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库,火塘里燃烧的艺术品

作者:曹叒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7-09-30   阅读: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今天要说的五库,位于陇南的东南边陲,因为地处南边,潮湿多树木,故古人多以烧炭为营生,一部分销于外乡、外县或者出市或省,但大部分还是卖给了当地人,因受交通、经济、文化习俗等影响,也曾普遍以烧炭做饭为主。因此便有了五库独有的“火塘”。
  “火塘”顾名思义,它就是周围用砖或石头等东西围起来,中间用以烧炭或烧柴做饭的东西。在五库,几乎每个农家都有火塘,只要你走进五库,不论入何人家都会发现,不管是专门修的厨房,还是和厨房客厅连在一起的“长五间房”因地势和建筑原因,本地农家建造房屋总会一字排开五间房连在一条线上,因此当地人称为“长五间房”还是有能力,活人好的人家才修的起的,中间为客厅,两侧为偏房又叫灶房,靠近客厅的左或右一间为厨房,连通客厅。无论单独的“厨房”或者所谓的“长五间”带厨房,总会少不了“火塘”。
  前面说到“火塘”和火塘上的“饭食”那么就不能不讲讲五库的特色食品和小吃,首先是“吊锅饭”和“火掀馍”以及独居特色的传统菜“野菜炖腊肉”。“吊锅饭”就是利用火塘的优势,房梁拴一根铁丝掉下到火塘上,然后打勾,将专门特制的吊锅挂在上面,下面烧炭或柴火加热做饭。“火掀馍”最具传统艺术性,用一个圆圆大铁片(锨),先和面发酵,然后将铁锨放火上加热,然后将和好的面做成大面饼,放在大铁锨上,放之前还必须撒一些火塘里的灰,利于下火塘时和铁锨很好分离,两面分别烙好后再下入火塘烧的火热的炭灰里,捂熟即可。“野菜炖腊肉”则在吊锅的基础上,先将烧刮好的腊肉放入食盐、花椒、干辣椒、生姜片炖个八分熟,再将采回的野菜放入锅内,闷个五六分钟,上好的“野菜炖腊肉”就可以出锅了。
  上面说了这么多美食,那么我们继续来说说火塘,记得从我记事起,木炭已经很少用于做饭了,只是用来取暖,相反用的最多的是树林里砍回来的柴火。冬天农闲时,大家都会赶着骡子或驴子进山去砍柴火,砍回来全部堆在大门口、阳台或指定的地方,等晒干后用于做饭取暖,虽然后面经济和交通的发展,电气化的家具进入农家,但还是没有撼动这里自古已经习惯了“火塘”烧“柴火”架“吊锅”做饭的习惯,或许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也或许是这里的人们为了适应这里的气候而没法改变的,这些都等着我们去探秘和解读。
  去过五库的人都知道五库人尤其热情好客,不管你是路人或者“货浪客”,(“货浪客”是对背着或挑着物品进村叫卖者的一种称呼)只要进入村子,总会有人叫你去他家喝水吃饭,晚了还会热情留宿,走的时候还会给你带上干粮。当然这种习惯肯定不止对于外来人,对于村里所有的人,大家都一样热情,尤其是一家有困难两家、三家都会不请自来帮忙,大家从来不说利益,只是把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一家、两家、三家、以至于整个村子的人都在这么做。
  一个“火塘”凝聚一家人。不管什么时候,也不论你从那里回来,只要回到家,看到“火塘”里的火在燃着,都会很自觉围着做起来,一般每家每户的“火塘”都是正方形的,四周都会配上板凳或椅子。这样,“火塘”便成了团结一家人,凝聚一家人的象征。
  其次,还有每年的“神会”,基本每个村子都会有,一到腊月里,很多村子都会举行“神会”俗称“跳神”,每个村子都会把本村信奉的“神”当地人又叫“老爷”接到某家,这家有的是先前给神许了愿,有的是每年一家轮流着,但每到谁家都必杀猪,而且第二天早上还要请全村上人吃一顿。关键的还是“神会”即“跳神”的晚上,同样会照例在“火塘”生一堆大火,一般都会比平时大很多,因为那天晚上基本全村人都会参加,有时还有邻村人,也会在“火塘”之外生几堆大火。大家挤在一起,聊天、吃饭、玩游戏。因此,“火塘”又成了全村人的凝聚象征。
  只要进入五库,随便走进一户人家,这些情景都会浮现在你面前。首先会向你嘘寒问暖,接着去“柴落”取柴,“柴落”即堆放柴火的柴堆,接着在“火塘”生火,然后挂“吊锅”做饭,神奇的是,不管什么饭都在“吊锅”里做,而且做出来的味道就是比别的锅做的好吃,谁也说不上答案。出锅还围着“火塘”吃,主人和客人一起围一圈,边吃边拉家常,其乐融融。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一件事来,记得前几天一个朋友请我去吃“柴火鸡”,那是去农家乐吃的,开车跑了好远才找到朋友所谓最好的一家。做的时候我偷偷跑去瞄了一眼,才知道他们所谓的“柴火鸡”原来就是把鸡做好后放在柴火上煮熟的,我突然才醒悟过来,这样说,我们岂不是祖祖辈辈吃的“柴火饭”何况“柴火鸡”,当然只是心里自言自语吧了,肯定当时不好在朋友面前提及。最终吃完,朋友还在给我推荐介绍,我也便做应承,不过说来也确实要胜于某些知名饭店的。
  经过此事,又让我对我们祖传的“柴火饭”有了新的认识。后来和朋友开玩笑说:“没想到我们祖祖辈辈没有悟出来的道理,倒让你们城里人占了先机”朋友听完笑着直摇头。当然,还有我们世代相传的“火塘”以及“火塘”上的“吊锅饭”,回头想想,作为朋友,我真的该请他来五库好好吃吃我们全系的“柴火饭”了,不能一味把钱全甩给了食不则味的所谓高档饭店。
  “火塘”不仅仅是一种“取暖”、“做饭”和团结的象征,又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健康饮食之道,更是一种烙上五库民风民俗的文化艺术品。
  一家一“火塘”,一家一“吊锅”,也许这就是最深刻的“五库印象”。
  
  2017.9.29凌晨两点
  
  审核编辑:千千   精华:沁芳闸

上一篇: 《 家与道的思索

下一篇: 《  陈独秀:侠骨豪情独凋零

【编者按】 往期编辑   千千:
作者用心的书写着五库的历史人文。一家一“火塘”,一家一“吊锅”,“火塘”不仅仅是一种“取暖”、“做饭”和团结的象征,又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健康饮食之道,更是一种烙上五库民风民俗的文化艺术品。 真好,看得读者引人入境,期待着去这个美丽的村庄,守着火塘,守着吊锅,守着家人,幸福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沁芳闸

    如果照片能配上火塘会更好,人再帅哪及的是可爱的火塘呀。

    2017-09-30

    回复

  • 沁芳闸

    这里不但民风纯朴,竟然还保留着这样好的火塘,想想都流口水。想像着,冬天的晚上,围着火塘,看着烧禾啪啪响着,映着人的脸红红的,从红塘上倒水喝,拿饭吃,一派温暖。

    2017-09-30

    回复

  • 千千

    看着这些文字,脑海里出现美丽的画面,真的让人向往。

    2017-09-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