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有你】不信荔枝能倾国

作者:闾凌宜人    授权级别:A       2014-04-17   阅读:

  
  近日看到《辽海散文》第五期封面上的国画“钦州荔枝图”。这幅白石老人寥寥数笔、一挥而就的“钦州荔枝图”,荔枝玲珑娇艳、令人垂涎,不禁勾起了我对荔枝的深情回忆。
  生长于五、六十年代的我们,童年里对荔枝的印象是模糊不清的。仅有的荔枝概念是在上了小学以后从“新华字典”里查阅而知,但对其形状、口感却是一无所知。时间到了七、八十年代我们逐渐长大成人,然而那个年代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匮乏,物流不畅,荔枝这一南国之果在北方小城里仍难得一见。即便偶尔在商场见到了它的尊容,但终因囊中羞涩而难以品味,荔枝对于微薄收入的百姓来说是可望而不可食的“奢侈”果品。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繁荣,物资极大丰富,荔枝再也不是稀罕之物,商场、超市里,路边、摊贩处皆可觅到它的踪影。
  从未品尝过荔枝之味的我也欣然掏出钞票,买来一品。用我这双笨拙的大手,小心翼翼的将那串红彤彤、圆润滴翠、令人垂涎的荔枝轻轻剥开,那半白透明、凝脂鲜嫩的果肉顿时呈现在我的眼前。细细品尝,其味甜中带酸、鲜香绵绵。难怪“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博杨贵妃一笑而千里跑马送荔枝;难怪宋朝曾巩所作“剖见隋珠醉眼开,丹砂缘手落尘埃。谁能有力如黄犊,摘尽繁星始下来”的荔枝,将剖开荔枝、弃掉荔枝皮壳的那一刻之愉快心情与采摘荔枝的艰辛描写的淋漓尽致;难怪白石老人因对荔枝独有情钟而“五出五归”、三客钦州。深情感叹到“归来时日霞相照,其色尤鲜,幸得主人至,得啖之,知果实之味,唯荔枝最美。”用他传神的笔墨绘画出沁人心脾的“钦州荔枝图”并题写佳句“客里钦州旧梦痴,南门河上雨丝丝;此生再过应无分,纤手教侬剥荔枝。”让我们有幸见识了画相融的美丽画卷,感悟到了熠熠生辉的荔枝文化。
  而今荔枝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人们百吃不厌、倾心啖之的绝美佳果。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上一篇: 《 温暖

下一篇: 《 心,是一个杯子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由于产地局限和贮存的困难,自古以来对不出产荔枝地区的人来说就是稀罕物。作者从一幅画着手,开始自己对荔枝的深情回忆。从听说到品尝经历很多年,改革开放之后荔枝才到得全国各地,进入寻常百姓家。那些与荔枝有关的诗文及故事,都像荔枝一样回甘无穷。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