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山区教育困境的另一模式

作者:远牵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6-01-26   阅读:

  
  在追求社会公平的今天,教育不公平被诟病已久。教育问题在人们生活中总能成为热点。小学中学的学区划分刚一石激起千层浪,因高考地域差异造就的大批“高考移民”又一波接一波地水落而石出。这些已经凸显出来的教育不平衡或不平等,已被民众所关注,也算提上了积极寻求解决的日程。但还有一种更为悬殊的教育不公已存在了许多年,即为广大贫困山区的作为受教育主体的那些孩子,他们根本无从得到相对良好的教育资源的无奈现状。山区地处偏远,其困境除了为亲见者所震憾,却基本在社会主流的视角之外。没有先进文化幅射,没有可依附的资源,没有自身话语权,虽既在口头上被呼吁了多少年,山区孩子的上学现状却仍可堪忧。
  当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助山区办学,近几年不断加大力量组织教师队伍下乡支教,这对于师资极度匮乏广大山区也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但从实际情况看却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大范围去落实。为什么?教育部门内部的生态规则使然。良师良校择优而栖的现状一时不会改变,支教对教师而言一定程度上只是被动的岗位轮换,而非主动性选择,亦非积极性较高的自愿投入,这其中就难免萌生支教是被下乡发配的普遍想法,支教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当然不排除有高素质的教师个体会主动献身山区教育事业,但要使支教队伍可持续性地壮大发展,单靠教育部门施舍性的政策,或是教师自己的高觉悟,没有一个良性机制,支教前景其实难能乐观。
  支教行为能不能有一个更阳光、更广众的引领方向?
  最近一对退休夫妻在甘肃甘南地区杨树川小学因自驾游结缘而后志愿投身山区支教的行动让人不由眼前一热,如支教能从这样的契机探索另一种模式来与政府的支教措施合力发展,许多本已惨淡支撑的希望小学或许真的又有了希望。
  这种新的模式,使得社会各方志愿者都有机会尝试参与。支教队伍完全可以在教育系统条线以外广泛汲取志愿者这一不竭活水,来激发山区支教事业蓬勃持续的活力。纵观整个社会可利用的支教资源,尚有余力的退休人员群体和尚无就业压力的高校学生群体是两大主力军。尤其是这两类志愿者中的高知群体,更是支教的优质资源。如前文提到的那对退休夫妻,妻子以前本身就是老师,两人以前就有山区支教的心愿,他们恰处在人生的收获阶段,生存压力小,愿将余光余热回报给社会,这种生活状态使他们有反哺社会的实力与基础,一旦有支教的机会他们能做到沉心静气,在山区一待数年而自得其乐。他们的行为,是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不为名利不计得失的真善美精神力量的一种呈现,是长者风范。高校在读的青年学生,也尚无工作压力,他们的支教更多是为了历练自身,他们传递的是一份朝气与冲劲。可贵的精神特质对于启蒙山区孩童的心智殊为难得。同时对于志愿者来说,支教经历也会圆满他们自己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再去理解支教,支教才可以成为一件用生命散播文明的行为活动,可以让生命之间互通有无,彼此照亮升华,这对释放社会正能量,重建社会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志愿者将支教与自己一定时期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这种结合可成为破解当前山区教育困境的新模式。政府应尽早尝试开启这种新模式,并为这种新模式开辟通道,从宣传,组织,报名,审核,筛选,使用,调整,评价等工作中的具体环节着手,完善相应的体系,让贫困边远山区的孩童早日与当前教育的水准与节奏公平对接。
  2015.8.3
  
  审核编辑:千千   精华:赵小波

上一篇: 《 如此任性变脸,证监会公信力何在?

下一篇: 《 去者

【编者按】 往期编辑   千千:
作者很了解山区教育的模式,通过详细的文字向读者说明了山区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国家的教育并不能完全依靠每年的老师支教来解决,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佳作出现。


现代诗主编   赵小波:
随着新一轮扶贫政策的推出,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手段也开始被广为关注,我们在期待政策春风普度的同时,也希望本文作者提出的建议能被相关部门所推行。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赵小波

    远牵你好,我想把你这篇文章刊登在我主持的一份农村政策杂志上,不知道是否可以?

    2016-01-27

    回复

    • 远牵

       可以的,小波站长,如果这种民间的志愿者模式能被参考,于我也是三生有幸哪

      2016-01-27

      回复

  • 蝶儿

    教育是中国最受关注也最受争议的问题。而山区教育这块,希望不只是引起关注,更是希望得到重视。

    2016-0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