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休闲小品 > 染匠

染匠

作者:唐仪天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6-05-05   阅读:

  
  唐家湾最繁昌的时期,有药铺、粉坊、油坊、染坊等作坊,因为人稠地狭多商贾,亦多匠人。大场小场上各种摊贩时常出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俨然一个人烟辐辏的小镇,这是民国时期的景况。
  我依稀记得那爿简陋的染坊,东向的门面,两间大的作坊,作坊里沿墙根放置了许多广口的大缸,大缸用土坯泥巴固定了形成一个连缀的台面,便于行走或者放置东西。大缸的上方一根松木的横梁连在一个陆棱上,陆棱上有六个手柄,像船舵一样。当布料染好后,就把布的一头缠绕在横杠的小木桩上,通过陆棱的手动旋转,把染好的布匹从染缸里绕起,藉此让布上多余的水份和染料控进染缸。控尽了水份的布料再次投入清水中把浮色漂洗干净,然后再绕上另一个横杠控干水份,拿到院中预先搭好的横木上晾干。
  染坊的坊主就是染匠。他是一个白须白发的老人,中等个儿,他的手上常年浸了黑色和靛蓝。我很小,常常是跟了父亲去的,染匠是父亲的长辈,但他对父亲很敬重,对我也不乏友好,他亲昵地抚摸和逗弄,常常把我弄得满手满脸的蓝或青。
  当年同宗同族的大爷多了去了,为了分辩开来,我们把染匠称作“染坊大爷”。
  染房的活生不多,给染匠打下手的是染匠的小儿子,染坊大爷是个心强的人,然而正像民谚说的那样心强命不强,养下的儿子光尿床。染坊大爷的二儿子不灵光,个头也矮,人称小日本。十八九岁还说不上自己的属相。说媳妇时常常遭人戏谑。染坊家家境好,在当年说个媳妇是不成问题的。儿子不灵光,但也迂不到哪里去,属于那种“二”人。这小日本艳福不浅,说了一个极标致的媳妇,几斗老麦子数块大洋,让媳妇家兴弯了嘴。事情出奇的顺利,领结婚证前,染坊大爷为了不致让儿子闹出太大的笑话,就对儿子进行了几天的模拟演练。大爷坐在自家的太师椅上,扮成公社民政干事,让儿子进行问候、敬烟等一系列礼节和程序。几天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已基本能够完成大爷教给的礼数和对答了。
  领结婚证的日子一到,小日本就领了女娃去公社,前期的礼数一完成,张干事就问了:你家啥成份?他一慌乱就把成份错认为陈粪。他答:再也没啥陈粪,我大爹压下了些蒿蒿子粪。张干事笑着又问:你喜欢她吗?他答:喜欢。我爹喜欢我就喜欢。张干事看这人好玩就逗:你喜欢她什么?他说:我爹说这丫头的辫子又黑又粗,我喜欢她又黑又粗的辫子。张干事问:你们是自由恋爱还是包办婚姻?他说:自由也自由了,包办也包办了,我爹包了银元驮了几斗老麦子事情就办成了。这时候媳妇一扭屁股跑出了民政办公室,领结婚证宣告失败。大爷气疯了,气也是白气,自撒的种子自长的苗,气不是白气吗?这儿子成了染房大爷一生的悔和痛。
  染坊在唐家湾持续了两代几十年,染房大爷是第二代染匠。染房所用的颜料都是化学颜料,只能染出两种颜色:青和靛蓝。那时代民勤家家有纺车,户户有织机,自织的土布是大部分人穿戴的布料,染坊的生意既不火爆也不萧条,俗俗常常的生意喂养了染坊家的几代人。我小时染坊家的条桌上放满了各种方型或圆形的铁盒,上面写着“德国制造”的字样,想那些颜料一定是染坊在民国时使用过的。后来使用的是国产的颜料,五金店的柜台上不乏其货。
  靛好的布晾干后折叠成沓,拿到锤布石上用木制的棒槌打平皱折的过程叫锤布。记得那时候,大爷经常追打他的二儿子,人不灵光就常常犯错误,犯了错就挨打,他二儿子婚后还经常遭遇父亲的打骂,心强的大爷养了这样的儿子,总觉得气不顺,他骂儿子:你真是染坊门上的锤布石,天生挨打的料。
  大爷是个用脑子的人,他后来发明了一种制作花布的技术,曾一度流行于唐家湾。他用狼尾巴草或者棉花的花朵夹在布里,在槌布石上拓打,白布上就洇上或红或紫的色团,像花。这种花布曾让唐家湾的女人风光了许多年。这种花布缺乏固色剂,易掉色,洗几水就脱色了。染坊大爷极力想寻找一种固色的配方,但一直未能如愿,这让老人很沮丧。
  后来各种五彩斑斓的机制布料进入人们的生活,染坊的门就自然关闭了,做了一生染匠的大爷,浸进手上的色减减褪去。他常年背负一个大筐在地上铲草,见了那些颜色好的野花野草就认真地端详。想这样的颜色染成布该有多好。他女儿从新疆给他带来了一件鱼肚白的确良衬衫,他望着浅浅的素色,对人们说:这颜色,日鬼的好!
  
  审核编辑:三旬   推荐:三旬

上一篇: 《 一餐饭的思考(三)

下一篇: 《 闲暇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三旬:
染匠染了一辈子的布,他的人生也在染缸中斑驳。不灵光的二儿子,一直不能找到的固色配方,被机制布料冲击的染坊……这样的人生,道是平常,亦是风浪。唐老师的笔下,个个小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物都像要从文章中走出。问好老师!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韵无声

    每个小人物都有他们不凡的一生。文章除了烙上了村庄的印记,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2016-05-06

    回复

  • 三旬

    唐老师在红尘散文,实乃红尘之幸事!看您的“匠”系列,实为大家之笔!问好!

    2016-0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