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活——我与泸州本土文苑

作者:思安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6-03-10   阅读:

  
  在泸州本土文苑有一群志同道合者,他们中有很多都不是专业作家或者人,但都是些实实在在的文化人,他们聚集在会长徐万宜、副会长吴茂华两位先生的麾下风雨兼程地一路走来,团结互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经过近十年的磨砺,都各自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泸州《本土文苑》即将迎来十周年庆典。所以,我也借此大喜之际写一点感想以示对网络和泸州本土文苑的感恩之心。
  俗话说;千里有“缘”来相会。而这个“缘”可以是男女之间的姻缘,也可以是朋友之间的情缘。而我与泸州本土文苑和众多文友的“情缘”,则源于白连春的一首《一滴血在祖国的血管流》,此获得《全国首届农民工人大奖赛》特等奖的消息见诸报刊并很快流传于网络。当我在网上读到这首诗时,首先为一个农民工能写出这样充满激情的诗歌而折服,更为他对祖国发至内心的挚爱而感动!“文学巨匠高尔基曾经说过:"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不过,夸张也不能违背常理,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可说夸张到极致,但绝对不可以写成“飞流直“上”三千尺”。所以,我对其中的一句“我会“弯”成一滴汗”的“弯”字产生了疑问。我带着学而知之、不耻下问的诚恳态度在泸州论坛发帖向白连春和网友们求教。其结果是刊物编辑将““变”字错排成了“弯”字。
  因这个“变”子我在泸州论坛上认识了白连春和当时任文学版主的徐万宜先生,也认识了地方史专家赵永康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彼此间逐步建立了信任和友情。应徐万宜先生之邀,我于2008年的12月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首次来到小关门参加本土文苑的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聚会的增多,渐渐地和老会员们熟悉起来,经品读他们的作品、感知了他们的才华,并慢慢地与之结下了不离不弃的深厚情谊,从此我成了本土文苑的铁杆会员。
  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说;“百”里马常有,而“叔”乐也不常有。我一个小学本科生,从当知青进工厂到下岗,虽说会点简单算术也能写点公文,但从未涉足过文学,期间也没有伯乐和“叔”乐来发现我这匹“劣”马。也许是基因里善存有些许文学细胞吧。当我在生病的康复期无所事做而学会了上网。先尝试着写了些杂文、感概和打油诗歌,虽语言稚嫩,但都是肺腑之言,所以深得网友推崇,记得一篇《洪峰先生——一路走好》还登上了搜狐网的头版头条,另一篇《也谈谈企业文化》也深得网友青睐。在不知不觉的两三年时间里我也在搜狐网发布了各类不成熟的文体二百余篇。网络上虽鱼龙混杂但也能结识诸多良师益友。经与益友间的切磋和良师的指点,我的文学素养逐步开始走向成熟。可以这样说;网络是发现我这匹“劣”马的第一个“伯乐”!
  于08年我加入泸州本土文苑后,又结识了现实中的诸多文学前辈。经聚会交流,用心感知,常为他们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而自叹不如,也暗暗为自己的先天不足而勤奋地努力着。更为他们言传身教和乐于助人的崇高品质而感动着。一路走来相扶相搀,两位会长的谦恭和对文学的挚爱,各位老师的温文尔雅和满腹经纶,以及众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贤能。每时每刻都在鞭策着我这位刚刚涉入文学边缘的耳顺“青年”。也可以这样说;泸州本土文苑成长的十年,也是我成长的十年。而泸州本土文苑或徐万宜先生则是实实在在扶我上马的另一个“伯乐”!
  回顾我涉网和加入泸州本土文苑的十年历程,路途虽不平坦但也还顺畅,每当我坐在电脑前为敲不出一篇满意的作品而十分沮丧时,则静下心来看看佑迟老师的小说和庆群老师的杂文以及林维平老师的报告文学,也读读唐诗宋词。时而也在聚会时当面聆教,不耻下问从中吸取营养。同时感悟着今人和古人的文学情怀。每当我捧着一本好书一坐半天地细细品味,往往会有茅塞顿开的效果。就这样,我在不停地写作中不停地沮丧、不停地读书中不停地吸取营养。总之,写作的艰辛紧紧伴随着我成功的喜悦。若把近十来年的成绩盘点,迄今为止也写就一部纪实中篇《岁月留痕》两个短篇和二十多篇散文及五六百首古典诗词。因偏爱古典诗词,散文只有两篇上过一般纸媒,而诗作却有一百多篇刊载于《光明日报》《南方电网报》《中华诗词》《诗词报》《诗词世界》《诗词月刊》《九州诗词》等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在此期间也相继加入了泸州诗词学会、海南省诗词学会、中国辞赋家协会,中国诗词协会,中华诗词学会,并有幸成为《诗词中国》首批100名免费建档诗人,诗词入编《当代中华诗词库》和《百诗百联》等专业书籍。也常在全国各级诗词大赛中获奖。就以上所取得的些微成绩,虽然我还不能骄傲,当然也不会骄傲,但足可以自慰。短短的十年,能取得以上这些成绩,首先应归功于各大网站,归功于泸州本土文苑和徐万宜先生,归功于曾经指导和帮助过我的同仁和老师们,所以,我要感恩,我必须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网络、感恩泸州本土文苑、感恩徐万宜先生和曾经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诸位同仁和老师!借此,我由衷地向您们说一声!谢谢了!

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
  审核编辑:蝶儿   推荐:蝶儿

上一篇: 《 纪念下乡四十五周年

下一篇: 《 外婆,与那渐行渐远的往事

【编者按】 往期编辑   蝶儿:
这是一篇感恩的文字,真挚的情感里让人感受着作者与泸州本土文苑的各位老师对文学的热枕、研讨与品评,更感受着作者的谦逊以及与本土文苑雅士溢于言表的相惜相知之情,感恩着,快乐着。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