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情感散文 > 祭情

祭情

作者:文清    授权级别:C    编辑推荐    2014-04-11   阅读:

  
  清明给父母上坟回来,想写点东西,但一趟山上之行,把自己累得没有精神来写东西。只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样一段话:“爸,妈,清明了,今天来看您二老了。愿您二老在那里平安!我深知岁月无法复制,可是谁又能锁住我对双亲的思念?爸,妈,我想您们了!”之后关掉电脑便睡了。
  
  清明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上坟,是老百姓的说法。媒体上称之为扫墓,我不喜欢“扫墓”这个说法,总觉得说扫墓不如说上坟亲切,不能直接表达心思。实际上坟也好,扫墓也罢,都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的习俗,想改变是不现实的。祭祖上坟、焚烧冥纸不过是传统习俗,仅以此来祭奠哀思罢了。每次上坟的时候都会让我联想到很多。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人死了,后人怎么对待死者,死者还能知道吗?活着的人不能求证。然而,活着的人自己做到了,是心安了。
  
  上坟,烧纸,为什么?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说法。这是中国的习俗,古已有之,一辈留一辈。今人继承前人的做法,是祭奠先人的一种表达形式,也让活在世上的人们心灵得到慰藉。另外,这也是给活人看的,让别人知道这家还有后人而已。至于人死后灵魂到了阴间,是否也要花钱过“日子”,真的是只有鬼才知道。上坟祭奠的意义,在于让自己对先人心存感恩,对活着的老人要孝顺,对生命要懂得珍爱。祭奠对活人来说,有种启示,那就是人在活着的时候,要好好约束自己,要有德性。年年祭祖的目的,也是要让人逐步认识自己的来龙去脉,进而参透生死,了悟人生。
  
  清明上坟,不是难事,可是也有许多人难以成行。像我这样的守家在地且有时间的人,方便去上坟。然而,如今南北流通之大,许多人在外工作,不可能回家去上坟。身在异乡,只能遥祭祖先。祭祖,上坟,对于逝者来说,估计没有多少效应。倘若人死后没有灵魂,到不了另一世界,那上坟也好,祭拜也好,全然是活人的一种活动,与逝者无关。倘若真有灵魂,有另一世界,相信那个世界肯定与人类这个世界不同,而且多半会高于这个世界。两个世界肯定是互不相通的,烧化的纸钱,断然到不了另一个世界。多年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上坟这种祭奠祖先的活动,是一种对人的教化,也是一辈一辈的一种传递。这样的传递,总在岁月的流逝中,在光阴的故事里,有意无意间讲述着老一辈人的故事。就在这种传递中,有时会引起人们对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于对人生、对社会、对老人的一些思考,对如何做人的一些思考。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上坟回来的路上,我很沉默。女儿对我说:“妈妈累了吧?”我说:“还行。”这是我在敷衍女儿,真的很累。停顿了一会儿,我对女儿说:“等妈妈百年之后,不要给妈妈留坟,把我的骨灰装在红布袋里,加些许的黄菊花瓣,投到江里就行。妈妈喜欢大海,千条江河归大海,在松花江启程,奔向汪洋大海,是妈妈喜欢的……”这是我的想法。站在江边静看江水东流,就是最好的祭奠了。我一直记着一句古训: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无孝子。如今自己给父母上坟,都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若干年后的女儿夫妻不也和自己今天一样吗。
  
  清明上坟回来,给我最深的感触是:人活着的感觉真好。每年可以陪家人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陪老人过老年节,过重阳节,过生日;陪父亲过父亲节;陪母亲过母亲节;陪爱人过情人节;陪孩子过儿童节;陪老师过教师节;陪人民过劳动节;陪军队过建军节;陪国家过国庆节;但是人死后呢?孤单的魂灵只能孤独的过清明节和中元节了,这就是活着与死了的区别。
  
  在感悟了生死区别之后,我面对被黄土掩埋一堆白骨,追思过往。细想自己的明天也会成为那一堆白骨,这就是人生的过程。这段光阴中的过程告诉我:活人至少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把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有些愿望和追求。但死人只能盼着自己的家人来超度来做功德,以此获得救度。人活着的这几十年的过程是一件非常非常值得珍惜的事。该珍惜自己的当下,珍惜自己的家人,珍惜自己的拥有。所以,人应该珍惜自己的人生,用心去体会一些真实的东西,这样才会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真正的生命价值。
  
  繁花盛时又清明,无边愁绪黯然生。岁岁凋零,飞花乱逝的季节,一场春梦怅然落下。四月清明,清明四月,生命的年轮又画上了一圈。光阴的故事中,有许多东西让我们祭奠。人生许多时候是与祭为舞的,轮回的岁月里,总有亲人的离去;变幻的岁月中,总有朋友的远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者已矣,而生者却在对其的缅怀中一点一点的追忆。所以,清明是祭奠的日子,而祭奠的心情未必只在清明这几天。人生一世,有许多时候的祭奠与祭奠的日子无关,而是与心里的思念相连。
  
  祭,不只在清明,不同的日子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祭。无论怎样的祭,都离不天一个“情”字。我曾在日记中写过:人生,怎一个祭字了得?祭,怎一个情字了得?神话故事中的京剧的《祭塔》,白仕林祭塔与母叙旧,讲的是母子情;1700多年前的三国中的孙尚香《祭江》,说的是夫妻情;440多年前的明代故事豫剧的《大祭桩》,演的是忠贞的爱情;传说故事中的京剧《小上坟》,唱的是悲喜交集的夫妻情……无论是哪个“祭”中,都在演绎着人间的一个“情”字。这千年的“祭”,哪一祭不是在祭情?穿越阴阳,亦真亦幻,似见非见其情凄凄,其意绵绵。这祭字,怎一个情字了得?
  
  清明,不仅是一个农事节气,更是一个追思祭情的国家法定日。祭已离去的人,祭失去的亲情。清明过去两天了,我又在这样一个静夜想起了仙逝的双亲。这种思念是追忆,是怀念,也是一种心的祭奠。此时,凝神眺望窗外,依稀可以看见父亲的身影,总觉得父亲的离开像是一场梦。点燃心香一炷,祭情于冥府,为天堂的双亲祈祷平安!

  审核编辑:梦的出口   推荐:小晓追梦

上一篇: 《 家有“小甜甜”

下一篇: 《 父亲,是一条流过的河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梦的出口:
清明,天地通透,心灵荡涤。一个节日,传承一种文化,一种文化揭示一个民族的情感!大姐的文字,纵横捭阖,思虑千载,贯通古今,冷峻,厚实,而又不乏具有洞穿思考!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