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评艺概 > 湘灵鼓瑟

湘灵鼓瑟

宋振邦:风情诗点染

作者:行吟者    授权级别:C    编辑推荐    2016-05-14   阅读: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尝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是一首试帖。所谓试帖,是一种考试要求的格式。它始于唐代。一般是五言六韵。它有三点要求:一是首句扣题。二是要按官定的韵部押韵,中间四联还要对仗工稳。三是避免重字(这一条并不特别严格)。这类似于后来的“八股”显然这样的规定都是为了考官的审查和评判方便。但对作者却是一种约束,难得的是钱起却利用了它的框框,写出了这样优美的传世之作。
  要妙在哪里呢?原来考官出的题目是“湘灵鼓瑟”,这是从屈原《远游》中“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摘取的一句话:海若乃北海之神,(语出《庄子》),冯(音凭)夷,黄河之神,《山海经》也称冰夷。钱起领会了《远游》的基调,那是一种苦闷、忧愤。“悲世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悲哀社会习气嫉贤妒能,我愿轻舟高举远游求真……人的心情迷茫,四处游荡,胸怀悲愤无限悲伤。他把这种情绪贯穿于试题的创作,按着这个调子引经据典,注意形式上对仗工稳,用铿锵有力的句子倾吐悲情,这就抓住了主题,扣响了读者的心灵。
  题目中的“省试”指唐朝各州县的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中央一级的考试。
  开头两句按应试的要求,点题说湘灵正在鼓瑟。这湘灵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常被提起,它源于楚地的民间传说和神话,一说是湘江的女神,一说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也可以说舜帝妃子死后化为湘水之神。故事很浪漫。首句中的云和瑟,云和是古山名。《周礼-春宫大司乐》言“云和之琴瑟”。“楚客”指的是坚持正义而遭到排挤和放逐的贤士,如屈原和贾谊。
  这里我们试着把这首优美的受到严格约束,典章连缀的试帖诗,译成散文
  
  湘灵的瑟声在江上传播,
  冰夷们跳出水面,
  舞蹈婆娑。
  无知的河伯欢腾什么,
  你可知江边行吟?
  忧伤的楚客?
  他们满怀忠心,却被朝庭放逐,
  污秽的时世啊,
  这样的浑浊!
  时尔琴声凄厉如金石崩裂,
  恰似他们义愤填膺,
  无处诉说!
  时尔清音一缕无限的哀怨,
  这思绪随流而去,
  到遥远的天边。
  美妙的琴音传到了九疑山,
  多情的舜帝也勾起
  往昔的怀恋。
  百花在乐中欢快地摇动,
  白芷的芳馨
  飘散在夜空。
  湘灵的瑟声低回吟咏,
  随着江水的波涛,
  在湘浦中流动。
  瑟声凄美饱含哀怨,
  伴着零落的木叶,
  播洒在洞庭。
  此刻余音渺渺瑟声已停,
  看那青峰的倒影
  还荡漾在水中。

  最后,谈一谈本诗的结尾:“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作者给我们的创造的意境很美。这种手法——“以景结情”,在唐诗里有一些。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结尾“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王昌齡的《从军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为什么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总是被诗人所乐用,且屡试不爽收到极佳的效果呢?原来在诗人的描写到了一定程度,读者的想象已经被激发起来,到哪里去释放这脱缰之马?回答是——大自然。大自然有广濶空间任幻想去驰骋。
  无语的大自然真是一个绝美的抒情环境。你乐,它帮你乐,你忧,它帮你忧。你乐它不使你狂;你忧它不使你伤。
  这就是为什么高明的诗人爱用“以景结情”的原因。
  
  审核编辑:积羽沉舟   推荐:积羽沉舟

上一篇: 《 爱之花语

下一篇: 《 你的灵魂,泛着香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积羽沉舟:
字里行间体现的是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文学素养。引经据典,深刻的解读了钱起的名作《湘灵鼓瑟》。文美见解深,欣赏佳作,推荐阅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8

  • 赵小波

    我是第一次读到这篇呢,问候老哥哥!

    2016-05-14

    回复

    • 行吟者

       我以前给你的包括有声的《风情诗点染》是三十几则,现在写到了八十则,到一百则印书寄给你。

      2016-05-15

      回复

  • 行吟者

    所译的试帖诗,要分段便于阅读,可分开为这样


    湘灵的瑟声在江上传播,
    冰夷们跳出水面,
    舞蹈婆娑。

    无知的河伯欢腾什么?
    你可知江边行吟
    忧伤的楚客?

    他们满怀忠心,却被朝庭放逐,
    污秽的时世啊
    这样的浑浊,

    时尔琴声凄厉如金石崩裂
    恰似他们义愤填膺
    无处诉说!

    时尔清音一缕无限的哀怨,
    这思绪随流而去
    到遥远的天边

    美妙的琴音传到了九疑山
    多情的舜帝也勾起
    往昔的怀恋

    百花在乐中欢快地摇动
    白芷的芳馨
    飘散在夜空

    湘灵的瑟声低回吟咏
    随着江水的波涛,
    在湘浦中流动

    瑟声凄美饱含哀怨
    伴着零落的木叶
    播洒在洞庭

    此刻余音渺渺瑟声已停,,
    看那青峰的倒影
    还荡漾在水中

    2016-05-14

    回复

    • 落叶半床

       这样分节看起来好很多。钱起这首诗结句特别好,回味悠长。

      2016-05-15

      回复

  • 三旬

    很喜欢老师的赏析系列文章~问好!

    2016-05-14

    回复

    • 行吟者

       谢你,有朋友喜欢,我会更加努力和小心,适度地扭动腰肢。嘻!

      2016-05-14

      回复

    • 三旬

       老师很活泼可爱呢~期待更多佳作~

      2016-05-14

      回复

    • 行吟者

       三旬,我的朋友,难得你喜欢我的作品,如有兴趣可看我的系列小说,在那里我的散文是按故事情节展开来写的,比此处受诗歌约束更自由些。

      2016-05-14

      回复

    • 三旬

       好的~~

      2016-05-14

      回复

  • 行吟者

    谢编者积羽,谢你精彩的点评和对笔者的鼓励。

    2016-05-14

    回复

  • 韵无声

    行吟者老师,“这里我们试着把这首优美的受到严格约束,典章连缀的试帖诗,译成散文:……”此处连接上下两段,中间少了一点阐述,可以进一步探讨挖掘下?您说呢

    2016-05-14

    回复

  • 韵无声

    关于行吟者老师点染的这一个系列,在文学鉴赏性方面,对我们的青少年在古诗词欣赏及兴趣普及性上有较好的指南意义。文章既有古诗原意理解和生发,也着墨了个人见解。
    欢迎关注!

    2016-05-14

    回复

    • 行吟者

       韵,谢你的欣赏和建议。多讨论。让我的点染赢得更多的读者。

      2016-05-14

      回复

    • 韵无声

       好的,行吟者老师。非常欢迎。问好您

      2016-05-14

      回复

  • 积羽沉舟

    欣赏,问好,欢迎投稿红尘,期待更多的佳作。

    2016-05-14

    回复

    • 行吟者

       译这首试帖诗,要做到声情并茂有点难,不恰之处肯定有。

      2016-05-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