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然回归自然 ——读陶渊明《归田园居》有感

作者:天使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6-06-27   阅读:

  
  让自然回归自然
  ——读陶渊明《归田园居》有感
  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淳朴、平静、安详的田园景象,现在读起来,品咂其描写的景色,让人既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是因为在脑海的深处,还多少有些片段留存,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节奏年代,农村的景象的确如此。田野里成片的庄稼,连片的草屋,粗壮的老榆树,芬芳的桃李园子,掩映其间的村子,依稀可见。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刻,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几声鸡鸣,让人更加感到农村夜的静谧与安澜。说它陌生,是因为如此惬意的身心灵完全融到自然风景之内的田园生活,在农业自身文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催情”下,逐渐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农业的多方位的发展。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白色农业(塑料大棚)在覆盖、吞噬着绿色景致,特别是在实行农业改革以来,农村不仅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青壮年大举进攻城市,去和城里人争分蛋糕,农村更多的状况是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看起来成排成排的漂亮楼房,里边常住的大部分都是这些人。每到春播秋收,从城里返乡的壮劳力也是在使用机械化的播、收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三夏”或“三秋”大忙,留足口粮,剩余的全换成钞票,一部分留给孩子做学费,一部分给老人日常花销,然后便急匆匆地返城打工挣钱去了。大家脑子里的田园风景或许早已被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的色彩淹没了。
  因此,对于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所描述的风景,我们应该有个正确的看待。他所描写的宁静和平的田园景物,也并不见得是久经战乱的柴桑农村的真实写照,而是他当时心境的形象反映。读应该了解人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归田园居》这种形象化的心境,正是陶渊明对官场污浊、环境险恶的批判,是他对“尘网”“樊笼”(官场)厌恶的具体表现。他越是渲染田园生活的恬淡、舒适、淳朴,就越发衬托出他在“尘网”“樊笼”中的黑暗和他无法“适俗韵”的无奈。在此,他其实是在表达一种他“出世”或“归隐”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状态。有人说,在陶渊明的笔下描绘的乡村的时候,他有意回避了生活的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是作为文学作品,作为歌建构,却给人以美感的享受,也就足以。这也是文学的力量。
  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大都想在闲暇遨游名山大川,奔赴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一下纯美的自然风光。其实这种状态也仅仅是人们在生活的大餐中添加些“味精”,调剂一下口味,果真要人们完全到广阔的农村安家,到大山里久居,过上“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生活,恐怕十之八九是不会选择的。毕竟目前城乡差别还是相当大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分配,文化底蕴、商业氛围等等方面的差距让人们不得不进行接地气的考虑。
  所以说,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是他一个人的桃花源,这种唯美的生活态度和飘逸的生活方式,只能是一种记忆,一种寄托或者说是一种心灵鸡汤式的精神抚慰。在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大发展,甚至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大环境下,只会渐行渐远,我们当代人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对这种美好环境的破坏速度放慢些,再慢些,这就再次地引出保护环境的大命题。
  其实,我们应该把陶渊明的描绘当做我们保护环境,不让环境污染的理想目标,去珍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真正地让大自然回归其自然状态下,造福人类,让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最最真实的田园风光。这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吧。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审核编辑:千千   推荐:千千

上一篇: 《 逝去的爱舟

下一篇: 《 林暗草惊风

【编者按】 往期编辑   千千:
自古以来,陶渊明《归田园居》都让无数人向往与争执。有人说,在陶渊明的笔下描绘的乡村的时候,他有意回避了生活的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是作为文学作品,作为诗歌建构,却给人以美感的享受,也就足以。这也是文学的力量。 其实,我们应该把陶渊明的描绘当做我们保护环境,不让环境污染的理想目标,去珍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真正地让大自然回归其自然状态下,造福人类,让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最最真实的田园风光,这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吧。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0

  • 高骏森

    让自然回归自然,这才是清澈的人间,清澈的水。
      问好凌凌。你这投稿不是按规律投的,没有进去征文栏。

    2016-06-28

    回复

  • 三旬

    问好天使文友!陶渊明笔下的田园,是经过艺术升华的田园,这点我很认同哦!在今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仍有着超越淡泊明志思想的启发意义呢。谢谢您的赐稿,握手。

    2016-06-28

    回复

  • 落叶半床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田园,陶渊明的田园与浑浊的官场对应,更显清新淳朴自然。说的是啊,只有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才能更好的回归自然,守护心中真正的田园。不然真的只能永远怀念田园了。

    2016-06-27

    回复

  • 渭雨轻尘

    让自然回归自然,切入的角度很好。

    2016-06-27

    回复

  • 韵无声

    问好行吟者老师。
    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现在世界各地气候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人们改造自然,也被反作用着。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成为现代文明下的直接或间接受损者。人类应该警醒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

    2016-06-27

    回复

    • 落叶半床

       无声,这是行吟者老师?

      2016-06-27

      回复

    • 韵无声

       我晕,这跟行吟者老师写法差不多,我直接由篇名到正文了。抱歉抱歉,问好天使。谢谢落叶提醒。:(

      2016-06-28

      回复

  • 东方玉洁

    但愿,这环境不是一个梦。

    2016-06-27

    回复

  • 千千

    让自然回归自然,真好。

    2016-0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