婀娜地涌动绿波。遥望远处的孤山,忽明忽暗的星星,黑色越来越浓的夜里,我的思绪和灵魂亦在这孤寂黝黑的大漠中随烟飘起。
  眼前,好像浮现出了一幅幅海市蜃楼般的远古画景:"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更愁征戍客,客鬓老边尘。"[张九龄《折杨柳》]"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
  远处的孤山,仿佛燃起了几处烽火;耳畔,也宛若回响起阵阵的鼓角、马蹄与呐喊声,随着肆意的冷风,扬起满天的黄沙,荡起了黑色的烽烟……
  烽火照亮了整个沙漠,战鼓雷动,旌旗飘飘,空气中夹杂着血腥味,四处弥漫着,浓浓的,咸咸的。
  烽火燃完,浓烟散尽,残旗半卷,堆堆寒骨,伴着幽怨的羌笛和那大漠长风,如泣如诉,悲壮苍凉……
   
  月光下的《怨杨柳》被一支羌笛演奏得幽怨缠绵、轻柔细腻、如诗如画,令人于千回百转惆怅忧郁之际,在孤独中幻想,在幻想中朦胧,晃如一帘幽梦,伴一番情深深,烟雨蒙蒙的梦境,醉看胡杨叶落飘舞于天上人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千古流传的名句。如今,烽烟虽然不见了,可是烽火台仍在,塞外景色依然迷人……
  于尘世间浮浮沉沉,一路上,有过诸多的欢笑、欣喜、感动或忧伤。目光凝结在淡月的光影里,生命里细细密密的故事,也似那上下翻飞的浮尘,遍布思忆的每一个角落,无法挥散,纤尘般地漂浮着。
  久经了烟尘岁月的浸洇,知道了人间有太多的不舍与无奈,生命的本真状态是飘浮,也明了朝云暮雨的红尘里,秦时的明月早已黯淡;那长安的桃红李白也已凋落;不知有多少幽怨的精魂、金戈铁马和羽扇纶巾早已折戟沉沙,灰飞烟灭。自以为,紫陌红尘中许多的事情都已经看得很淡漠了。
  可是当我们的车经过玉门关时,自己的心情还是最沉重;因为依旧认为人生最感悲壮者,就是在阳关,或是玉门关了。
  玉门关与阳关均在敦煌以西,而丝绸之路的南北分道正缘于此。自汉代确立此道,它不仅是南北两道的分起点,同时也是商旅和货物往来的集散地,所以稍远的阳关和玉门关也成了控扼南北两道的咽喉;还因为东西方文化交汇于此,它们又成为日后佛教的传播与影响的中继站,因此也才顺理成章地有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廓,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12
  

上一篇: 《 心海岸边

下一篇: 《 【公祭】天凉,请加衣

【编者按】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