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顶开始飞翔

作者:花满楼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7-04-28   阅读:

  
  看到王勇摆摩托车照相赚钱,李贵也买一台。俩人没事儿时常凑到一起交流经验。李贵以前学过修理,经常把摩托车拆开研究。王勇的摩托车一有故障就找李贵修理。有一次,王勇去李贵家看自己的摩托车修好没。进院一看,王勇就傻眼了,李贵把两台摩托车都拆开,零件摊了一地,正选好件往自己车上配。王勇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摩托车被李贵越修越不好用,一气之下,把摩托车卖了。
  摩托车没了,照相的心思也没了,王勇又开始琢磨新的来钱道。想来想去,还是摩托车,这次,他惦记的不是嘉陵80,而是老幸福。新车要2500一台,当时绝对是天价。王勇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回家跟母亲商量。母亲非常开明,说,咱家还有两间房子,本来给你结婚准备的,反正是你的,自己做主吧。房子搁在那不能生钱,摩托车却可以赚钱,王勇当即把房子卖了,怀揣着钱,四处买老幸福摩托。计划经济时代,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购买,何况是老幸福摩托这样的大件。王勇跑一大圈没买到新车,只好退而求其次,打听二手的。他听说波泥河乡有位姓周的人,刚买台老幸福,跑不到200公里,去水库炸鱼时把手炸掉了,要卖车。王勇急忙赶过去,这位姓周的人就是后来深受王勇尊重的周大哥。双方很快商定2100元成交。周大哥为人仗义气,做事精细,尤其对农村的事更是了如指掌,仅仅一次接触,就给王勇留下深刻印象。
  老幸福摩托车体沉,载重大,王勇如鱼得水,不光照相,还倒腾鱼,卖菜,收大鹅,什么赚钱做什么,忙得不亦乐乎。干了一阵子,他发现人们对摩托车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市场又没有放开,于是,他便跑到长春批发市场买零件,回来自己攒摩托车卖,一个冬天卖了十多台。转过年,市场放开,这个生意也就没了利润空间。
  王勇又开始与人合伙开饭店。饭店虽然生意红火,可都是些“豆腐账”,时间一久,双方难免因钱财产生矛盾。为了不伤感情,王勇毅然决定退出,两人和气分手。第一次合伙做生意,王勇感触颇深,他意识到,与人合作经营必须约法三章,分工明确,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都提前讲明。
  从饭店退出,王勇又想起周大哥,于是跑到波泥河乡,劝周大哥别在农村住了,到城里来做生意。周大哥问做什么。王勇胸有成竹地说,我开饭店时发现卖粉条很挣钱,咱们合伙开粉坊吧。二人一拍即合。开粉坊需要技术,而这一技术河北省最好,于是,他俩赶去河北考察,还带回了唐大、唐二兄弟。1984年春天,粉坊终于开起来。周大哥负责全面,王勇负责跑销路,唐大、唐二负责生产,四个人各伺其职,分工明确,合作得非常愉快。当时,周边县市粉坊很少,粉条一生产出来就很畅销,甚至一度垄断九台、德惠、农安等地市场。年底算账,每个人分了一万二、三。1985年,东北才开始流行万元户说法,而1984年,王勇就已腰缠万贯。那一年,他还不到20岁。
  我们看王勇早年的经历,不难发现,他和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一样,既没有显赫家世,也没有特殊才能,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生存,为了摆脱贫困。
  或许,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本没有人与神的区别,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平凡。然而,为什么有的人能将平凡的生命演绎得精彩纷呈,而有的人却依旧平凡,庸庸碌碌呢?答案,其实就在我们心里。
  人生像一条奔向远方的河流
  就在王勇准备大干一场时,赶上地质系统招工。毕竟是铁饭碗,在父母劝说下,王勇放弃粉坊生意,考进地质队,去延吉上班。他从装卸工做起,不久进了生产技术科,再后来,地质队在九台成立三产公司修汽车,王勇便申请回到九台。
  修配厂的工作不忙,王勇手里还存一万多块钱,心思又活泛起来。他拿出积蓄,又借6000元,买了辆六轮汽车跑运输,从放牛沟团山采石场拉条石往长春送。没跑几趟车胎爆了,一时又买不到轮胎,王勇只好把车拖到单位院子里。修配厂的技工李师父看到后问,你买的车啊?王勇点点头。咋啦?拉条石,车胎爆了买不到。李师父数落道,这车是东风240,出厂2.5吨,一车条石起码20吨,能不爆胎吗?
  王勇一听,这是行家啊,马上拜师。就这样,李师父成了王勇的第二个师父。王勇虽然只上到初中,但特别尊重有思想、有智慧的人,他常说,每个在某一领域超越自己的人都是师父。正因为有这样的襟怀和气度,他把身边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当成学习的课堂。学习并不一定在学校。
  李师父详细检查那台车后,告诉他,这车使不住,赶紧卖了吧。于是,王勇卖了东风240,又在李师父的建议下买了台CA10。CA10外观破旧,机器却没问题,能干活。王勇开着CA10跑运输。年轻人胆子大,邯郸、北镇,哪都敢去,什么都敢拉。时至今日,王勇还记得往南方送乙醇的情景,满满一车,都是320斤的大铁筒,筒与筒之间仅用绳子隔开,遇到不好路况时,筒与筒相互碰撞,咣咣当当直响,声音很大,现在想起还有些后怕。跑运输跑了一年多,苦没少吃,不但没赚到钱,还欠下两万饥荒。王勇一狠心,把车卖了,重打锣鼓另开张。
  畜牧站往黑龙江肇东送兽药,站长见王勇在家闲着没事,又会开车,便邀他一起去。当时路不好,从九台到肇东,中途要在五常住一宿。歇脚时,王勇跑到五常客运站前转悠,发现很多出租的吉普车都贴着出售的告示,便问多少钱一台。对方回答多在七、八千之间。王勇眼前一亮,同样的车在九台能卖到一万三、四。从肇东回来,王勇凑了七千元钱,用布袋往腰里一围,直接去五常开回一台吉普车,当时就卖了一万二,纯赚好几千。就这样一台倒一台,他一月之内倒腾了21台吉普车,不但还清外债,手里还有了两万多存款。
  王勇用这笔钱买了台二手上海轿车,虽是旧车,但大修之后,尤其重新喷漆,跟新的一样。他把车开到九台火车站前出租。当时,九台还没有用轿车出租的,于是,王勇又成了九台第一个开轿车出租的人。那台上海轿车,是当时九台最好的一台车。王勇用这台车拉过李谷一、黄宏等名人。后来,车被中外合资粤港建筑公司延边分公司老总看中,签定长期租赁合同,王勇也成了公司老总的专职司机。那段时间,他每天西装革履,拉着老总见各行各业的客商,见大大小小的官员,日子过得风风光光,眼界也开阔。时间久了,王勇慢慢发现公司表面一团和气,实则暗流涌动,内部派系斗争严重,而他又是老总司机,处于非常敏感的位置,因此,常被无端卷入明争暗斗之中。就个性而言,王勇特别厌倦是非,合同期满,便谢绝公司挽留,回到九台。
  1988年,王勇再次回到九台,发现街上跑的车越来越多,上海轿车已风光不再。于是,他改行开起汽车配件商店。整个九台只有两三家汽车配件商店,一开业就生意红火,收入稳定。最初,他在母亲老房子旁盖了个简易门市,赚钱后,不断扩大规模,把周边的房子陆陆续续买了四五家,盖起一栋120米长的大门市。汽车配件商店,让王勇淘到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王勇是个善于引领潮流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独特创意,吸引同行竟相效仿。照相时,他第一个用摩托车做道具;卖润滑油时,他第一个在油桶上安龙头、加泵,卖多少放多少,节约又干净;开韩氏按摩院时,他第一个引入达克宁药膏,既治疗脚气,又防止感染;在松原做房地产时,他第一个设销售处,聘请销售代表;经营庙香山滑雪场时,他第一个将音乐与滑雪结合……也许,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独特创意,才使王勇的人生充满精彩。
  汽车配件商店进入正轨,王勇反倒闲起来,整日与朋友们四处游玩。1990年,放牛沟派出所聘请司机,朋友问他去不去。王勇正好闲得无聊,便一口答应下来。对于王勇来说,人生中有两段时光颇为难忘:一段是在延边给中外合资粤港建筑公司延边分公司老总开车时期,最长见识;另一段则是在放牛沟派出所当司机时期,没有经济压力,又结识了一批新朋友,最快乐。
  审核编辑:沁芳闸   精华:沁芳闸

上一篇: 《 远方

下一篇: 《 我们这个时代的女人吶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他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王勇先生认为,只要在每一行的某一项比他优秀的,便是他的老师。凡是对自己有恩的,从来不曾忘记。但曾苛难自己的,有困难了也可摒弃前嫌,拉他一把。在世间取得成绩的人不少,但如王先生把能够放下以前的成绩,从头再来的人实在不多。中国企业家遇到了好的大环境,从山顶开始飞翔。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沁芳闸

    文字虽长,但不曾让人厌烦,从晚饭前开始看,到饭后又看了好久。把王勇先生描绘的如在眼前。好文字,学习。

    2017-04-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