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休闲小品 > 少读了科学书

少读了科学书

作者:尤其拉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6-04-01   阅读:

  
  其实科学书也读了不少,但大都是以前很认真读过,以前看了本宇宙学概论,把老子震撼的摸不着北。这个星球到那个星球几亿光年,光年居然是长度单位,在脑子里一丈量,然后就没感觉了。
  尤其是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现象,以及各种看见搞不懂的原因,真让人有一种满目都是物理化学,现实生活空间的透视感那时感觉好像超一流。那些知识真的很有用。有时候,生活中一些很难搞的事,物理化学知识分析一下,竟然弄出些独特的别人没用过的巧门来。而看别人的的所谓经验功夫,物理化学分析一番,也能得出不过尔尔的评价。
  
  看科学书真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阅读。读专业术语读不懂,其实有一条绝妙的途径可以帮你闯关。那就是读科学家传记。科学家传记当然是最有吸引力的读物,你想想,科学家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不外乎有某种重大的科学贡献,而要取得这种贡献,就必须历经艰辛去发明创造。而要发明创造就要积累丰厚的学识和研究基础的专业的各种资料,然后才能站在比较高的高点把科学认识推进。
  我年轻的时候,自己搞科学没有机会,但我非常喜欢科学家的精气神,尤其是杰出科学家那种超人的思考能力和客观思维的精神,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的《原子在我家中》爱因斯坦更不必说,爱因斯坦,普朗克,数学家爱尔伯特,中国一些重要的科学家,比如华罗庚,钱三强,竺可桢,汤飞凡等等等。这些人的传记我都看过,那时,非常之佩服这些在苦难的中国探索科学的人那种强大的精神。在阅读的过程中,熟知了大部分的科学观念,并精确地知道这些观念的意思。有时候张嘴就能说出这些人的成就和主要的研究方向,对他们生活中那些事件也是非常熟知的。
  进入社会工作之后,就渐渐地不怎么读科学方面的书了。我觉得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如果我一直坚持读很多科学书,如今写点科普,写的科幻小说,那是手到擒来的事儿,现在,到处碰到一些文化水平低,不知科学为何物的人,那种落落寡合的感觉真是痛彻心扉,我心里永远也不可能和那些人融合在一块儿,这不是一种没来由的优越感,而是一种忽然换了一种生活世界给你过的感觉,你的多学科理性分析和感受,他们完全听不懂,理解不了,莫名奇妙。
  你随随便便就能读懂科学报道的事实,可随便跟周围一个人交流,对方就认为你是个傻子,说着一些概念难懂的语言,说你装逼。实际上我是很自然地,不假思索就这么表达了,可对方却要百度很久才能跟你搭上话。就是这么个处境。他们只能听懂他们习惯使用的那一套日常语言,顶多也就加几个时髦的科学术语,你要是把这些术语攒成一串,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某种科学道理,在他们的脑子里无异于一种古怪的密码传输,根本就不能在他们的内心引起正常的反应,而是引起一阵情绪上的不安和逆反,往往就掉头而去,就像撞到一面墙似的。
  
  在一个科学如此发达的世界,在一个科学世界汪洋四海的世界里,还真是生活着一大群古老的遗民,他们自我隔绝着科学,却也离不开科学造就的丰富现实,却永远也无法理解科学世界的基本观念,因为一种威胁恐惧感,逼迫到了他们的无知,压抑了他们的自尊,因而要求科学世界向他们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这种以地球为中心的世界观映射到的以我为中心的世界里,就是当今科学世界的遗民,这些人非常强烈地反对科学,诋毁科学,却要人为此看重他们的反对姿态。想到这个我就觉得非常可乐。我思考到科学的美丽神奇,从此,很想做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就像那些不喜欢出风头的科学家那样,去做一个沉默寡言的诚实的人。
  审核编辑:罗军琳   推荐:罗军琳

上一篇: 《 迷魂阵

下一篇: 《 白雾之晨

【编者按】 红尘会员   罗军琳: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科学向人们打开一扇探索之门,推动人类发展,科学的大用处实实在在体现于生活中,爱科学真好!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尤其拉

    在科学研究世界才有一种深邃实用的理性,这是文艺世界所提供不了的。全才的文理兼备就是这个意思。

    2016-04-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