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隔代乡愁

作者:曹叒    授权级别:A       2017-11-03   阅读:

  
  生命如冰,日子如光,总在一点点的温暖中不停的消逝。你我如是,也许大家都在某刻盼着消逝的日子如雪花再度凝结,但那时早已不再成冰,仅成了时差中错位的一个点,永远再也对不上眉目。
  无数次中秋都是客在异乡,也许人生就是聚少离多,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最后到大学,直至大学毕业至今,几乎很多的路早已寻不到曾经预定的痕迹,致使现在成了一直被生活拨弄的“规客”(规规矩矩任生活摆布的人),今夜亦无法规避,终究还是在故乡之外。
  临近中秋前几日,就见手机里朋友晒全家团聚图,有吃有喝,有全家人旅游等,无不彰显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喜悦。但又不得不去思量,中秋是不是应该和乡愁有关?中秋是不是更应该和故乡有关?或者中秋是不是应该和家有关?
  传统的“中秋节”应该是家里的人盼着出门远行的人归来团聚,远游在外的人思念家里的人望团聚,核心都在“家”和“故乡”上,现如今的中秋节也许过的更精彩或充满活力,似乎只要家人在一起就行。也许时代变了,赋予新时代的中秋节也变了,但不变的还是那一缕隐隐约约的“乡愁”,回归故乡,吃顿故乡专有的饭,看看故乡唯一的月亮,听听故乡独有的故事,似乎才最具“中秋”。
  再如古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就谈到了“异乡”一次,当然谁都知道这里的“异乡”即指故乡,所以可见古人亦是将节日和“故乡”紧紧挂钩的。
  前面说了那么多“中秋”和“故乡”关系,意旨在说,放眼看现今社会,也许很多人早已不再有“中秋”情怀,更甚至早已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中秋节”了。当然,我也许也在慢慢走向这一行列。
  记得小时候,曾经在村头村尾,爷爷奶奶的炕头,早早就摆放着和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而且每一个都是和“故乡”有关,亦和作为家庭成员的核心“家”有关。节日往往和故乡有深深的关联,尤其“中秋”更是深刻。
  最后我想说,也许是社会变化,人类生活习惯也在发生的变化,所属的文化习俗也在跟着慢慢的潜移默化,但正因为这样,才出现了如今的“隔代乡愁”,上辈以“故乡和家”为核心,但如今却仅仅以一家团聚为核心。无论社会最终走向各种境地,但很多的“隔代乡愁”早已在我们身上悄然发生。
  
  审核编辑:渭雨轻尘   
【编者按】 往期编辑   渭雨轻尘:
月圆人圆,中秋本来就是家庭成员团圆的传统节日啊。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沁芳闸

    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所以一家团聚就是最好。

    2017-1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