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但坚定的平仄之路

——《诗词铜仁》序二

作者:瘗花秀士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5-12-01   阅读:

  ■组稿:浮在半空的文学鸡毛

  《词铜仁》的编撰构想由来已久,大约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过希望编撰一本汇集古今吟咏铜仁的旧体词的作品集的想法。该想法得到不少有识之士的赞同,如今终于在杨国胜主席的任上,由碧江区文联编辑成书,也算是圆了众多对铜仁深有感情的老同志和对词情有独衷的爱好者的梦。不过在选稿的时间跨度上有所调整,不是收录“自古以来”,而是收录“建国以来”。虽然同是歌咏铜仁的题材,但古代与现代迥然有别,作为封建社会的古代早已远去,而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状况、时代风貌、生产发展等各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义务编选一本具有断代史意义、记录新时代巨大变革的书。
  《诗词铜仁》的组稿是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先是文联在《铜仁日报》和《铜仁网》上发布征稿启事。虽然启事打了不少,在编选前期,投稿量还是不够大。于是我又通过在铜仁作家群、武陵作家群、文联群、协会群以及个别市内的诗词学会群里征稿,在铜仁相关的个人博客和学会博客里选稿,请知名作家推荐介绍诗词作者等途径,终于凑够了这本书所需的基础数量。
  诗词是一种有着固定、成熟而系统创作规则的文体,那些不符合规则或艺术水准不够的显然不可能选入。要光看投稿量的话,前期通过启事征集来的稿件数量已经够了,可是能大体达到要求的也就五分之一左右,完全合格的更是凤毛麟角,包括后期通过别的途径收集来的稿件也大抵如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将原稿原封不动地编成一本书是绝不可能的,所以这本书的大部分稿件都是改出来的,不少作品已经与原稿面目全非了。
  这种情况很出乎我的意料,过去我在铜仁网文笔凌云当版主时,网站上旧体诗词的发稿量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他文体尤其是现代诗则少得可怜;我也曾在许多铜仁的文学群看到大家经常刷屏似的发布自己的临屏诗作;我还曾亲历过一些由政府文化机构举办和组织的大型诗词竞赛活动,那些时的邮箱里有一种飞鸿如雪般的蔚然大观……这些现象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精粹的诗词又悄然兴起,政府支持、民众热爱,它有什么理由不复兴呢?但事实就是这样,写的人确实不少,写出点名堂的却不多,从小爱好诗词,写到八、九十岁还没入门的也大有人在。诗词创作在当今中国,是一种很典型的浮肿现象。
  不管怎样,在整个征稿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组织和个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他们踊跃投稿、积极推荐、热心收集,为本书搭建平台、添加砖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有了他们的热心帮助,《诗词铜仁》的组稿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

■溯源:忽明忽暗的诗词传承

  六十六年后,共和国同龄人这个曾经血气方刚干劲十足的名词也已退休。从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不愁吃穿,却似乎有些闲不住。但即使经济条件已经好转而无需去跟后辈竞争就业机会,老人们也自有他们的娱乐方式。过去生活困难,只顾着挣钱养家了,现在条件允许,很多人重新拾起了少年时的旧梦,填一阕平平仄仄的小令,画两笔浓淡枯湿的花鸟,写几行铁划银钩的行草,作一本嗟余唱罢的自传,三五知交互相传阅,亲朋好友争相鉴赏,正所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这些记叙或唱和当中,老人们跟年轻人不同的是,他们有着许多的集体记忆和共同主题,他们把自己当作一颗螺丝,牢牢栓在历史的车轮上,记载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他们在一片苍茫的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民族的自信与荣耀,把一个劫后余生的国家建设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集体记忆不但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样也影响到了后来者,忆苦思甜、辞旧迎新成为当代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反映在铜仁这样一个具体的地方,我们就会看到,缅怀革命烈士周逸群、抨击霸权主义、讴歌改革开放、描绘新农村建设、赞美城市飞速发展、歌颂家乡山水等内容,充斥在整个诗坛词苑当中,成为诗词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写诗在铜仁有着悠久历史传承。在铜仁的各种文史资料当中,处处可以看到歌咏铜仁风光的诗句。这些分属不同朝代的作品,多半出自过去的地方官吏和文人墨客,相比今人所作,它们都有着过硬的古文法功力,这也证明了铜仁是个有着优秀文墨传承的城市。距铜仁城17公里的察院山庄,是铜仁文脉最为集中的所在,这个由秦代徐福后人建立起来的世家,秉承了先人遗训,由簪缨世族转为书香门第,读书只为明理而非为入仕。近四百年来,在这样的文脉传承之下,这个家族贡献出了一百多位诗人,留下了二十余部诗集,成为铜仁古代文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到了建国后,中国文学创作出现了极大的波动,文学由一种精英文化变成了平民文化,尤其是诗词,全民写作与政治挂帅造成了艺术审美标准的严重缺失。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文化和思想的封禁,除了无产阶级文学之外,其他文学书籍基本无从接触,特定历史条件造成了一个漫长时期的文学衰落,也造成了几代人的自我思想禁锢。体现在创作中就是,文学观越来越趋于保守,在具有无限开放性和可能性的现代诗与已经完全成熟成型的旧体诗面前,人们稳妥地选择了后者,在艺术探索的自觉性与审美主体的接受力方面,人们保险地倾向于后者。直到现在,文革时期口号式诗歌写作的影响依然存在,就算是堪称语言艺术巅峰的传统诗词,体现在创作上面,也有着过分强调老妪能懂的浅近化、歌功颂德的狭隘思想性、带动地方发展的功利性,这些急功近利的追求使得中华诗词传统中含蓄、优雅、唯美的特征逐渐消失,却有着向新闻、标语和广告等实用文体靠近的趋势。

■现象:主题高入云霄,艺术低入地心

  我在通过其他公开途径重新征稿时定了个标准:出律三字内给予修改,三字以上概不考虑。实际到了中后期,当截稿日期临近而稿件数量远远不够时,很多出律、失韵、失粘、失对远远超标的作品我都作了大幅修改,甚至全部推倒重写。
  对于已经远离了传统的当代人,格律诗确实显得异常遥远与艰深,本书稿件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不合格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平仄不符。关于平仄出律的情况多种多样,有的是完全没有按照平水韵、词林正谱等既定规则来写,有的是依谱写的,但出于粗心或能力问题,还是出现了部分不合律的地方,另一种是方言问题,铜仁人普通话多半不过关,方言过重,或者机械地将本地话与普通话进行调性转换,但这种情况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比如“逼”、“龙”、“曲”、“碧”四字在铜仁话中都是上声,转换为普通话后,“逼”字成了阴平,“龙”字成了阳平,“曲”字还是上声,“碧”字却变成了去声。二、律诗不对仗。律诗是格律诗中最为严苛也是技术性最强的体裁,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它的颔颈二联必须对仗。对仗可以看作是有固定字数要求的对联,它不但讲究平仄工稳,更要求词性相对,在古代,对联是入门的基础课,当代没了这个课程,很多人就失去了这种能力。
  另一个普遍性不足是文学功底的欠缺。由于深知诗词作者大多是半路出家,文学根底欠牢固,我在很多场合强调过,诗作者不能仅限于写诗读诗,还需要加强基础文化修养,加强各种文学艺术修养,对古汉语的掌握尤为重要。这次征稿中,包括一些会长主席级别的知名作者写出来的作品都差强人意。它们的共同不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写诗不知起承转合,造成整首诗都停留在一个意象上,内容发展不走、意境拓展不开;二、以公共思维替代个人观感。许多人写景状物,明明已经亲历了这些景物,写出来的却不是眼睛看到的,而是一些例句范文式的共同特征和语言,造成审美过程中强烈的隔离感;三、以概念取代描述。在咏史抒怀类的作品中,诗作者们易犯的毛病是未作任何铺垫,直接用新闻式的直白语言大发感慨、大肆颂扬,比如写革命烈士,读者从中只知所写对象是个英雄,但他如何英雄法却不甚明了;四、泛政治化严重。相比文学界,很多诗词作者创作的意义似乎就是为政府服务,写景是为了宣传,抒情是为了歌颂,过于追求正能量的后果就是掩盖和丢弃了更为广阔与丰富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五、语言不过关。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旧体诗束缚作者思维,指的是律绝类近体诗近乎严苛的格律,但不少作者在不依律作诗的情况下,仍然大量出现违背语法规则的词语拼凑组装,有时明明心有所感,写出来的寥寥几十个字却都像是在凑字数。
123
  审核编辑:紫衣侯   精华:紫衣侯

上一篇: 《 《孔雀集》三序

下一篇: 《 笔下的的张爱玲

【编者按】 站长   紫衣侯:
学习、拜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老康

    难得一见的深度评析文章,我这门外汉都看的入了迷,反复通读了三遍。

    2020-04-12

    回复

    • 瘗花秀士

      @老康  前面是不是有点冗长了?这篇文章有几个版本,我搞得有点乱,自己都不清楚最终版是哪个了。

      2020-04-12

      回复

  • 梁星钧

    不愧是前面报道的神童。这个也懂,且如此精通!品评、鉴别精准,修订、例举是实,行文、意韵流畅。佳品精作。

    2015-1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