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宋振邦:风情诗点染

作者:行吟者    授权级别:C    编辑推荐    2016-04-27   阅读:

  
  江南三月,雨,人撑着桐油纸伞走在泥泞的路上。细雨淋着农田,淋着杏林,淋遍耳目所及的田野。人的感官和身心都浸在清冷的水汽中。而那纷纷的雨丝依旧洋洋洒洒,像年迈老者的无休地碎语。
  远方,一片迷茫,只模糊的现出村落里茅屋的轮廓。
  几个披蓑载笠的农夫,耕作归来,踏着泥水,匆匆走过。他们那忧郁的神色和疲倦的背影令人心情沉重:
  “活着真是不易啊!”他轻声地喟叹。
  雨打在油纸伞上,泥水溅满衣裤。看那蒙蒙的细雨却不见有丝毫的消歇。
  隐隐地,一阵恼人的烦扰袭上诗人的心头……
  这时,他见到不远处的柳树下,两个牧童骑在牛背上,一个挥着柳条抽打他的牛。老牛依旧嚼着反刍的食物,摇头摆尾举着步。另一个,吹着柳笛,呜呜咽咽,蓑衣下的小光腿,不停地悠荡着。笛声断断续续伴着雨丝从柳条上滴落下来。
  牧童沉于雨中的怡然自得情趣安静了诗人的心:
  “孩子,可知酒家在何处?”
  牧童天真地笑了,扬了扬手:“杏花村”。
  诗人顺势望去,但见,远处,一面小小的酒幌在濛濛的雨色中飘荡。诗人的心情陡然兴奋起来。
  是什么转变了诗人的情绪呢?
  牛背上乐天的牧童?细雨中飘摇的酒旗?或许吧……
  阳春三月,细雨纷纷,柳笛呜咽,杏帘在望。这不也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吗!。
  哦,醉人的清明!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上一篇: 《 心语夜航

下一篇: 《 杜牧《清明》的三个状态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每次那三二句诗被作者写成了散文,就象是在看一个故事,或者看一个微电影。幕布徐徐拉开,远处有山,近处有村郭,还有一个怡然自得的牧童。牧单那一指,后世人便记住了好酒原在杏花村。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沁芳闸

    总感觉老师有忧国忧民之心,为什么老农一定是疲惫的。如果我写,老农的眼神或许会是淡然的,还带着种欣喜。春天,播下种子,是来年的希望。还有,此时,不是要归家吃饭了吗。家有老婆孩子,多好。那是不是我不理解老农之累呢。让我想想。

    2016-04-27

    回复

    • 行吟者

       谢沁芳的点评和留言,在旧社会,生产力低下,加之统治阶级的盘剥,农民的生活艰难,所以我想象:几个披蓑载笠的农夫,耕作归来,踏着泥水,匆匆走过。他们那忧郁的神色和疲倦的背影令诗人心情沉重:较为一般。不过,见仁见智,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的,更何况那是想象。再次谢你的切磋。

      2016-04-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