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为我设,景中有我

作者:陈昌    授权级别:C    编辑推荐    2016-11-20   阅读:

  
  我这里说的景,是广义上的,不仅仅指事物的形体或者自然风光,还指社会生活和事件。从联系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一个人每天不和景打交道,没有一个人每天不处在丰富多彩、各具情态的景中。久而久之,景中肯定有我的影子,有我的气息和呼吸,有内心的那个鲜活的我。这个我,可能是小我,也有可能是大我,即整个社会的我阶层的我人类的我。从这个角度来说,能不能从景中找出我,能不能由景而发见我,关系到作品是否具有文学性,关系到作品能否上升到艺术的层面。
  我们常听说视而未见,听而未闻,就是说我们虽然调动感官了,虽然观察了,但未形成感受,也就是没有从景中找出或者由景而发见、唤醒内心的那个我。这样的视、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的视、听。这时,尽管他处在景中,但他与景是隔的,分离的,景对他来说是无意义、无情感价值的;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比如说敏于感受的艺术家、作家而言,他们之所以区别和高于常人之处,就在于能够在寻常景中找出我,或者由此而发见我,在此基础上产生会意或者说艺术冲动。他们的视、听,是穿透表面直达深层或本质的视、听,这样的视、听,才是具有文学意义的视、听。这时,我们说他与景是不隔的,景对他是有意义和情感价值的。
  不隔,是指创作主体(写作者)与客体(景)发生了共鸣或由此找到了自己、受到了感发,即景中有我;再进一步说,也就是心、物达到了相融合之美好境地。只有达到不隔之境地时,艺术创作和表达才是一件主动和快乐的事。你若不这样,艺术冲动便老逼迫着你,催促着你,感觉不吐便不快。这种情形,犹如哽在喉中,犹如爱美的人看见满头的黑发中夹杂了一根莫名其妙的黑头发一样。由此可见,艺术创作关键是参透景所蕴含的精神,不拘泥于形体、不为形体所囿,能够从客体外在的形状睹到自己的精神形状,或者在有形中能够见到无形。
  那么,如何实现由有形到无形,由形而下到形而上,或者说基于景而又不滞于景呢?我觉得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感发,二是体味。所谓感发,就是对自身及周围环境发生的饶有意味的反应,还包括从而引起的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作“情绪感染”,是指人的情绪(情感)会受到外界感染。由此看出要引起感发,关键是把握景物的整体气氛或氛围,比如说优美的、宁静的、阔大的、雄壮的、悲哀的等等,人的情绪受此影响、感染,往往会产生相同的、相近的甚至相反的情感反应,比如快乐的、恬适的、悲哀的、压抑的、无助的等等。而体味,侧重于对景所蕴含的精神意蕴的挖掘和把握。韩非子说:“能象天地,是谓圣人。”天地大道,人生至理,无不蕴于平常景物当中。
  其实,感发也罢,体味也罢,要做到这两点,关键是从景中找出不一般、不一样的地方来。这里的不一般、不一样,就是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它们一方面显示了自身独立于他景的个性形体,另一方面据此还可以发见内在的精神风貌。要挖掘到不一般、不一样来,就要在观察上狠下功夫,比如多感官、多角度、多视点、多方位地进行观察。不一般、不一样找出来了,还得多进行一些理性思维,比如比较、分析、综合等,只有如此,才可从此事物跃升到他事物,进而达到与内心的相契合或唤醒内心。
  
  审核编辑:韵无声   推荐:韵无声

上一篇: 《 孤光一点萤

下一篇: 《 霜草苍苍虫切切

【编者按】 往期编辑   韵无声:
无论什么体裁,景在其中无一不是烘托点染的作用,所谓人处景中,景中有人,正如陈昌老师所提“景为我设,景中有我”。一篇好的散文,作者铺设的景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或者烘托人物主体个性、动机,或者点染文章主题。本文比较周全地阐述了作者的中心思想,观点独到,条理清晰,不过只是理论上的论述,难免抽象,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陈昌老师是一位数学老师,对散文写作能跳出其外,冷静思量,时时有思考并发乎心声,予广大散文写作者以启示,令无声钦佩。谢谢陈昌老师!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陈昌

    呵呵,再多些形象、实例,这样显得血肉丰满些!谢谢了!

    2016-11-20

    回复

  • 韵无声

    社会生活和事件可为境,作他景解也很有道理哦,陈昌老师。

    2016-1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