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红尘天下之戏说三体

作者:远牵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6-09-15   阅读:

  
  春风趁絮桃花渡,片片霞红古苑楼。
  四
  梦回芳草暗香浮,掩映茅篱人竟羞。
  花影别衣霜月好,传情燕子借红楼。
  大长今看完,喃喃自语道,有了这卷帘体,那些帘外落花,有如打开了沁芳闸,岂不是更是花谢花飞飞满天了,只是这卷帘体总让我想起易安居士那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有,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大长今如此多愁善感,倒不如在你的那些长篇大作中,加点古韵风,那些萌文宠文虐文穿越文啥的不也显得古雅些?古版先生摇头晃脑地打趣大长今。
  倒可一试。大长今颔首却微叹。只是古先生教的这些只怕也非是一日之功,我怕消化不了啊!
  古板大笑,有心则成,无他,唯手熟耳,勤学苦练自可。
  我愿拜古板为师,说话间大长今已将小蛮腰一低,诚心诚意地朝古板先生行了个拜师大礼。
  莫动,莫动,古板先生指着弯腰拜师的大长今对白发散人同黑小刀说,眼下之大长今却也自成一体!
  这也成体,什么体?白发黑刀齐问。
  这叫折腰体!古板先生这才将大长今扶起,然后又举着简竹,开始一板一眼地讲这折腰体了。
  这折腰体是格律在平仄上的一种变格,折腰后的平仄,须继续按粘对的规律顺承下去,该对的仍需对,该粘的仍需粘,讲究中失粘而意不断也,中失粘者,指第二句与第三句平仄失粘;意不断者,则指两句之间联系紧密,意脉不断。怕听不明白,古板先生又举了崔峒作的文清江曲内一绝为折腰体之例: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还有,除了这折腰体还有折腰句,七言律有上三下四者,称之为折腰句,如我们熟知的王维的渭城曲即是折腰句也----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家听得明白,古板先生说,我说的这三体自然无法与刘兄之科幻三体相比,我古板也只是想借这三体之名,做一回标题党,使我们这干诚心写文之人,既能向科幻之前沿瞻望,亦能朝古典之旧体诗后顾,所谓瞻前顾后,继承开拓,我辈实在还尚须努力!
  三人皆连口称是,即成同道中人。散人言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不如去前方七步远的红尘客栈处共尽余欢。遂同往之。行至栈门却突然不见了古板先生,听客栈的掌柜下寨龙池说,古板先生已被红尘的紫衣侯爷下了三道金牌火速请到红尘大营里的古版去继续去说什么八仙体了,白发散人说,古板老弟这一讲还真有人听,可是大长今怎么也不见了?黑小刀说,大长今带着敕令去红尘的女频里搜罗女主东方玉洁去了。
  这两位不告而别,不够意思。白发散人摇摇了摇他的白头说,我说怎么一个爱赋诗的叫琼崖孤松的家伙老给我手里塞诗看来着,原来是他没寻着古板呀!正寻思着如何将琼崖的那诗怎么转交给古板先生,忽听到一声呼救,散人,救我!让白发散人始料未及的是,黑小刀竟被下寨龙池拿住了,楞说他偷偷灌了本客栈的一碗凉茶。
  用你的小刀来抵过吧,龙池觑看着黑小刀的小刀。
  白发散人正要准备为黑小刀掏银子抵帐,但见黑小刀怒不遏地扯下身上的黑披风,露出闪亮的黄马褂,向这位掌柜喊道,龙兄你果真是只认黄马褂不认脸的么,我本自家人喝你碗凉茶有啥不可的!
  龙池忙说,原来大水冲了龙王庙,你这黑小刀就是红尘的黄小刀呀,干什么换了这身黑衣服来装神弄鬼地折腾我,不知我四十八眼已花啊?
  脱下了黑衣的小刀说,换一件行头有何大惊小怪的,我可不像那位西部井水对衣品那么执着,一年到头围着他那红围巾,过夏天还不得捂出一脖子痱子来啊!
  唔?龙池吹着胡子慢悠悠地说,我跟井水可是一伙的。
  我不过是听南岸这么说的,转述一下而已!小刀硬着脖子不服。
  你这把小刀确是把好刀,可惜你这脑子是猪脑子,你想,南岸在大南边,西部井水在大西边,我大中国这么大,在大南边跟大西边的温度得差多少度啊,你不知这边下着祁连雪,那边孔雀还开着屏么,他南岸一直长在南边他如是说,你西北黄尘风沙里摸爬滚大的小刀怎可人云亦云,这是你小刀的一贯行事吗,咹?龙池大声喊话小刀。
  给上一碗羊肉泡馍我就好了,我这会子饿得脑门子也不好使咧!小刀绿着眼睛有气无力。
  白发散人看小刀进了客栈,看了看红尘客栈的漆金大匾,又看看天色,此时天色已薄暮,唯有片片流云如凤仪天上,在匆匆地聚了又散,散了又聚,恰似这世间万物,神马苍狗一切事,不过犹如浮云远牵。
  听见小刀在里面叫他,白发散人定气出息,他掀帘抬脚,如夜鱼跃入闹泽。
  天边残阳正红,似丹,似血。
  斜映红尘,光芒如练如幻。

  2016年9月13日
 
12
  审核编辑:西部井水   精华:西部井水

上一篇: 《 吃奶历险记

下一篇: 《 【小说助擂】军魂

【编者按】 短篇小说主编   西部井水:
故事现编,诙谐幽默;嵌名成章,巧夺天工;古今上下,东西南北,管你谁谁,在劫难逃,一网打得三网大鱼!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