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隐居之后……

作者:pyk435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5-08-21   阅读:

  
  却说范蠡辅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称霸中原后,看出勾践可以共度患难,却不可以共享安乐,于是弃官而去,先到齐国,后在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隐居下来。范蠡开荒种地兼经商,经过一番艰苦创业,终于成了大富翁,并自称“陶朱公”。渐渐地,陶朱公之富,名扬天下。
  范蠡有三个儿子,当小儿子长到十六七岁时,二儿子却在楚国杀了人,被囚禁在监狱里。消息传来,范蠡就将一千两金子封在大坛子里,装在牛车上,派小儿子到楚国去救二哥;大儿子要去,却被范蠡一口拒绝。大儿子伤心地说:“我是长子,父亲却派年幼的小弟弟去。一定是我不孝顺、不中用啊。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说完,果真拔刀要自杀,却被范蠡一把将刀夺了过去。范蠡的妻子——大概就是西施吧,劝范蠡道:“派小儿子去,未必就能把二儿子救出来,却先送掉了大儿子的命。大儿子的固执脾气你也是知道的,终究会乘人不备时自杀而死。你说怎么办?”范蠡无奈,只得同意让大儿子去,于是修书一封,让他交给自己的老朋友庄先生,并且一再告诫道:“到了楚国后,你就把这封信与一千两金子交给庄先生,听任他如何处理,千万不可与他有任何争执。”大儿子一口应允,又私下里用一个小坛子,装了二百两金子,拜别父亲而去。
  范蠡的大儿子——姑且称他范大吧,一路赶往楚国,找到了庄先生。庄先生住在郢都东城门外的几间茅草屋中,穷得家徒四壁。范大献上父亲的信与一千两金子。庄先生看完信,就对他说:“你快快离开这儿回去吧。路上即使听到你弟弟获释的消息,也不要询问原因。”范大唯唯答应,拜谢而出。
  范大并没有回去,他心中暗想:看这个庄先生,又老又穷,有什么能耐,救得了二弟吗?父亲会不会看走了眼?于是他进入郢都,用那一小坛金子打通关节,找到了楚国一个有实权的贵官,请他搭救二弟。
  这个庄先生学问高深,安贫乐道,深受楚人的尊敬,楚国上自楚王,下至一般百姓,都拿他当老师看待。范蠡的这坛金子,他怎么肯接受,只是暂时放在家中,表示他会尽力办事罢了,范大一走,他就吩咐老伴说:“这是陶朱公的金子,你将它放在房里,不可妄动。事成之后,仍然要设法还给他的。”而范大却以为这老先生既无能又贪财呢。
  第二天,庄先生进入宫中。楚王一见,亲自起身迎接,又恭敬地问:“庄先生多日不见,有什么要教导寡人的吗?”庄先生道:“老臣昨夜观看天象,发现某某星出现在某处,只怕对国家有些妨害啊。”楚王惊问:“有什么方法可以祈禳化解吗?”庄先生道:“祈禳未必有效,唯独施德可以化解。”楚王道:“多谢庄先生,寡人知道了。”
  送走庄先生后,楚王就命令使者:用三枚金币作标志,将国库封起来。楚国的那个贵官一听,惊讶地告诉范大道:“大王每次下达大赦令之前,都要用三枚金币为标记,在国库上加贴封条,并加强戒备,以防有人抢在赦令下达之前劫掠国库。昨天晚上大王已派使者持金币、封国库,说明这一两天内就会大赦国中了。”范大暗想:既然即将大赦,二弟也必然获释,那一千两金子不是白白送给庄先生了么?越想越不情愿,就拜别贵官,直奔庄先生家而去。
  庄先生见了范大,大吃一惊道:“你怎么又来了?”范大答道:“小侄本来就没有离开啊。小侄起初是为了营救弟弟才来楚国的,如今楚王大赦国中,弟弟自然也会遇赦而出,因此特来向老伯告辞。”庄先生一听,立即明白他是割舍不下那坛金子,就说:“既然如此,金子放在房中,你自己进去拿吧。”范大也不客气,取了金子,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庄先生家。他心中好不得意:父亲还怕我不能办事。哼,你看,一千两金子原封未动,我只用了一些零碎金子,就将弟弟救出来了。
  再说这庄先生,他一生受人尊敬,哪想到却被范大这个晚辈作弄了一下,不由得又羞又愧又气恼,就再次进入王宫,对楚王说:“老臣前天说某某星出现在某处,大王准备广施恩德加以化解。可是老臣今天外出,却听到人们议论纷纷地说:陶朱公有个儿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朱家就用不少金钱,贿赂了大王的左右。因此大王并非怜恤楚国的百姓,而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才下了大赦令啊!”楚王大怒道:“岂有此理!寡人虽然德薄,也不至于为了别国一个富翁儿子,就在本国下达赦令啊!”立即传下命令:当天先将朱家的儿子斩首示众,明天再正式大赦国中。
  范大的牛车成了丧车了!当他将二弟的遗体带回家中时,一门老少无不悲痛异常。范蠡苦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这大儿子一定会害了二弟的。他从小就与我一起耕种播收,吃尽苦头,深知钱财来之不易,怎肯轻易弃掷!小儿子就不同了,他生下来时我已经是个富翁了。他乘高车,骑良马,穿绸缎,吃美食,哪里知道创业之艰辛,对钱财自然也轻易弃掷而无所顾惜。那天我之所以想派小儿子去,就是因为他能弃财啊。而大儿子却不能弃财,终于因此而害了二弟。这些不都在情理之中么?”
  
  审核编辑:欧阳梦儿   推荐:欧阳梦儿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欧阳梦儿:
故事很小,却寓意明显。环境成就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凡事皆要因事用人方可达到目地。如果题目稍作改动,当更与故事谐和。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

  • pyk435

    请欧阳副主编替我改一改题目,我重新发一下。好不好呀?

    2015-08-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