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做那个定静的观察者

读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作者:远牵    授权级别:A       2016-04-12   阅读:

  
  这是一种开悟。这需要内在的修炼。这种出入未显化状态的路径,在我们东方的道教,佛教中的密宗与禅宗,以及印度的瑜珈中皆有曲径相通之处。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佛教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慧能禅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曹学芹才说,无立足境,方是干净。
  本书中所说的开悟,无关宗教,在现代西方的修持文化中更多体现的是灵修。关于灵修,最早是在《乔布斯传》中看到“苹果之父”乔布斯在青年时期曾专门到印度学习灵修,出身于著名家族中的英格兰作家赫胥黎(其祖父是生物学家、进化论支持者赫胥黎),在晚年对灵修也非常感兴趣。我在这里又提到这些,是想说明,灵修的本质不是一定要达到什么通灵的境地,而是能够用意识过滤掉现实世界里无用的杂质,使我们的心境更澄明,行事更纯粹。
  当由观察者的身份而使思维产生意识之光,找到那种千钧一发的临在感,通过拉长延展你的钟表时间,缩短克服你的心理时间,而努力开启未显化状态之门,使你的显化状态更通透,这无疑是汲取当下力量,从此岸度到彼岸的一个理想正解。可是,这中间还有重要的一个心理鸿沟需要你跨越,那就是,——臣服。
  就在今年二月份,通过一篇名为《记忆与启迪》的文章,作者刘擎为悼念他自杀弃世的同事,青年学者,史学天才江绪林博士,说了一番这样的话来警醒世人,“绪林的气质中惊人地缺乏周旋,妥协和和迂回的现实主义态度,他追求的理想之光如此夺目,以致于自己被屡屡灼伤。……理想主义者是可贵的,但健全的现实感以及审慎,妥协甚至迂回的精神也同样是可贵的品质。”尼采也说过“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这样的话,那么,作为智性的观察者,他具有强烈的临在意识,在他的学术建树中他充分利用了他的钟表时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又用自己的心理时间与这个世界道别,他追寻的学术精神与精神世界是如此接近真理如此纯粹,却为什么这样的内心在外界对它的围堵截杀中还是败下阵来,成为一种让人心痛的悲剧存在呢?
  那是因为,我们还需要臣服。臣服是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时刻,它要求你的内心完全放弃对当下的抗拒。在前文对观察者的叙说中也提到了,在成为观察者之前有这样的一个条件,在此再强调一下,——摆脱抗拒的模式,然后还可以允许当下时刻的存在,这样才会体验到不为所困的内心自由。这便是臣服,是观察者这个身份应有的姿态,先有臣服,人们而后才能在内心的无抗拒中给意识以活动的自由。臣服给了我们这样一种顺随生命流动,不逆流而上的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智慧。因为没有臣服,你就不可能真正定静地临在你现实的生命中。这里作者又举了一个特别好的例子来说明臣服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意义。比如,当你因为丧失临在感而不小心陷入了泥淖中,这时侯,你不需要听任这种麻烦继续而不开心,更不需要欺骗自己说陷入泥淖也很不错,不是,你完全认识到你应该从泥淖中脱身出来,也就是说你对当下泥淖的的所有批判,抗拒,及消极情绪都不如接受当下陷入泥淖的这个现实,然后定静地观察这个现实,以采取行动应对,尽最大努力从泥淖中摆脱出来有用得多,这种积极的行动比产生愤怒,绝望或挫折的种种消极应对都更具威力。你不断地臣服,观察,提起你定静的临在感,利用你的钟表时间去努力尝试,直至取得理想的效果,达到身心自由的彼岸。
  再想起令人惋惜的江绪林博士,如果他能在他内心的搏斗挣扎中向内心的对立面做出哪怕一点点的臣服,也许他不会精疲力竭而可能与自己和解,所有一切都那么好,只是独独没有臣服,让死亡过早地成为了生命的庇护所。如果有臣服的内心姿态,生命形式就可以进行得更长一些,江教授的学问之路与人生之路也无疑会走得更远更长。
  在这里不由又想到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即从开始的第一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第二层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再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境界由开始的第一重到最后的第三重,并非只是简单地从最终回到了最初,这中间其实是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一开始的仰视,只是自然被动地去接纳,还没将内心的意识唤醒;第二重我们就开始观察,我们臣服,我们定静,我们临在,然后我们达到自由的彼岸。山水是外面的风景,而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心的旅程,二者当然不可能一致了;第三重,当用内心的旅程走完了这山这水,你也会俯身看着这山这水去风淡云轻地说,不就是那座山,那片水么?山水没有变,改变的是你由山水而向内努力探索的那个不断强大起来的内心。
  大千世界的山水是如此,我们内心深处的欢乐与痛苦难道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获取知识,创作作品道理也一样;如果用来做文艺鉴赏,道理虽是同理,但不同的是在那个观察者的身份要更重要一些,你必须做的是成为那个定静的观察者,如果要对作品发言,你说出来的一定不是你自然的好恶反应,而是你在定静后的充分临在中去深思熟虑的一种表达,唯如此,鉴赏才能成之为鉴赏,才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交流互动,这样对作品,作者,评析者三方才是公平的,而情绪的反应也不应趋向于极端,因为意见的终极都是在形而上,一切热闹过后还是要归之于定静的观察中。
  由一本国外的心灵探索畅销书,一下竟扯起这么多,越想越感到当下的力量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即使这力量存在于当下,汲取到它却并不容易,关键在于人们肯不肯在这力量的所在之处去定静地驻足,再认真地下上它一番功夫了。
    
  
12
  审核编辑:韵无声   
【编者按】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