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合奏】落花二则

作者:西苏    授权级别:A    绝品文章    2019-07-08   阅读:

  
  梅海
  太湖洞庭西山赏梅绝佳处,在号称天下第九洞天的林屋洞。洞倚林屋山,顶有驾浮阁,黄昏之际登临山顶,可眺袅袅炊烟,旧有“林屋晚烟”一说。山下有大片梅田,色微红远望似雪。吴地赏梅的地方似乎都是这般,乾隆南巡多次探梅的光福邓尉香雪海,也是梅花似雪而得名。原因其实很简单,那些地方本不是探梅赏春的所在,当初不过是山民种植梅子的农田,后来梅树成林,春来花香满山,文人骚客踏青路过才吟唱起来。
  吴中文人赏梅跑不了那么远,洞庭西山岛离苏州城有百里之遥,驾舟荡漾而去,不是朝发夕可至的,多半还要在木渎住上一晚。他们结伴赏梅的地方在城东南的竹堂寺。庙很老所以也叫老寿庵,靖康大难那年因为被金军大将占用,所以成为“吴下古名屋,唯此寺耳”的所在。竹堂是其俗称,原因当年的主人是位既有银子更有学问的儒商,于是满寺遍栽竹子,世上能够收罗到的品种,园子里没有找不到的。可惜竹堂寺最有名气的却还是千棵万枝的梅花,单株老梅可以入画,一枝凌空暗香浮动,万枝梅花看的是气势,远眺如海波澜壮阔。也不知什么时候什么人种的。
  正德年间庙里来了个挂单的喝茶吃酒食肉的老和尚。和尚本地人,法号雪梅。生平二大嗜好,一是饮酒,二是吃老酒。饮酒是文明的,你请我请谈笑风生词歌赋,吃老酒是世俗的,自斟自饮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只是雪梅老和尚很穷,时常因为缺少银子没酒喝,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就对一众弟子和信众说,某日几时几刻将坐化。子弟含泪舍财,老和尚把募得的银子打酒吃尽,却在归去之日生龙活虎。弟子惊问师傅,何时去西天?老和尚笑骂,就这三瓜两枣岂可打发我去。又几日老和尚对弟子说,齐呼雪梅何时去?弟子三问,老和尚答去了,果然西去。
  如此有趣之人,确是赏花的最佳伴侣。对着花朵一通拍摄,或在花间舞袖弄姿,那是中国式大娘的赏花之道。花下或亭中找三五有趣的人,喝上几杯杜康,吟唱几首歪,才是才子的行为。
  所以沈周访雪梅,作《竹堂寺探梅图》,有长题画,其中“竹堂梅花一千树,香雪塞门无入处”,颇让人怀想;文征明病中忆花写道:“城东古寺万枝梅,一岁看花得几回。竹径三年无我迹,松门此日为谁开。”文郎看来是想小唐了。唐伯虎的《除夕口占》最为出色,“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末清闲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大年夜里,空着口袋去寺里看梅花访雪梅,小唐估计实在是饿疯了,居然去老和尚那里骗顿饱饭吃。
  雪梅岂是可以被唐解元占了便宜的主,一顿饱饭换来达摩壁画像。唐寅达摩像对面墙壁他一直空着,他在等那位秀才病体康健,然后自咬上钩。三年后文衡山重访正觉寺,问老和尚,为何空白?雪梅叹息,唯文郎可与唐居士对壁。于是文征明画“寒林壁画”。
  城里的好东西多半留不下,庙毁了壁画自然也没了,至于那些梅树瘦竹早被人砍了当取暖的柴火,辉煌与湮灭有时候只在旦夕之间,如此太湖边农家的梅田倒是幸运的。

  花田
  洞庭西山岛最美的村口当在植里。数年前过植里,见石板古道拱桥老樟淹没在金色的油菜花海里,顿觉耳目一新。这是我看过故皖婺源和古滇罗平油菜之后,觉得最可入画的花海景色。
  沿石板古道行至香樟树下,踏阶而登永丰桥,眼前古村尽收,一派江南村落的写照,粉墙露了真容黛瓦缺了滴水,绿树弯了老腰红窗散了骨架。石道石桥与老樟都有明确记载,康熙四十一年,转眼已经四百年。
  太湖盛产湖鲜外,还盛产强盗。原因到也简单,岛上农田匮乏,所产之物不足养活人口。没饱饭吃很可怕,稍有门路之家出湖进城谋生,于是有了颇有名声的洞庭商帮。等死之人只剩下一个方法,入湖当强盗。好在湖中岛屿上百,有所谓七十二山三十六峰,金庭玉柱就是其间二座小岛,所以不怕没有藏身游击的地方。
  太湖渔匪一般不杀人,毕竟昨天还可能在一起打鱼讲黄段子,再说做强盗不为吃人肉,劫船越货换钱吃猪肉,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行动中他们还秉承一条宗旨,给人活路自己才可以活长久点,因此过往船只的东西他们也不会尽取,遇到美丽小娘子也尽量不调戏,再后来他们与附近客商达成某种镖局模式的协议,插一面特制的三角小旗,可畅通无阻。
  赤脚张三起家的时候正值崇祯皇帝吊煤山之后,以致后世某专家把他定性农民起义。张三无名且赤脚,这厮注定是个穷光蛋,或者还是个市井无赖,你看他纠结的朋友毛二,扒平大王的名号就可左证。张三善舞双刀,他那个母大虫的老婆也擅舞双刀,民间传言两人渡河不用舟楫,只需舞动双刀便可覆水飞行。
  张家水军头裹白布,跟出殡一样,浩浩荡荡出现在人眼前,还是比较吓人的。从顺治二年开始,一直到康熙元年,赤脚张三买卖做的风生水起,战船五百人马五千。老实讲很多事情都不可以做到相当规模,一旦到了某种程度,你的心态就不一样,别人对你的防范打击力度也不相同。
  这年苏州来了位新巡抚韩世琦,此公来时的江南不再富裕祥和,前不久连续发生“奏销”“哭庙”两案,江南仕绅与清廷的关系极度恶化。他必须给苏州乃至江南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果然在韩心康来后不久,洞庭岛上巨富朱允恭设宴款待赤脚张三,鸿门宴后张三一众被枭首于木渎镇。乾隆间顾公燮的《丹午笔记》有“朱允恭设计擒张三”一节,写的就是这段故事。
  再次来到植里村头,古道古桥古樟还在,但是油菜花不再,伫立桥边,眼前景色萧瑟而荒凉,这哪里还是记忆中的影像。沿小路进村,路边老树已经断了枝丫,百年老宅断垣残壁,下一场风暴后,也许只是一堆瓦砾。几个老太太在门前的屋檐下,边晒太阳边骂媳妇。柔软吴侬乡音在静寂的空气中,显得那么刺耳,这样的小村还会有年轻人的脚步声吗?
  忽然间伤感起来,所谓富裕的苏州城,竟然连一抹美丽都留不住?
  审核编辑:吟湄   推荐:
【编者按】 执行站长   吟湄:
沿着历史的踪迹,不急不徐的行走。这样的文章,得跳出字外去看的。 第二届同题获奖作品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7

  • 帘外落花

    西苏的文字,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说了吗?只能思考

    2019-07-17

    回复

  • 朱成碧

    中国式大娘已赏。

    2019-07-10

    回复

  • 落叶半床

    如今哪里哪里丢掉的美丽也不是个例……细思竟是悲哀的。

    2019-07-10

    回复

  • 渭雨轻尘

    雪梅老和尚、赤脚张三,都是有意思的人。

    2019-07-09

    回复

  • 花落无声

    越来越会讲故事了。在花下亭中喝酒,念歪诗,不见得就比对着花一通乱拍好多少。起码,不会用酒气熏了花的香气。

    2019-07-09

    回复

    • 吟湄

      @花落无声  这个评论好,当浮一大白

      2019-07-09

      回复

  • 东方玉洁

    听西苏讲苏州故事,是需要细细品味的,风物与历史渊源极深。因为苏州园林的缘故,对这个文化古城很向往,西苏居住那,有福。

    2019-0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