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舞和风起 笔歌华雨飞

杨永禄书法集解析

作者:唐仪天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6-09-28   阅读:

  
  在我熟悉的朋友中,杨永禄先生可谓一个痴迷的书法爱好者,他痴迷到了什么程度?我不好比拟。他在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之后,几乎把所有的闲余时间都用在了临习书法上,有的时候他会独自在书案上写到临晨四、五点钟,他说:当他临习到最佳状态时,感觉精力超常的健旺,以至于毫不困倦、了无睡意。书法艺术非凡的魅力,让他寝食不思。一个人一旦痴迷于一种艺术时,这门艺术就成了这个人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生命的支柱,就有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渊源。于是乎,信仰就成了生命航行的导向和动力。
  众所周知,汉文字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很强的象形性、表意性和装饰性,从古老的甲骨文、钟鼎文到大、小篆、汉隶、魏碑、楷、行、草,汉文字的笔触、走向和结体,始终趋向于对艺术的探求,先民们留给我们的青铜器、瓷器、碑碣、简牍、手扎、册页、卷轴,都是记录事件和展示艺术的典范。而今天电子输入和高超的印刷业的高速发展丝毫不能替代人们对书法艺术的钟情和酷爱,究其原因不仅仅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潜移默化,汉文字优美的姿态恰似一曲精美绝伦、行云流水般的舞蹈,深深地刻录在我们的记忆里,让我们欲罢不能。
  一幅章法严谨,笔法娴熟的书法作品,在我看来绝不逊色于绘画,其中意味,悠然幽然大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草书。真正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墨舞和风起,笔歌华雨飞的意和况味。
  我认识杨永禄先生的字,远在认识他本人之前,大略是在十年前,我在城里的朋友家和文友家看到他的作品时,感觉他的书法很老到,于是便觉得他也很老到,我曾一次次在心中描摹他的形象,其结果与我的想象大谬,他小我四五岁,体格剽悍、为人豪爽,在酒场上叱咤风云,豪气贯天,而在做人上又严谨有度,始终以一个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文胜于质,做个谦谦文人也挺好的。
  先生从学生时期就开始钟情书法,可惜那个时期因为人人共知贫困,家庭无力为他提供成长必需的物质需求,只好用一柄劣质毛笔,在废弃的旧报纸上挥洒,及至年长,他有了教书的工作,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才有了为艺术拼搏的资本。他用微薄的收入,购置了大量的纸笔墨砚,开始了几近废寝忘食的演练和临习。每次去武威或者兰州,在办完了工作上的事之后,必到文化市场走走,见到文房四宝就无法控制自己饕餮一般的贪婪,每次回程时,后备箱里放置的必定是四五千元的书法用品。他多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高研班,谦逊的获取书法知识,宁肯让生活拮据一点,也不可让精神上显得贫穷。
  近年他购买了大量前人碑帖,像个小学生一样把自己囚在书案边,心无旁骛的汲取艺术营养。从张旭、怀素到到黄庭坚、王铎,一笔一划追寻古人精粹,力求做到形神俱似,形神皆到,笔笔有来头,字字有根源。他明白汉字是有根源的,每一个字的结体和草法,都不是空穴来风。从入帖到脱帖,从形似到神似到似与不似的过程,正像佛法的修习过程,是一次痛并快乐的涅槃。
  作为朋友,对于杨永禄先生,我们不仅仅是期待,更重要的还是鞭策。他已在路上,仍然需要奋蹄扬鬃,不再回头。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上一篇: 《 人生有梦,理应追梦!

下一篇: 《 品端行方正 才俊气自华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一个人,痴迷一项艺术时,那就成了信仰。为了这个信仰他可以忍受寂寞,可以在夏天挥汗如雨冬天滴水成冰也不觉得累。杨先生当是幸福的人,可以有为自己追逐信仰的物质条件,并使之化为精神。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三旬

    又是一位大师,膜拜!

    2016-09-29

    回复

  • 沁芳闸

    其实,还有一点杨先生是幸福的。能成为唐老师的笔中人。

    2016-09-28

    回复

    • 落叶半床

      @沁芳闸  唐老师认识这么多书法和绘画爱好者,真的挺好的。

      2016-09-28

      回复

    • 唐仪天

      @落叶半床  本人自幼爱好书画,只是迫于条件没有成就的功夫和条件。人到中年,此志不移,喜欢交接书画界朋友,亦是此生之大幸也!

      2016-0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