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游记异闻 > 梦里盛唐

梦里盛唐

作者:麦芒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3-14   阅读:

  
  在我病体渐渐康复的这些日子里,在我夜夜继续行走在梦的旅途中的这些日子里,我反复玩味着梦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并不断地进行着进一步的对比揉合。我终于在一个清晨梦醒后,恍然大悟。这些天以来,再入睡就再也梦不到据说是王勃的家和王勃的那些文章了。我欣慰地明白,我终于找到那条通往灵魂的窄门,那便是王勃所言的:“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我们在这个世上所遭遇的一切,幸也罢、不幸也罢,其实不过是萍水相逢,都不过是迟早都要匆匆而过的他乡之客,我们何必那么执着于相逢呢。一切不过是过眼去烟,可是生命要是不执着于一端,单凭躲在自造的虚幻文字当中,必将沦入更加无尽的空虚当中。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我们无法把握别离,也无法左右自己。这是我们生存的现实,这点上我们谁也无法扭转和改变,这即是所谓不可抗拒的命运,一方面我们会为此悲叹人生的无常和虚幻,但另一方面看来萍水相逢,他乡之客,不同样也寓示着一种更自信豪迈的气魄吗?我对照自己这些年的生活,就是太缺乏走出去的勇气,虽说不断地更换着工作,那只是一种逃避,从一个泥潭逃进另一块沼泽,从来未曾想过以积极入世的心态做超拔的努力,很少更新自己的思维,却越来越走向固步自封自造的蚕茧当中,这是一种可悲的逃避。唐代的人之所以有那样旷放深情的气韵和豪迈的气魄,就是不避远近,敢于行万里路,不断开拓新的疆域,即使萍水相逢,也敢于说“海内存知己,天崖若比邻。”无往而不前,无前而不适。既然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公务员都未能逃出平庸和世俗,选择在文字营造灵魂的避难所也是一种懦夫举动。那么,这段时间里在梦中与王勃的联系,不正是冥冥中王勃不朽神灵的一种启示吗?千年前早死的王勃的这一句“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即是最好的指引,此所谓,不必执迷于自造的文字城堡中,以更开阔的胸襟,以萍水相逢的达观和超拔去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所从事的职业,那么无一事物不成为令自己的真诚对待的他乡之客吗?如此一来,人生不是很超拔高迈,意气扬扬,何来迷惘和悲苦呢?既然不喜欢,就不喜欢好了,为什么要选择逃避呢?
  现在我终于走出了这个奇怪的梦,也走出了自己营造的虚幻的文字城堡,我明白,人生生来就是应该漂泊的,是漂泊就会有别离,就会有舍弃,更会有成熟和收获,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我们不能因为承受不了而守着固有的一切,作蚕茧自封。漂泊也不应单纯地看做是居无定所的到处游走,而应是一种超拔的生命状态,热情而积极地对待所有生活加给我们的“客”,我们必将从此走向开阔。即使想要在文字中找到生命的光,也应该以此为入口,先入世,再出世,再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当是走向灵魂归依的唯一窄门。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这次意外进行的旅行,感谢千年之前王勃的神启,让我找到一条平衡入世与出世的窄门——坐定内心,任世漂泊。不再抱怨,也不再逃避,就做一个积极入世漂泊之人。
12
  审核编辑:用手走路   推荐:用手走路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用手走路:
文章一开头,作者设定了一个农家院落作为背景开始事件的描述,在“误打误撞”中与王勃进行了一番有趣的对话,但这些都是旅游回来不断重复的梦,而梦里“不知身是客”。回归现实,一个工作换到另外一个工作,其实是想找到心灵的归宿感,不想世俗和平庸,但生活就是这样,在既定的环境中,要么适应,要么逃离。从作者的文字里,有对生活无奈的感叹,也有些许无以言表的辛酸,原本想在文字里栖息,却又不能全身心投入。梦王勃,像是无意,又似有意,冥冥之中好像必须通过做这一场梦,才能真正对生活释然。最后的“顿悟”,是对生活表明了一种积极的态度。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2

  • 冰雪落樱

    问好麦芒:))

    2014-04-22

    回复

  • 黄尘刀客

    http://www.hckz.cn/news/huodong/2014-03-15/428.html
    请积极发言,赢取幸运奖励。

    2014-03-17

    回复

  • 麦芒

    感谢编辑的认真和精彩评论!

    2014-03-15

    回复

  • 东方玉洁

    现实的无奈,深有同感,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想沉迷于自己喜欢的东西里来躲避世界,又确实不可能。“我承认这有几乎算是一种自欺,可是当在现实的环境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时,心里的恐慌和对现实的虚幻感那才是最致命的东西,与其浑浑厄厄地做一世的没有大痛亦无大乐的俗人倒不如生活在自己营造的精神城堡中,做自己灵魂的主人。”非常佩服作者的这种心态,原来,空虚和自卑厌世的情绪,不只我有呀。

    2014-03-15

    回复

    • 麦芒

       写文章的人,像鲁迅所说的,对于现实的无力感,都幻想着躲进小楼成一统呢,可这基本上也是奢侈的,我当年这样想,现在想来在文字里找到出路,那是一种迷茫中的无奈,人还是要在现实中找到一个位置,一个能支撑自己生活信仰下去的技能。

      2014-03-15

      回复

  • 用手走路

    特别喜欢这篇文字,更喜欢作者第一段中“不疯魔不成活”的韧劲,坚守心中的文学,活好当下的生活,写好人生这本书,祝福!

    2014-03-15

    回复

  • 用手走路

    在复杂的生活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依然保有一颗最真的心,也许这也是作者能够一直不被“同流合污”的原因所在,更是坚守文学的根本。作者说如今的文学都被说得用得太烂,我很赞同!而这篇文章,本是就是一篇很好的文学教材,文字句句都是对生活真实的感悟,毫无夸张和造作,许多细节,其实呈现的是大众的生活状态。

    2014-03-15

    回复

    • 麦芒

       这篇文章也真是自己的切身感受,有时觉得现实真得像一个铁桶,或是一个泥潭,或是一个迷宫,越是想要突围,越是身陷不劫,于是想到了超越,若是在文字中能够超越那等于就是找到了一方精神上的归宿。在这方面我基本上是半途而废了,希望真正喜欢文字的人能够坚持走好,我始终相信人的精神世界的大门一旦打开,那里面是远比现实更精彩的,只是打开那一扇大门的确要付出非常巨大的努力的,起码要像宗教一样去做,才或许有发生的可能,所以也是有很大风险的。

      2014-03-15

      回复

    • 用手走路

       是的,每一扇门为一个人打开的前提,是这个人肯付出更多的努力!期待看到你更多的佳作!

      2014-03-16

      回复

  • 用手走路

    气死我啊!写了好长一段话,网络问题全都不在了。那就长话短说吧,纠正一下编者按,不应该说在误打误撞中与王勃进行了一番对话,而应该是在看到王勃的书后自言自语,我个人认为,这是为了后面写多舛的命运做铺垫。从八年教师到公务员,再到各家机关单位上班,一直想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来生存,但在阅人无数中,看尽人生百态,最后感到身心俱疲。

    2014-03-15

    回复

    • 小晓追梦

       好像有字数限制,以后注意着写完复制再发送就丢不了了。

      2014-0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