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流行教育理念(一)

作者:褦襶子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6-02-01   阅读: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精明的商家发明出来的一句广告语,”专家说,“家长被高考绑架还可以原谅,但是如果被广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幼儿教育的内容宜博而不宜渊。知识面可以广一些,但没有必要让孩子按着成论去理解这些知识。多给孩子一些现象,让孩子去感知。这样才能激活孩子感知事物的能力。许多西方国家严格限制早期教育,对于幼教甚至小学低年段都依法限定知识难度,就是不想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形成。这看是小事,其实是一个民族素质的大事。〗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一所小学校长讲了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要不要学奥数的,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了大奖。”

  同样学奥数的孩子,一批孩子曾参加国际奥数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载誉归来时,主管基础教育的教育厅副厅长请孩子们谈感言,有一个孩子说,“我这辈子再也不要碰奥数了。”

  教育界已经认识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最近,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例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幼教是教育的根基,也是民族素质的根基。所以,从事幼教与小学教育的老师,职业技能不在知识的难度上,而在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上。在澳洲,从事幼教与小学教育,要具备特殊的专业技能(相当于学位),相反到初高中甚至大学,你有“一技之长”就行了。中国的教育因为根基不牢,所以难以产生人才。〗

  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长”。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学者杨佩昌最近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杨佩昌介绍说,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原因就在此。”杨佩昌说。

  〖有一次,笔者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分析他们厌学的原因。把知识比喻成孩子最爱吃的“肯德基”、“麦当劳”,可是家长们从孩子刚会吃食物,就始终给孩子这种美食,其他的什么都不许吃,连续吃过十多年后,孩子闻到这种美食的味就想吐,哪里还有“学习的愿望”,孩子们听了,反响特别强烈,引起不小的轰动。目前孩子学习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根本没有主观能动性。〗

  最后,我们再来回答几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2。做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试考得怎么样不重要!让孩子珍爱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的生命,所以活着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

  〖汉语中最残废的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可以让家长扼杀孩子的兴趣成了名正言顺的“壮举”。根本不管“被作用者”的感受。孩子选择人生的权利被无情地剥夺了。好不好,幸福不幸福,各人有各人感受。中国大陆的父母几乎百分之百地野蛮地剥夺了孩子对幸福的感知权。〗

  再与大家分享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中的话,以此共勉:“保养好自己身体,老了别给孩子添麻烦。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别给社会添麻烦。”

  〖任何教育理念,都必须消化后再使用。绝不能原样照搬。中国的教育的确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可是每个中国大陆孩子的竞争对象不是按照西人尊重规律培养出来的孩子,那种教育虽然可能增长才干,可是如果因此在中国应试教育的选拔环节被淘汰,如果你没有能力逃出这个特色社会,这个社会根本不会给你展示才华的机会,任你有什么本事都无济于事。

  所以,这种尊重规律的“慢”,不是让中国的孩子放弃竞争,只是要在终生影响生活质量的才干与“面子”之间做出权衡。即要让孩子获取竞争的资格,又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健康的本能。用目前的社会通行的教育方式,就是在给孩子选择一所能正常履行教育职能的学校前提下,严格控制孩子的课外班学习。除了外语需要语言环境熏陶适度选择课外班外,其他课外班都不建议学。

  有那份用在课外班上的精力,多多关注、敦促孩子的校内学习,积极敦促校方为孩子营造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配合老师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一个特别提醒,几乎所有的重点校都变相用课外班把孩子往废了弄。这是利益驱使的结果。任何政策与学校、老师的保证都打破不了这种规律。所以,在给孩子选择学校上,往重点校扎堆也许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可是管理最差的学校也不适合,学习需要环境,没有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不但知识学不明白,能力也无从谈起。

  从长远的利益着想,选择那种管理较好普通校,应该是性价比(这里的“价”不是指经济投入,而是指教育方法)最高的教育。至少在把孩子往废上整,力度没有重点校大。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智力超群,选择重点校还是很必要的,因为这种孩子在重点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可是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却不是很大,往往到是他们在自学。〗
12
  审核编辑:蝶儿   推荐:蝶儿

上一篇: 《 寂静的天空

下一篇: 《 你不知道的央视版《西游记》

【编者按】 往期编辑   蝶儿:
我国的传统教育现状基本上是死啃书本,脱离实践。从而显得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而引发社会开发并流行许多新奇的教育理念,就像作者透彻的分析一样,“任何教育理念,都必须消化后再使用。绝不能原样照搬。中国的教育的确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可是每个中国大陆孩子的竞争对象不是按照西人尊重规律培养出来的孩子,那种教育虽然可能增长才干,可是如果因此在中国应试教育的选拔环节被淘汰,如果你没有能力逃出这个特色社会,这个社会根本不会给你展示才华的机会,任你有什么本事都无济于事。 ” 因此,关于中国之教育理念,期待着国人的觉醒,期待着教育体制的深层次的变革。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千千

    原来一直以为古人的教育方式很陈旧,但现在看来,吃饭时长辈不动手晚辈不能动,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严父慈母,慈母多败失,自古英才出寒家,等等古训,现在想起来其实都有讲究,只不过,现在大家都舍不得教训孩子,都含着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因此,一代一代的小皇帝小公主就这样任性而为。终究是时代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2016-02-01

    回复

  • 蝶儿

    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太慢,所以很多家庭在条件的允许下都将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

    2016-0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