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寻母记

寻母记

作者:篱下花子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4-25   阅读:

  
  这一次出来寻找母亲,陈梅经常看到癞蛤蟆。难道真有神灵的说法,陈梅的心呯呯直跳,仿佛着那就是母亲的眼睛。也许母亲的神灵相助,她赞许我这么做。
  不到一刻,就来了无数的村民,其中有两个都说死去的老人是自己的亲人。陈梅一看,那两个人的长相毫无一点相似之处。
  陈梅问其原因,他们只说是老人本姓家人,老人出了事,要替她主持公道。
  他们见陈梅也在哭,反问她为何而来,以前怎么不认识?
  我是老人干女儿,很少来往,今天来看,恰巧碰到老人出了事?陈梅急忙说,说得一本正经。
  那两个人怀疑地审视着陈梅。
  其中一个年纪大的,拉过另一个年纪年轻的说,也罢,一起闹,说不定多得些钱。然后拉过陈梅说,三个人碰着头说:大家一起努力,一定多讹诈些钱,然后平分。
  尸体被交警拉走,陈梅因为是商人,懂得官场的应付,于是以干女的身份全全处理。以40万赔付了结。
  事情处理完毕,陈梅说,我看你们也不是老人至亲,就把老人尸体骨灰让我带回老家埋吧?
  那两个人虽然是老人本家亲戚,平时可能也没有关注过老人,照顾过老人,现在凭空得了老人的横财,心有不安,便说,不行,怎么着也要让老人魂归故里,怎么能让你带走呢?那不是落得别人骂我们嘛。再说,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我们现在都还不确认?
  陈梅说,我不要一分赔钱,再给你们一万,怎样?
  两个人笑笑,到屋里认真商量,商量来商量去,还是不愿意,说,要是你以此去告我们,或是拿去做违法的事情,我们懒得去辩解。
  陈梅好说歹说,别人就是不愿意。
  眼看出门的时间长了,陈梅就开始返回。
  五)
  回到拉西镇时,心里惆怅无比,找了这么久,母亲的影子也没见着,除了看见过几次癞蛤蟆,给自己心灵的震动外。
  这时突然看见有一辆小货车在前面缓行,凭职业的直觉,她知道那是买死猪的。她叫住车,掀开幕布,看见四头死猪。她二话没说,就以200元买下。
  她心里开始高兴起来,想不到,上帝会在此时给她一笔意外的收入,他知道,猪一旦拉回肉联厂一经处理,那就是几千元的收入啊,这一次路上的花销全都够了,而且还可以从哥哥们那里再要一笔。想到这里,一脸的阳光灿烂。
  一边走,一边计谋就出来了。
  因为离乐山已经不远了,她派卖死猪的人把猪送到她的肉联厂,一边选了一头最小的死母猪,用白布套了,直拉火葬场。
  火葬场的工作人员见要烧猪,百思不得其解,陈梅掏出名片说,难道你们要看着死猪病猪破坏环境,伤害人命。
  烧好以后,给家里打电话,只说母亲已经找到,已经意外死亡,因为天气炎热,烧了带回。
  家里迅速布置了灵堂。
  埋葬的那一天,全镇的权贵都来了,附近的老百姓也来了。
  葬礼非常隆重,骨灰盒由一辆马车拉着,马是白色,车上布满百花,马车之后,是披麻戴孝的陈家子孙,子孙之后是长长的纸杂冥器,有大彩电,大冰箱,大空调,别墅,小车,美人,还有无数的小器皿,衣服裤子,鞋袜,凡是人活着需要的都应有尽有,全都高仿真,活灵活现的。后面是乐队,还有诵读的基督教徒。
  这样的葬礼在拉西镇还是第一。
  葬礼完备,地上的纸钱白花铺了一层。像下了场大雪。黄色的纸钱混在其中,像无数的黄花。空气里飘着浓郁的纸花香味,比那五月小镇洋槐林花香还盛。香的人头痛,到吃午饭时,那纸花的香,那焚烧的香,盖住了所有饭菜的香,怎么吃都味同嚼蜡。
  那天傍晚,整个拉西小镇,飞满了无数的黑蝴蝶,小蚊子,一团又一团,如灯笼走马花灯地转。
  许多天之后,人们还闻到自己洗了无数遍的衣服缝里激烈地散发着纸花的香,庙宇里焚香的香,仔细一闻,已经深入肌肤。
  那个巨大的坟墓,肃穆的吓人。
  只有陈梅略有不安和悲伤。
  第二天,陈梅的肉联厂接到防疫站送来的金匾:良心人做良心肉。
  陈梅脸顿时就变了,生怕来人揭穿火葬母猪的事情。
  可是送匾的人说了几句商业上的话,挂了匾就离去了。
  家里的人知道送匾之事,不过是生意上的事情,也没往别处想。
  不久,据说,附近死了一位老人,陈家的人也没再去关心。
  只有陈梅悄悄去了,当地的人说,人死在沙坑里,是蚂蚁衔沙掩盖,村民见蚂蚁都如此仗义,都说死人必是善人,便取土埋葬了。
  陈梅找到当事人,问了服饰。
  到坟边站了许久,自言自语说了几句话,便离去了。
  回到小镇,只字不言。
  那大坟上已经长出嫩草,但是塑料做的繁花还在风中簌簌地响着……
  
123
  审核编辑:下寨龙池   推荐:下寨龙池

上一篇: 《 竹马遇上青梅

下一篇: 《 寻找楷模记

【编者按】 短篇小说主编   下寨龙池:
母亲其实是一个孤独的人,别看生日宴会过的热闹,但是,曲终人散后,却没有一个人愿意送母亲回家,特别是母亲最疼爱的三女儿,宁愿拉一条狗也不愿意拉母亲。伤了母亲的心。后面的寻找母亲,也是为了做生意,有这样一群孩子,是母亲的悲哀,更是家教的悲哀。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