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话说灯笼

话说灯笼

作者:宁星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8-03-30   阅读:

  
  相传灯笼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作为照明之用,用竹篾编织成圆柱形,上下留空隙透气,里面放油灯或蜡烛,外面裹糊上几层棉纸,横一根竹篾可提的手柄;到户外时可以防风照明。今天也能看得到寺庙佛殿行佛事时仍沿袭这种灯笼。随着改朝换代、时间的推移,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在劳动生活中,不断创造与创新,不断丰富与发展,运用纯手工的制作艺术,创造出大量的各式各样的灯笼,有象征人物的,也有象征动物的,等等。于是就有了元宵节看灯会,赏花灯。就有了宋朝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名句。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板龙灯和采茶灯。70年代至80年代之前,板龙灯也流行于丽水市莲都区,它具有浓郁的地方民间特色,当时我们村及邻村都非常盛行。板龙灯全部由村民、能工巧匠们自己制作,先用竹篾编织成龙头、龙身、龙尾的轮廓,裹糊上棉纸,再需懂一点美术的人画上龙鳞,画好龙尾,点上龙睛;“龙腹”内插上蜡烛;用1米多长厚实的木板串连,一般需要80多条木板,也可以更多,一条木板就需要一个村民扛着,这样一条龙的形象就栩栩如生了。村子里还组建了舞龙队,队员大都为年青村民。正月里、元宵节期间,会赴各村、镇,城市单位、工厂舞板龙灯(盘龙灯),之后,他们分一下红包给舞龙队,算作劳务费。当然自己的村子肯定要舞板龙灯的,夜幕降临,锣鼓声、长号声此起彼伏,接着挨家挨户地游过去,游到每家大门口,龙头跃越、晃动,象征着家庭图腾,吉祥。最后到了广场(晒谷场),这是舞板龙灯的最精彩部分。随着长号吹响,锣鼓声雨点似的徐缓到暴风骤雨般的激越,队员奔跑起来,舞动起来,板龙灯飞转,一时向内一时向外,龙头腾跃,龙尾摇摆,龙身时而弯曲时而竖直,伴着灯火闪烁,有一些小伙子还用鞭炮对谢板龙灯,击痛了它,板龙却更加疯狂了。站在高处远看,仿佛一条巨龙腾云驾雾,翻江倒海,气吞山河。锣鼓声、鞭炮声、人声鼎沸,静谧的山村,此时成了乡村的狂欢夜。
  如果板龙灯是壮美的,那么采茶灯就是抒情,优美的。采茶灯,六边长方形,画有花鸟图案;中间是灯,上方沿口向外凸出,做工较为精致。所配乐器为胡琴和笛子。正月里,据说晚上要到每家舞采茶灯,我家就做好早准备,腾出大堂。随着悠扬的胡琴和笛子声传来,自远而近,10多位乔装打扮的姑娘,手持采茶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大堂,舞着采茶灯,唱起歌,跳起舞,说跳舞,其实就是几个来回的台步。但感觉整个灯舞过程的风格清纯,自然,甜美,仿佛飘来一缕清新的茶香。来之民间的下里巴人,也不乏阳春白雪。但记不清他们是来之何方。
  还有一种非常普遍、最接近我们的灯笼,那就是高高挂的大红灯笼。大红灯笼,一片丹心照四方,象征喜庆,吉祥,美满,团圆,幸福,热闹,并寄寓人们美好的愿望。挂上红灯笼就喜庆洋洋,温馨的感觉倍增。它没有贵贱之分,上至共和国庆典,登上天安门城楼;下至民间草堂,遍及中华大地大街小巷,千家万户门庭院落。
  如今,时光虽然暗淡了这些板龙灯和采茶灯,但大红灯笼在中华民族大地上生生不息,根深枝茂,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从照明用途升华至美好的寄寓与象征,灯笼已成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审核编辑:渭雨轻尘   推荐:渭雨轻尘
【编者按】 往期编辑   渭雨轻尘:
壮美的板龙灯、抒情的采茶灯,舞动起来,都让人赏心悦目。舞灯的两段工笔,很是生动。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