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童年经验对其创作的重大影响

作者:二无居士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6-05-14   阅读: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作了数量惊人的歌作品,包括短、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影响最大,在青年中流传最广泛的是他的短诗。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他的作品后来影响甚至感召一代青年学子并越来越引起各界重视,但生前几乎没有公开结集出版。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念,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贫穷与饥饿”如狂风一样吹在海子的村庄;“沉默孤独”如幽灵一样隐藏在海子的村庄;“诗”如灵魂一样永远生活在海子的村庄。而这些,是他童年经验获得完美体现的有力见证。

  风吹在海子的村庄

  “风吹在吹在/风吹在海子的村庄/风吹在村庄的风上。”海子的村庄——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这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空荡荡的村庄,村庄送走了他的青壮男人们,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1964年春天,海子就诞生在这里,诞生在延续着世世代代简单自然的生存的查湾。从这一刻开始冥冥中就注定海子的童年必须与贫穷、饥饿联系在一起,贫穷与饥饿就像风一样,吹在海子的村庄。
  海子自小就遭罪,上中学时必须住校,在学校吃食堂,家里穷,没钱买饭票,他是从家里背着一点点粮食到学校食堂入伙,基本上是吃杂粮和腌咸菜,总是朝不“饱”夕。海子的父亲为人谦恭而和气,母亲勤劳而温和,没有非分的奢望,没有腾达的欲望。他们守着自己的家园,谨遵着“人活一口气”的普通庄稼人的人生信条,拖着自己的日子煎熬。海子的父亲有一门手艺——乡村裁缝,这是与美,与巧思、慧心相关的一门手艺。但是,这一技能在查裁缝的生活中,只能最大程度地简化为一种养家糊口的手艺。所谓的村庄,它那山清水秀的大地气息是诞生艺术和天才的地方,但贫穷与落后使村庄又是扼杀艺术和天才的地方。有多少富于创造性的人都被生存的压力所消磨,其天才最终也被埋于黄土之下,就像海子的父亲;又有多少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只有走出村庄才获得自己驰骋的天地,就像海子。海子走出了村庄,可他无法摆脱村庄以及村庄的贫穷与饥饿,他的一生都和贫穷与饥饿有关。
  “给我粮食”(《无题》),这是海子对贫穷与饥饿发出的怒吼;“今天的粮食飞遍了天空”(《喜马拉雅》),这是海子对贫穷与饥饿发出的喟叹;“从明天起,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经历过贫穷与饥饿之后所付出的实践;“我坐在微温的地上,陪伴粮食和水”(《九首诗的村庄》),这是海子面对贫穷与饥饿而做出的人生选择;“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春天,十个海子》),这是海子在对贫穷与饥饿的幻象之后诉说着自己童年的实况。综观海子的所有诗歌,多次提到粮食和胃,可见海子的人生是在粮食和胃的边缘成长。在中国新诗史上的所有诗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像海子那样对粮食和胃给予那么多刻骨铭心的书写。海子就是海子,他书写粮食和胃,却迷恋着村庄和诗歌,他不是一个俗人,更不是一个凡人。
  如果诗歌是海子的精神,那么贫穷与饥饿就是这股精神的力量源泉,而粮食和胃则使这股精神力量变得强大而有意义。贫穷与饥饿扎根于海子的村庄,村庄却扎根在海子的心头。这贫穷与饥饿就像风一样吹在海子的村庄,弥漫着海子的整个童年,海子最终也没能摆脱贫穷与饥饿的影响。直到最后,他都还恋恋不忘自己的村庄:“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这是一个悲伤的海子,他的诗歌和村庄有关,和村庄的贫穷与饥饿有关。村庄造就了海子,海子也成全了村庄,贫穷与饥饿在海子短暂一生中何其重要,曾一度成为他的创作源泉。因此,海子童年的贫穷与饥饿对其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沉默孤独的村庄

  童年时的故乡是美丽的,村子边错落有致的稻田,田埂上开着淡黄色的野菊花,远处是长满松树的山冈,村边地头还有两口清澈的池塘——这就是海子年少时的天堂。童年的生活虽然没有给海子留下什么阴影,但却造就了一个沉默的天才。他的性格匪夷所思,纯洁而偏执,简单而倔强,敏感而伤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很多时候,海子都像一只绵羊医院对待他人。海子生前挚友西川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和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单车。”这些都与他沉默与孤独的童年密不可分。
  人们总说,天才在自己的故乡都是寂寞的。的确,当人们都称赞海子是个神童时,也逐渐地把寂寞留给了他。童年时期的海子,只有经常和自己的弟弟一起玩耍,从不和村里的孩子混在一起打打闹闹,海子喜欢独自一人在池塘边钓鱼,常常是钓到饭都不回家吃。有时喜欢“孤独一人在麦地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五月的麦地》)。上了中学后,每次从家里返回镇中学,都不愿和别的孩子走在一起。可以想见,童年的海子是一个孤僻的人,他心气甚高、心事颇重,先是在实——空,后是在人——神两界生活。海子从小就存在一种“隐”的倾向,以致后来许多诗篇如《河流》、《传说》、《但是水、水……》中都有一种“隐”的心灵喻象!
  《在昌平的孤独》一诗中,海子这样写到:“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海子把内心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和现实的寂寞感相结合发而为诗,无不激起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冲动。他甚至说:“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他从安徽到北京,却更加孤独,他寂寞的童年,孤僻的个性使他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很孤独,包括他的西藏之行。但孤独却成了他诗歌的主要食粮之一,他说:“在长长的、孤独的光线中/只有主要的在前进/只有主要的仍然在前进/没有伙伴/没有自己的伙伴/也没有受到天地的关怀”(《太阳》),这是出于一颗寂寞的、无人关怀的心灵独白,海子认为自己不是主要的,认为自己没有前进,这就是孤独的海子,孤独的诗歌。
  海子迷恋着“沉默而孤独的村庄“,他的一生包括他的创作都是沉默而孤独的。沉默而孤独的村庄造就了海子沉默而孤独的童年,而沉默孤独的童年又造就了海子沉默孤独的创作,最后海子选择了沉默而孤独的死亡。因此,海子的创作受其沉默而孤独的童年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深不可测”的。

  诗的村庄

  海子是一个天才,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天才。海子小时候非常勤快,纵使是上了中学也是如此,星期六放学回家,胡乱吃几口饭,就赶紧到生产队干农活挣工分,插秧、割稻、打稻……他那个年龄队上能派上的活,他都干,一天挣两个工分,这是他体力上的勤劳。他“天才”的地方体现在何处呢?大约在海子三岁时,就会念安徽的“安”字;在高河镇举办的百姓乡场艺术狂欢节上,五岁的海子一口气背出了48条毛主席语录,使全村人一片愕然;而在海子高中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1979年的高考中,他以370多分(当年安庆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为29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而当时的海子只有15岁。后来的大学生活,海子更是实现了“博学以养才,广著以养气,经事以养道”(明·王廷相《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的人生超越,更加奠定了他“天才”的诗性。
12
  审核编辑:积羽沉舟   精华:韵无声

上一篇: 《 你的灵魂,泛着香

下一篇: 《 试论郑珍诗歌的艺术成就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积羽沉舟:
作者通过三个层次,层层深入的为我们解读了这个新诗史上的天才海子的创作与童年经验的重大关系。为我们更好的了解海子与解读海子的诗,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海子以其天才般的思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确值得我们去解读研究,让我们向海子致敬。欣赏美文,推荐阅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4

  • 再续一梦

    楼好高,我看我还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吧!

    2016-05-16

    回复

  • 沁芳闸

    看完,没有一点了解了的欣喜,只有难过。善良的诗意的人啊,为什么会在那最底层透不过气来。

    2016-05-15

    回复

  • 落叶半床

    写得好!整个童年的背景,栖意诗歌的孤独,一个生命属于诗的人!

    2016-05-15

    回复

  • 简竹

    一口气看完,行文流畅,没有打结和停顿,想必是对海子及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并非旁征博引,堆砌作文,足见作者积累之丰厚。赞赞的。

    2016-05-14

    回复

  • 三旬

    很多人知道海子,都是因为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话,不仅被熟知,还常常被滥用。今日读老师的文章,对海子的了解又多了一些~~~~~~问好!

    2016-05-14

    回复

    • 二无居士

       春暖花开————,春暖不暖、花开不开,这都取决于自己!

      2016-05-25

      回复

  • 远牵

    看到二无居士对海子的这篇赏评,如饮甘醇,问二无居士,您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出处吗,愿听闻之。

    2016-05-14

    回复

  • 赵小波

    第一次读居士论文,相当不错,学习了!

    2016-05-14

    回复

  • 韵无声

    二无居士,你好!
    文章篇幅太长,可以分节发哦

    2016-05-14

    回复

  • 积羽沉舟

    欣赏佳作,问好老师,欢迎投稿红尘,期待更多美文。

    2016-05-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