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评艺概 > 读禅宗谈分别

读禅宗谈分别

作者:金子川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5-09-06   阅读:

   稍微多读点书的人,都免不了会接触各种文化派别或者教门,于是大多时候会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开始,从一头雾水,循序渐进开始进入佳境,接着坚持下去,就会被随之而来的太多矛盾所纠缠。

佛学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从佛陀的诞生开始,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文献需要学习和认识,于是由学习到信仰,再由信仰到辨证,围绕佛的和佛教种种纠结和矛盾会接踵而来。简单题几个例子,比如僧人的品德问题,生活习性问题等等。

禅宗在佛教历史上,有其激进的一面,不喜欢一级级阶梯,而追求顿悟成佛,是否就能摆脱戒律的束缚?像济公一样酒肉穿肠过,您认为是否也是可以修行得道的?

其实,用“激进”来形容是不恰当的。佛陀说法是应机设教,即现代所说的因材施教。因为人有钝根和利根之分,所以依此建立了顿渐两套系统的修行。顿悟是直接立足于真心,故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但这只适合上根利智,属于精英教育。或者说,是针对特殊人才实施的特殊教育,不具有普遍性,更不能因此否定传统的修学传统和定性。

此外,禅宗也不否定戒律的修行。虽然禅宗提倡“搬柴运水无非是道”,似乎不讲究形式。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更为严格的修行。因为它直接立足于起心动念,要时时保持觉知,这种用心是绵绵密密的,贯穿于一切时,一切处,可以说,比重点落在身口上的持戒更微妙,要求更高。

至于我们现在对济公的印象,更多是来自各种文艺作品的演绎,其中有不少以讹传讹的误读。事实上,这样一个成就者的游戏神通,并不在常人理解的范畴。要知道,济公的行为不是一种修行,而是一个成就者的显现。对于没有证量的凡夫来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济公也特别告诫说:学我是要下地狱的。最保险的,还是按戒定慧的常规理路修行。

回到生活中来,也有很多现例。比如谁谁为人师表,就值得称道和效仿;而谁谁德行扫地,会落得唾弃和责备。如果非要比较,确实能找到差别,但谁人的所做作为无论好坏,往往都是一时的,因此也只能以事论事。而成功人士就不一样,他的好似乎已经固化成了标杆,而他的坏就绝对是不应该。至于像济公一样的个例还是由他去吧,他吃他的酒肉,我们修我们的凡佛,各不相干,也本不相干。

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当到了嵩山少林寺以后,又平添了武术的色彩,说到此,这又完全塑成了中国佛教印象。总会有一些朋友问及武术跟佛的关系,如果非要解释,我愿意借用一首词:“菩提本无树,心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故惹尘埃。”把这首词悟好了,答案也就找到了。

其实放眼儒,释,道等国学中,它们之间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存共荣,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到今天。包容一点,释然一点,少一些分别,想读,就多读读,我们从中定受益菲浅,心胸会如换洗,增长荣光!


  审核编辑:一碗凉茶   推荐:一碗凉茶

上一篇: 《 花开两岸各自香

下一篇: 《 第五期小说擂台赛总结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一碗凉茶:
如作者所言“包容一点,释然一点,少一些分别”必可从中受益。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