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休闲小品 > 词语上的旅行

词语上的旅行

作者:井中捞月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6-05-28   阅读:

  
  弹指一挥间,一忽悠就是几十年。如今,一腔热血和儿时的纯真如桑叶般被一点一点蚕食过了,剩下几根茎脉挑着烦恼和琐碎打发着日子来来去去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许多美好的东西屡屡被现实撞得七零八落。回首自己大半生所走过的路,为欲所使,为物所动,为名所累,为形所役,几十年忙忙碌碌,实则志大才疏,一事无成。现在静下心来面对自己,深感生命的苦涩和遗憾。
  正是在这种心态下,我沿着自己的生命轨迹,在千回百转之后的一个秋日,拿起了笔。既然无法留住岁月的影子,那就让自己留住记忆。一年365天,每一天留下的身影痕迹都是记忆的符号。感动过,烦恼过,开心过,这些都是记忆的细胞。平淡的日子如手中捧着的一杯茶,清清淡淡的,每一次品尝时,却也能嗅到那缕幽幽的茶香,早出晚归匆匆忙忙,在不经意的时候,依然能捕获到生活那缕绚丽的色彩,感受到人生的千般滋味。
  我清醒地知道,在精神含量大面积苍白、精神价值大面积陷落的背景下,文学之于时代,已大大的不合时宜,但却合我的心意,这就足够了。
  有一种说法,作品是作者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俊也罢,丑也罢,偏爱是人的天性。在人与文学的对话中,人的想象力享受到充分的自由,这自由在表象上是满足了人的思维快感,而深层次的东西则是一种生命的思考,是一种生命思考中的回归,是对自己被埋葬的那一部分生命的回归,是对完整人格和健全心理的回归。要在写作中为生命的质量而重组生活内容,以期实行一种精神内核的人生升华。要以一种生活的真实样态,本真的情感体验,放达的原汁特征传达自己的艺术之思。要挖出心,挖出骨髓,挖出心和骨髓中的激情和良知,并以此抵抗自己所能意识到的包括自身大量存在的媚俗和浮躁。
  有人说我傻,我却从不在乎。我愿意无悔地坚守那份真实与真诚,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不想让自己的灵魂游荡于半空没有归宿。
  我执着无悔地奉行着真实的做人标准,不轻易行走在别人的影子里,我总觉得那样迟早会迷失自己的目标。我很平凡也很普通,这样的人生历程,恰如自己轻轻勾勒的一幅淡淡的素描。用自己的眼睛打量身边的现实世界,细心感受形形色色的真假美丑,怀一颗感恩的心,弄明白人世间什么是最珍贵的情感,什么是最动人的风景。我用一支属于自己的笨拙的笔,用心书写自己的每一个脚步,记录心底的每一次颤动。对于自己注定普通而平凡的人生来讲,在写作中重新审视心旅屐痕,这不仅获得了关照自我生命的机会,同时还获得了这样的可能: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融入时光和在时光中不断整合与还原的秩序和美。
  在写作的路上,我从没有想到过究竟能够走多远,也许我选择的只是走,走出自己生活的圈子,走出迷茫与困惑,走入更多的心灵世界。没有固定的方位,没有起点和终点,也不在意行走的姿态是否好看,关键是我在行走着。
  我一直不敢说,自己这些稚嫩的文字、轻浅的感悟是文学作品。在我心目中,文学创作是极其神圣的事业,需要足够的智慧、才情、责任感,还有热爱、执著和勤奋等等先天的恩赐和后天的积淀。而这些,我都不能肯定自己具备或者通过努力就可能具备。我只敢要求自己做一个好的读者,只敢说自己是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爱好读爱好写。而且,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爱好。对我来说,不读书就像不让我见到我的孩子、不让我工作一样会令我手足无措,六神无主。我所读的,比我写的要多很多,虽然常常也只是浅层阅读,但比起写,读书是我的生活常态,在这一方面我可以说自己是勤奋的。而写作,只是偶尔为之,每一次所写,无论是长是短,或浓或淡,都因为内心有非写不可的冲动驱使着我。除了这样的时候,平日对写作,我是懒惰的,或者说是怯懦的,之所以从来不给自己任何写作计划或策划,大抵是因为越读越自卑吧?高山仰止般看着或远或近的前辈、同龄甚至还有“80后”们的作品,感慨感叹不已。当我的老师、家人还有熟悉的读者劝我勤奋一点多写一些的时候,我常常以忙碌为借口。其实,忙碌也好,怯懦也罢,用一位前辈的话说,只是因为对文学创作爱得还不够!是的,爱的不够,或者说,不敢狠狠去爱,亦不敢全心投入。所谓理由,就是李敖的句所说的,那样的一种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情怀。
  实际上,我就是这样仅仅凭着对文学的一腔热爱而坚持学习创作的,在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文字之后,才知道文学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学从神圣的殿堂里走了出来,来到了寻常百姓家。文学在物质化的世界里正在渐渐失宠,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它绝对不会消失到无,更不能忽略不计。我认为,热爱文学就是热爱善和希望。我的文字更多的是试图找到另外一种解释生活的方式或者方法,但是又不是那么明确。叙述和表达的愿望,成为很多写作者生存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对于文学这座圣殿的顶礼膜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我觉得文学的神圣在于,它使我们的精神挣脱沉重的肉体,以独立和自由的姿态,存活在另一个可以抵达的永恒世界里。而不管作家遭受多大的磨难,他始终追求的是光明和对人类内心的关照,让人类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学是一个重要载体。在文学这座圣殿里,真实是基础,作家对人以及人性的挖掘,使生活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延展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作家丰富了生活。人类的经验纷繁复杂,也许在同一种经验里,会有不同的体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文学最大的魅力。但我更倾向于在苦难里发现美好,在阴霾里看到阳光。
  我的这些文字,大部分摘自我多年的日记。作为对生命的献礼,我将它们整理出来,并保持了作品纯情如水的原貌。我用我的笔真实地记录了我成长过程中所有的茫然与悲喜,包括那些许多年来沉淀在我内心深处的,我一直不敢去面对,却又不肯舍弃的无奈和执著。让我心存感激的是,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正是由于它们,才让我懂得了解用心去感受生命,让我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所知、所想、所得和所爱,并教会我用一颗从容、宽厚的心,去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天,善待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份真诚和爱恋。
  我觉得,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是很值得庆幸的,我庆幸自己还能坚持写作,为此我常常感到由衷的欣慰,面对这个让我喜欢让我忧的世俗世界,面对这个让我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情感世界,写自己想写的字,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演绎自己试图演绎的故事,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审核编辑:老判   精华:韵无声

上一篇: 《 忆别离,再相聚

下一篇: 《 人生的路还很长

【编者按】 红尘会员   老判:
初读文章,喜上眉梢。看到自由真实的灵魂,书写关于人生的思考,关于写作之于内心的关照。字里行间,流露对于精神家园的固执坚守。这是老判非常喜欢的作品,不矫揉造作,亦不追求任何形式与词藻的堆叠,就那么任由它自己流淌在笔端。真实如许,清明如许,旷达如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并反观内心。放下所累,回归本初。看完,会心一笑。如此这般,别无所求。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1

  • 千千

    能坚持写作,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了。

    2016-05-30

    回复

  • 三旬

    作品是作者的孩子,这句话让我差点泪奔!每句话都是作者的心头血啊!问好老师!

    2016-05-29

    回复

  • 沁芳闸

    我喜欢这篇文字,或许别人喜欢井的那些绮丽的文字,我却喜欢这篇,这篇有真实的情感。我喜欢有心的文字。

    2016-05-28

    回复

  • 疏雨梧桐

    我很喜欢老判说的这样一句话:能够用恰如其分的文字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心、看法,等等,是十分幸运的事。老师的这篇文,真情实感,很贴切我心,让我感触良多。同样很庆幸,我能够在文字中吸取养分,能够将一些心事和感悟,用稚嫩的韵脚,写在年轮的素笺上,尘封,是记忆,打开,是岁月………

    2016-05-28

    回复

  • 东方玉洁

    为老师的这份坚守而鼓掌。写作,是一种积习,时间久了,便成了自己精神的一部分了,它不关春秋,不关天地,只是那一种心灵的寄托,便能让人不自觉地去做了。

    2016-05-28

    回复

  • 落叶半床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快乐的。表达和整理自己的内心,又是多么强大美好的一件事。

    2016-05-28

    回复

  • 韵无声

    井,为你的坚守鼓掌,为你的庆幸喝彩,为你的热爱点赞!
    写作有时可以是玩,有时可以是责任,有时仅仅是亲近心灵,等等,无论怎样,爱自己所爱的,写自己想写的,开心最重要!

    2016-05-28

    回复

    • 井中捞月

       开心最重要,是的。感谢韵阅评并推荐,辛苦了,问好!

      2016-05-29

      回复

  • 韵无声

    判的按语很真诚。赞一个

    2016-05-28

    回复

  • 积羽沉舟

    好文章,的确是在词语中穿行,并且坚持。欣赏,问好。

    2016-05-28

    回复

  • 老判

    谢谢老师的赐稿,谢谢老师真诚的书写,谢谢老师在这浮躁世界的坚守。心下花开,如沐春风。

    2016-0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