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内在秩序与穿透力

作者:蝶小妖    授权级别:A    绝品文章    2016-02-20   阅读:

  
  是有弹性的、随意的、流淌的,更是自由的,然而并非像它的外表那样恣意奔放,而是有着内在秩序。这就像原子,它的轨道表面看是杂乱无章的,事实上总是沿着轨道行进。正如我们的思维,意识流,梦,也有它不易察觉的隐秘秩序。
  诗之所看起来随意,是因为诗的主体退隐了,诗不是小说,不是散文,没有明晰的主体。在主体消退的同时,诗的语言会变得透明、澄澈、精粹,充满象征和隐喻,直接切入生命体验。
  很多人误解诗,认为诗是错乱的,神经质的,让人看不懂的。其实不是,好诗是明明白白的,但这个明明白白,并非通俗易懂,并非大众化的,而是小众化的。对有一定艺术鉴赏力的读者来说,好诗都是明明白白的。
  每一首好诗都有它的内在秩序,内在逻辑,它冲动又克制,奔放又冷静;好诗不能装腔作势,而要清晰明快。伊丽莎白•詹宁斯说:“写诗就是追求一种秩序”。“只有一样东西是必须赶出去的,那就是模糊。只有真正的清晰的诗才能到达人类理解的高度和深度。”詹宁斯的诗,简短、整饬,丝丝入扣。

  一、情感秩序

  诗的情感不是表面情感,不是浮在脸上的,而是深嵌在心里的,潜意识中的。表面情感常常带有虚假成分,而潜意识中的情感才最接近于内心的真实。情感秩序是从表面渗透到内心深处,由虚像抵达实像的一个过程。

  我们来看一首詹宁斯的诗:

  《想起爱》
  伊丽莎白•詹宁斯(英国当代著名诗人)

  那欲望已完全消失,
  或者说似乎消失,当我躺着,
  以天为被,
  想起那些深深的
  不为爱人所知的梦。
  这时,独处就是
  远离孤独。
  我可以伸展
  腿,臂,手,
  让它们完全自由:
  没有人需要取悦。
  很快它就来了——
  不仅是
  特别的疼痛,
  也是全身饥饿
  好像肉体是一座房子,
  有着太多的空房间。

  詹宁斯这首诗是写爱欲的,爱的火焰,诗的开头,她并没有写爱火燃烧,而是写欲望消退。爱情累了,苍白了,消隐了——“欲望已完全消失”,表面上看起来,是不爱了。她躺在外面,草坪上,然后自由联想。她想起了一些梦,需要对爱人保密的梦。然后她享受独处的时光,独处就是远离孤独。这话意味深长,和爱人在一起时,看起来是不孤独的,但他们之间已经没有爱了,所以是隔阂的,反而孤独;而独处时,彻底放松了,可以享受爱了,梦里的爱,或者是自恋式的爱。她不需要再刻意取悦任何人,只需要取悦自己。那么,这时达到幸福了吗?没有,很快她就感到饥饿、疼痛,肉体空了,她需要什么——需要爱。渴望被爱抚,渴望内心被爱情填满。
  爱欲也好,肉欲也好,都是生命不可割裂的一部分,与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无法消除的。詹宁斯的诗,由不爱开头,到需要爱结尾,阐释了生命的哲理。我们看她的情感秩序,由表面体会到的情感:欲望消失——到中层体会到的情感:享受孤独——到深层体会到的情感:对爱饥渴。这个情感过程是层层递进的,由表象直抵内心。
  好的诗,对情感要有一个挖掘过程,这就是诗的情感秩序。

  二、思考秩序

  多数人认为,诗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用来表达情感的。其实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包含了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的沉重思考,诗也不例外。因此,诗有思考秩序,诗的思考不是哲学式的思辨,而是感性的,但诗的内核却带有哲学思考的影子。

  我们来看看保罗•穆顿的诗:

  《风与树》
  保罗•穆顿(爱尔兰诗人)

  像大多数风
  发生在有树的地方一样,
  大多数世界
  以自己为中心。
  在风聚合的地方
  树常常在一起,在一起
  一棵树会将
  另一棵树拉进她的怀里拥抱。
  他们沉重的枝条
  疯狂地在一起,在一起,
  这不是真正的火焰。
  他们互相折断。
  我常想我应该像
  那棵独立的树,哪儿也不去,
  因为我的手臂不能也不愿
  折断另一只。不过通过我折断的骨头
  我能识别新天气。

  穆顿的诗先用一个违反常理的假设来设定命题,然后沿着这个命题往下推理,最后又消解掉这个命题,同时又产生新的疑问。
  这首诗,首先设立了一个假命题,大多数风发生在有树的地方,实际是通过树动才能知道风来,但他故意反着说,从而推理出下一个命题,大多数世界以自我为中心,人也好,国家也好,民族也好,都是自我的。应该说,最初的命题是假的,但推理出来的命题却是真的,这个世界,确实是被利益推动的,都以自我为中心来运作一切事情的。他借树与树之间碰撞,折断枝条,来隐喻人与人这间,也是互相争斗,互相伤害的。然后他开始消解这个命题,提出应该独立,不介入世界的纷争。但这可能吗?这是不可能的,人在社会中,无法避免竞争,所以他又自嘲地说,通过折断的骨头,能够识别新天气。也就是说,通过伤害,能够了解世界的新变化。那么,到底是竞争好呢,还是不竞争好呢?穆顿什么也没说,不过也等于说了。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改变不了现实世界。
  一切命题式思考都是通过假设、推理、论证来进行的,思考秩序是哲学式的,思辨式的,通过一个命题一个命题、一个推理一个推理步步推进,然后得出结论,从而反映出诗人对世界的独到理解。写这种诗要注意诗的象征性,还有情感的变化,不要呆板。

  三、人与世界的秩序

  人与世界这个主题是很多诗人乐于写的,但很少人注意到人与世界之间的位置、秩序、对立与统一。人与世界有两个方向轴,一个是纵向的,人在自然中的历史境遇,这是时间坐标;另一个是横向的,人在世界空间中的境况,这是空间坐标。人生其实就两个坐标,在时间上从童年到老年,一切回忆都是时间秩序;在空间上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家到世界,一切遭遇都是空间秩序。

  下面来看看露易丝•格吕克的诗来进一步理解一下秩序的构成:

  《时间》
  露易丝•格吕克(美国诗人)

  总是太多,然后太少。
  童年:病中。
  在床头我有一个小铃铛——
  在铃铛的另一头,我的妈妈。
  病,灰色的雨。狗一直在睡觉。它们睡在床上,
  床的另一头,在我看来它们好像理解
  童年:最好保持懵懂。
  雨在窗上划出灰色的痕迹。
  我捧着书坐着,小铃铛在我身边。
  听不到声音,我就自己模仿一个声音。
  看不见精神的踪迹,我就决定
  住在精神里。
  雨淡淡地漂进漂出。
  一月又一月,在一天的空隙里。
  事物变成了梦,梦变成了事物。
  然后我好了:铃铛回到了橱柜。
  雨停了。狗站在门口,
  喘着气想要跑到外面去。
  我好了,然后变成了大人。
  时间在继续——就像那场雨,
  那么多,那么多,仿佛一个搬不动的重物。
  我是个孩子,半睡半醒。
  我病了;我受到保护。
  我住在精神的世界里,
  灰色的雨的世界,
  遗失的,记起的。
  然后突然太阳照耀。
  时间在继续,即使什么也留不下。
  而那被觉察的变成了记忆,
  那被记起的,已然觉察。

  这首诗在时间轴上由童年到成年,分别表达了不同时期对世界的理解,童年的世界是懵懂的,而成人的世界是觉察的。格吕克通过时间轴的两端对比揭示了童年的美好,童年是活在精神世界里,而不是物质世界里。
123
  审核编辑:五出眉心   推荐: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五出眉心:
这是一篇思维敏锐、见解独到的诗论。“每一首好诗都有它的内在秩序,内在逻辑,它冲动又克制,奔放又冷静;好诗不能装腔作势,而要清晰明快。”从情感秩序到思考秩序,到人与世界的秩序。“诗不能只写表象,要穿透表象,抵达本质,好的诗,具有穿透力。” 多么精辟的论断!可贵的是,作者不是空洞地说教,而是用对不同诗作的精彩解读作依据,言之凿凿,笔力雄健,推而荐之,引人关注,以求对诗学的广泛研习与探讨。


往期编辑   瘗花秀士:
本文不单单是篇评论,而是用列举例证的方式,讲解现代西方诗学的特征,表述自己的诗歌观念和理解,作者选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的理解与思考也有一定的深度和专业性,这样的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做法。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7

  • 逸薇

    写诗的人都可以看看

    2016-08-31

    回复

  • 西木诗歌

    精通诗道,言出有理,阐述深刻。拜读祝好!

    2016-06-13

    回复

  • 韵无声

    好的教科书性的解读,有深度。喜欢

    2016-04-03

    回复

  • 尤其拉

    拥有再多物质,也不会幸福,内心总是充满矛盾与冲突,只有找出生命的开口,才能抵达幸福之境。
    ------------------------------------------------
    幸福之境是什么境界呢?似乎诗里面一个字也没说到。我只看到精神在诡异地行进中。

    2016-03-30

    回复

    • 梦玺

       解释得好,我非常赞同,而且谁说一定要达到幸福之境,生活哪里会是幸福的,更多的是不幸福甚至是苦难,诗也理所当然要写出心理情绪,像我这种有轻度躁郁症的人,我认为写诗就是要把最原始的心理剖析,什么是诗?诗就是要直达心灵,通至灵魂,不加矫饰,不以规律,更何况,行文无拘这何尝不是一种规律,虽然我对现代诗主编碟小妖没有意见,但我对她的说法保留意见!

      2016-07-11

      回复

  • 尤其拉

    对有一定艺术鉴赏力的读者来说,好诗都是明明白白的。
    ------------------------------------
    好诗这个概念就比较笼统,现代诗还真是不求明明白白,而是求含蕴深刻,丰富,超然独特的表现。一明明白白就没有味道了,诗意就浅了。感受的空间就狭窄了。

    2016-03-30

    回复

  • 尤其拉

    正如我们的思维,意识流,梦,也有它不易察觉的隐秘秩序。
    ----------------------------------
    我觉得这种隐秘秩序很难说存在。非物质的结构是物质结构的投射,没有这种投射,非物质如未编码和测定的信息就没有秩序。

    2016-03-30

    回复

    • 梦玺

       尤老师,你的解释我跟赞同,也很喜欢,我认为诗不需要解释得太过清晰透彻,我不喜欢用教材式的把好文章分割解剖得鲜血淋漓,而是应该用心去体悟!

      2016-07-11

      回复

  • 尤其拉

    这就像原子,它的轨道表面看是杂乱无章的,事实上总是沿着轨道行进。
    -------------------------------
    这个说法是错的。原子是很稳定的,有些很难运动并形成轨道,如金属原子铁等。

    2016-03-30

    回复

  • 东方败败

    好喜欢~

    2016-03-05

    回复

  • 简竹

    十分专业的诗论,须懂得诗的鉴赏后方能更好地去写诗,理清它的脉络,认清它的本质后才可以说随心所欲和天马行空。拜读了。

    2016-02-27

    回复

  • 陈小宾

    好文!

    2016-02-25

    回复

  • 赵小波

    “每一首好诗都有它的内在秩序,内在逻辑,它冲动又克制,奔放又冷静;好诗不能装腔作势,而要清晰明快。”而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作品却并非如此,要么讳莫如深废话连篇不知所云,要么清汤寡水人云亦云味同嚼蜡诗意全无。小妖这篇文章不单是初学写诗者可以多读几遍,甚至写了很久依然懵懂却又自命不凡的人来说,都可作教材与范本。红馆收藏了!

    2016-02-21

    回复

    • 蝶小妖

       谢谢小波老师对小妖的鼓励。您辛苦了!祝元宵节快乐!

      2016-02-22

      回复

  • 五出眉心

    特别欣赏小妖对每首诗的评析解读,不但思维敏捷,思想深刻,而且语言文字功夫十分了得:准确,简明,于脆利索。更可见诗论功底深厚。问候你,小妖!

    2016-02-20

    回复

    • 瘗花秀士

       撞车了,哈哈

      2016-02-20

      回复

    • 五出眉心

       师傅好!没撞痛你吧?

      2016-02-21

      回复

    • 蝶小妖

       谢谢眉心姐姐点评并推荐,辛苦啦!抱抱,元宵节快乐哦!

      2016-02-21

      回复

    • 蝶小妖

       谢谢秀士老师对小妖的鼓励,您辛苦啦!祝您元宵节快乐!

      2016-02-21

      回复

    • 高骏森

       面对秀士,你应该把车的油门加大一当往前。哈哈。元宵,娱乐一下。节日快乐!

      2016-02-21

      回复

    • 五出眉心

       不客气,审核是分内之事,推荐并非出于私心,完全是你的文打动了我。接受你的拥抱与祝福,同时也祝小妖元宵节开心

      2016-02-21

      回复

    • 五出眉心

       哈哈,元宵节快乐,骏森!

      2016-02-21

      回复

    • 五出眉心

        不客气,审核是分内之事,推荐并非出于私心,完全是你的文打动了我。接受你的拥抱与祝福,同时也祝小妖元宵节开心

      2016-0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