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散记三则

散记三则

作者:烂文制造者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6-05-17   阅读:

  
  一、关于历史

  从事文化记者多年,主编对我说得最多的是多看历史书,不要求一如学者般专业,但要做到广而博,这样写起文化专题来就有深度。可一些盖棺定论的历史结论就是正确的么,我看未必。
  清明时期,很多人都去祭拜林则徐、关天培,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他们也理应得到后人祭拜。人们接受采访的口径大致一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而关天培的头衔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等等。这些说辞都是历史记载的盖棺定论,导致人们不光这样说,还这样做,因为在祭拜的现场,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就是这样教导小朋友。
  前些日子,接到一个采访任务,给一本新出版的文史类书籍写一则消息,内容大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研究。各位专家学者对这一历史片段做了详细的研究,但和我们历史课程中知道的定论相差很远。如关天培,作为当时广东海防的最高长官——水师提督,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的总设计师,就战术角度而言,诸多炮台的设计存在致命缺陷,如各炮台之间缺乏保护从而让英帝国轻易各个击破。
  业内几个记者闲聊都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如果关天培不死,但一样要对这场失败的战争负责,他的壮烈殉职反而留下一个千古美名,正史记载也是这么干的,并作为政府大力宣扬的口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当然,我们不能怀疑关天培英勇献身的动机,他和炮台设计存缺陷是两码事。
  当然我们也只能按正史定论去写!但还是对历史愤懑起来,因为人们不断地被历史愚弄。记得小学时期老师给我们上刘胡兰与方志敏烈士的课程时,是那样慷慨激昂,让好几代人记者这两位英雄,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一位集邮家不小心藏到一封信函,记载的就是方志敏因为敲诈杀了一位美国传教士,美国追究当时的国民政府,后来当局不得不将其杀之向美国交代,当然这需要考证。
  主编还是一如既往的交代大家多阅读历史书籍,我们只能苦笑。

  二、写作定义

  从事写作多年,什么是写作?我一直狭隘的认为,用文字以不同的题材表达社会万象、讴歌美好、抒发观点等就是写作。
  一次一位年过花甲之年的老者风尘仆仆地找到报社,说愿意接受媒体采访。老实说,对于这种自动要求采访做自我宣传的人我很不屑,心里想,一些人想出名都想疯了。出于礼貌,报社安排我去接待这位老者。刚开始,老者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述让我恹恹欲睡,直到他说,他从西安来,而且是骑自行车来的,我勉强打起精神,他这些话我将信将疑。
  我这个态度来源于一遭遇,那次采访归来的途中,碰到两个求助者,称是骑自行车环游中国路径东莞已经非常拮据,希望路人能给点钱吃饭,看到他们专业的自行车与服装,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们一百元钱,我想他们已足够吃顿便饭然后继续上路。可第二天路过该地的时候,他们还在乞讨,旁边银行的工作人员说施舍者还不少,这让我有点愤怒。
  我和老者的对话还在继续,处于职业的需要,我不得不询问一些和新闻写作有关的内容,问他他环中国骑行的目的是什么?老者的问答是:为了写作积累足够的见识。我嘴角又泛起了冷笑,问他:你到过这些地方,你创作了哪些作品。老者摇头。
  老者拿出一沓的报纸,是他每到一个地方媒体给他做的报道,当然还有他所谓的打油,比如我到某某,看到某某。老者似乎发现了我嘴角泛起的冷笑,彼此间一度沉默,气氛尴尬起来,接着他起身向我告辞,同时说了一句话:其实任何一种社会行为都是一种写作,并给阅读的人们带来启示。
  我不由脸红起来。

  三、文物修葺

  前些日子,一处市级文物迎来大修,这是一座有着8000多平米的民间建筑群,形状如龟,所以叫逆水流龟村堡,村堡始建于明末清初,已经有370多年的历史。显然这样的建筑群对研究民间的人文风情及当地建筑风格很有价值,同时作为一个姓氏的群居地,保护这座建筑对于家族文化的研究很有帮助。
  这样大的建筑群迎来370余年来的首次大修,当然是件大事,请媒体宣传报道也是必要的,以彰显当地政府对文物的重视。在去采访的路上,我与相关部门的负责聊起了这栋古建筑,当得知现在还有人居住时,我羡慕不已,觉得能住上370余年的房子是何等的荣耀,并且我个人也主张,所谓的非遗项目与文化遗产,只有使用才能彰显它应有的价值,不要到了无法使用然后申请保护进入博物馆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当时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打趣说,要不你在里面住一段时间感受一下。我当时还不知道其含义,只能干笑应付。
  文物修葺,复原当然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走进这座建筑群一如工作人员介绍的那样,里面很多房间已经倒塌,很多墙壁已经裂缝,工程已经变得非常复杂而庞大。我不由想,这座古建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列为了市文物,为什么到现在才想起来需要修葺,并以370年迎来首次大修而津津乐道,其意无非是让媒体宣传当地政府对文物保护的力度,仅此而已。其实这座古建筑群再不修葺已经到了倒塌的边沿。
  开工第一天就碰到了一个难题,一些老居民不愿意迁出,因为这里是他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之地,是心灵的家园。尽管在建设初期,这是一座布局合理的宜居之地,但按现在的建筑学来看,它已经不适合居住。
  文物修葺之事,当然免不了请专家前来指导,然后顺理成章地接受媒体采访,彰显其地位的特殊与某一领域的专业,显然这位专家很有个性,他并不按常理出牌,面对记者的提问视而不见,而是大谈这座古建筑的风水格局。就这这时,一阵风掠过,臭水沟恶臭冲天,让人作呕,采访也由此中断了一会儿。
  
  审核编辑:三旬   精华:韵无声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三旬:
自古文史不分家,也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散记三则,读来发人深省。从史,到行,再到那凝固的历史,背后会有着多少思考?然而,老师的思考不是愤青的全盘否认正史迷信野史,也不是对“行”有着狂热的推崇,也不在历史和今日发展之间站队。我们看到文中字字句句皆为理性,这就是文人应该具有的素养。问好老师!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

  • 落叶半床

    到底什么才是说得清,道得准的?解决了生存之后,怀疑永远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三则,短而精。

    2016-05-18

    回复

  • 烂文制造者

    谢谢赵老师及散文组亲人们的阅读!,忙里偷闲,随便弄一个散文,哈哈

    2016-05-18

    回复

  • 沁芳闸

    看到结尾,忍不住笑出声来。人们,以各自的方式生存。或许,百年后历史会还它本来的面目。比如蒋公抗日,比如张自忠将军只能去死。那么,不管是历史还是其它什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老者的行为是秀也好,是社会行为也好,存在便是道理。

    2016-05-17

    回复

  • 韵无声

    三旬的按语精当到位!赞!
    问好老师!

    2016-05-17

    回复

  • 赵小波

    关于历史,我们大多都是被教科书误导了,真相永远不清。读好文,问候笑秋兄!

    2016-05-17

    回复

  • 三旬

    谢谢老师赐稿,在这三则散记中,读到的是老师锐利的思想,启发无限。再次问好!

    2016-05-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