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宋振邦:风情诗点染

作者:行吟者    授权级别:C    编辑推荐    2016-06-06   阅读:

    
  杜甫:《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唰,一轴丹青在人的面前抖开。素练风霜起,展眼一看,风霜惨淡,一片肃杀气氛,寒气逼人。原来是一幅苍鹰的图画。
  的一、二句给出一种气氛,可认为是全的“兴”,接着是细化,从细节上看鹰的形象。
  掇身思狡兔,掇(竦)身,就是挺身,要猎取,搏杀的姿态,看那神情:侧目——斜起眼,那目光恰似凶捍的胡人眼色,在厮杀前充满了仇恨。此语出自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正是苍鹰的这种姿态和神情,才使人不寒而栗——白绢上飘起的风霜。
  在这三、四句里写了鹰静的神态,凝眸逼人。
  接下来,诗人看到并且写出鹰的动感:绦(系鹰的丝绳)镟(鹰腿上的铜环)光堪摘——跃跃欲试。轩楹(鹰站着的杆)势可呼——只要你一声招呼,鹰便会腾飞而起。这两句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急切的动感。
  这五、六句中的两个动词,“堪”和“可”用的巧妙:堪摘,只是说它“要动”;可呼——是它待命的姿态。是跃跃欲试、呼之欲出但还是画的鹰,它没有动。
  以上,五律中这两联对鹰的神情和动态的描述都是写画。后面两句,进了一步,是写诗人的观感: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诗人想到了真的鹰,想到了它搏击长空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充分地反映了杜甫当时的心境。那是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从山东回到洛阳,在附近的首阳山下开了几间窑洞住下来,这一带地方有他袓父大诗人杜审言的坟墓,他的远袓晋代名将杜预也埋在这里。想到这,不能不使他产生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的十年漫游,经历了袓国秀丽山川,认识了江南和齐鲁文化,有了一定的积累,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在这时,他写下《画鹰》
  他多想摆脱平庸的生活:“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种笔法,我称之为物象照人
  这里所谓的“物象照人”和以物象拟人有点区别,拟人是指用人的心理和行为写动物,像童话。而物象映照是以动物的某些习性表现,映照出人的心理。用这种笔法往往夸张动物的野性,揭露人的隐秘的欲望和冲动。隐秘是痛苦的,用动物的野性去激发,宣泄,会成为有力的表现手段。动物由于没有文明的掩饰,某些特性比人展示得更赤裸。诸如狂放、强悍、残暴、贪婪。所以借咏物而喻人,是诗人和作家常用的手法。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那种对平庸生活的厌倦,渴望一搏苍穹的壮志,写得淋漓尽致。写鹰,啄凡鸟,击长空,用“毛血洒平芜”生动极了,潇洒极了,野性的威猛,淋漓尽致。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希望象鹰一样奋起,飞翔时让人有不寒而栗的姿态与神情。那是诗人的愿望,作者用自己的理解慢慢展开细细描绘。这描绘不但要熟知这首诗,还必须知晓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的心境,才能最大程度接近诗人,还原诗人此诗的涵意。只是,凡鸟偏从末世来,再大的才情遇时不淑,也只能成为凡鸟了。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5

  • 落叶半床

    古代的文人一般是不甘于只做个文人的,大都希望能建功立业,为国效力,一展平生才华。只是愿望虽好,怎奈世间芜杂多变,时运不济者比比皆是。杜甫的这首诗写得生动豪壮,淋漓酣畅。

    2016-06-07

    回复

  • 三旬

    诗歌中扑面而来的英武之气!第一次读这首诗呢,读到了诗人野性的热血的灵魂~~问好老师~

    2016-06-07

    回复

    • 行吟者

       三旬感受真切,与笔者有同样的体会。谢你深夜来访。

      2016-06-07

      回复

  • 沁芳闸

    去过杜甫草堂。只是完全见不到草堂的模样,倒是树叶茂盛,清风徐徐,还有很多小店。

    2016-06-06

    回复

    • 行吟者

       谢沁芳深夜读评拙著,“只是,凡鸟偏从末世来,再大的才情遇时不淑,也只能成为凡鸟了。”小妹的思维深入了一层。揭示了报负能力和机遇的关系。学习。

      2016-06-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