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篇小说 > 岁月留痕

岁月留痕

上山下乡的“二梯队”

作者:思安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5-08-01   阅读:

  
  《岁月留痕》纪实连载
  简介;有一群既不是“老三届”也不是“新三届的所谓“知青”们,他们是上山上下乡的“二梯队”他们是未毕业的小学生,甚至可以说是“文盲”,他们没有进过中学的校门,没佩戴过红卫兵袖章,没享受过免费的串联,更没搞过武斗。然而他们却同样顶着”知青“的头衔,随着这一股上山下乡的潮流已义无反顾的下放到农村,恢复高考时他们没有实力应考,返城就业已因文化不够,知识浅薄,而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特别是改革开放中的下岗失业,更让他们的遭遇不忍卒读。然而,因他们没有文化,没能力为自己的不幸遭遇呼吁和呐喊,所以,他们才是所有伤痕文学中最具有伤痕的代表!
  一、知青的诞生
  严格地说:“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追溯到1955年,由邢燕子等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的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黑龙江安家落户。共青团中央于时年的8月30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在欢送会上把“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他们。中央政府为了鼓励当时的知识(社会)青年上山下乡,把邢燕子们的事迹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青年人中广泛宣传。
  1967年底,全国动乱趋于稳定,武斗结束。文革暂时告一段落,可是,经过这几年的折腾,整个国民经济也濒临崩溃的边缘。为了缓减几千万知识青年的就业压力。客观地讲:这次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可谓是无奈之举。尚处在狂热中的知识青年们,随着伟人的巨手一挥,懵懵懂懂地去到农村和边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老三届”。这可以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掀起的第一个高潮。
  上山下乡运动的第二个高潮应该是在1970年。当年的红小兵们开始复课闹革命。国家把在文革中受冲击的67、68、69三个年级的小学生实行统一初中招生,凡在1970年5月31日前满16周岁的被拒初中校门之外。所以又有相当大的一批青少年步入社会。对当时的就业而言也是一道难解的题。所以这批“小学本科生”也被自然而然地冠以“知识青年”的头衔,义不容辞地步了“老三届”们的后尘,也可以说是上山下乡运动的第二个高潮。有少数不愿去的,父母在单位办学习班,甚而以停工相相挟,直至思想工作做通为止。甚而那些因各种原因纯粹没有上个学的“社会青年”也被冠以“知识青年”的头衔。没有工作单位的纯粹居民也被街道居委会弄去作思想动员工作。单位、居委会、学校三管齐下。至于那些少数冥顽不化的,就发动中学生们天天到家软磨硬泡,直到他们的子女去了才肯罢休。其实这一批所谓的“知识青年”他们的命运最为坎坷。恢复高考后,由于没有文化或文化底子浅薄,考上中高级学校的机率几乎为零。后来返城后在单位也是碌碌无为的小人物,改革开放后,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他们则首当其冲的成了下岗一族。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直延续到1978年。那些当年耀武扬威去给别人作动员工作的中学生们(新三届)最后也没能逃脱“上山下乡”的命运。只不过他们的运气稍微好点,可能最多的也就呆了三四年。1977年恢复高考和1979年的全面返城。这给“新、老三届”们都带来了希望和安慰,很多人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命运。毕业后多在政府机关供职,屈就于企事业单位的也位居在中上层面,很多还成了国家的中流砥柱。真正倒霉的是那些既不是“老三届”也非“新三届”的所谓“知识青年”们。在这群人当中能够考上中专大学的不是没有,但可说是凤毛麟角?然而未来三十多年的坎坷命运却在等待着他们………..!
  《我们这一辈》
  我们这一辈
  比共和国小几岁
  没有资格红卫兵袖章佩
  大串联时也不知是啥滋味
  更不知中学校门的方位
  但---我们---是上山下乡的二梯队
  屯垦戊边---下乡插队
  我们留下了同样的泪
  我们是妈妈的儿女
  我们是亲爱的姊妹
  老农民捧出的包谷酒
  喝得我们同样醉
  说实话
  总是“老三届---新三届”的
  我们忌讳
  知青---知青---知青
  这才是我们的“大名”
  这才是我们的称谓!!!
  二、“知青”的含义
  “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顾名思义:应该是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而实际上人们所说的“知青”,乃是但凡上山下乡、回乡、插队、支边青年的笼统称谓。所以说,除了“老三届”“新三届”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本科”的半文盲和纯粹没上个学的文盲青年,也被无情的历史在他们的额头上刻下了“知识青年”的印记。随着“四人帮”的倒台,十年文革动乱结束。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同时顶着“知青”头衔的二梯队门,却走上了与“老,新三届”们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在“老、新三届”这一群体中,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很多人成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最终担任各级政府部门的要职。在国有企业和科研单位也是领导阶层和业务骨干。他们无愧于时代骄子之称号。当然,可以说他们是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未来,也可以说他们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他们额头上的“知青”头衔光彩照人。他们成了社会的栋梁,他们是“知青”们的骄傲,他们是“知青”们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代表,如中常委中的习近平,李克强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同样是上山下乡“知青”的二梯队们,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根本就没资本去考大学。有的留在农村当了一辈子农民,更多的回城进企业当了工人。随着时代的几经变迁,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留在农村的早出晚归,男耕女织,养育子女,倒也其乐融融。而回城的却在企业体制改革中成了被历史抛下的下岗一族。没有人还记得他们曾经已豪情万丈,充满梦想,也曾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流血流汗。由于他们没有文化知识或文化知识浅薄,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不可能很大,但他们却任劳任怨,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神圣的岗位上。当他们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就算是天大的委屈,充其量发发牢骚。他们的命运坎坷,却凭着中国老百姓超乎寻常的忍耐力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跋涉。他们受尽万般不公,却凭着一颗对党和政府信赖的最原始的良心,在生活的底层拼命地挣扎并坚强的活着............!
  上山下乡的“知青”有几千万,来网络博客的不凡其人。即使是专门的《知青网站》《知青论坛》但来的网友百分九十九是当年上了大学的“老、新三届”们。他们堪称是“知青”的先进代表,打着“知青”的旗号,头顶“知青”的光环炫耀自己的成就。而不为不庞大的“二梯队”们却踪影全无。因为他们没有文化,不会上网,更不要说写博客。所以,在这些网络论坛上,“老、新三届”们以“知青”的名义,倾诉着那段坎坷难忘的人生经历,甚至有的还为“上山下乡”歌功颂德、评功摆好,把自己那段知青经历津津乐道地予以炫耀。而属于另一不谓不庞大的群体“二梯队”们现在的真实和过去的真实,却根本无人提及一字!
  200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纪念,而今年(2010)则是非“老、新三届,二梯队”们上山下乡40周年的纪念。春节期间我和哥们姐们商量筹划40周年纪念活动事宜。顺便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调查,如下:下乡启程日:1970年10月30日。人数及年龄:我们同批一共46人,26个男性,20个女性,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15.5岁。文化程度:40个小学本科,6个文盲,除了我,没一个会上网。就目前情况看:42人中有5个老板,2女,3男,身价最高的一位男性家产约千万,另4位几十上百万不等;18个女性退休,24个男性中16个下岗,其余仍在单位上班,其子女们都已成人,无供养之忧;有4个去世,男女各二。
  审核编辑:高轩过   推荐:高轩过
【编者按】 往期编辑   高轩过:
作品语言朴实,行文细密,一点一滴的记录了一段岁月的酸甜苦辣,同样是青春,但这青春充苦涩,同样是岁月但这岁月激励我不断自强,文章把情感与气氛把握的很好,非常感人。适当的注意一下情节的安排,做到转折有致就完美了。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8

  • 思安rF-

    重温旧作,尚有一丝的感动

    2019-12-03

    回复

  • 思安

    谢谢高轩过副主编,我会接受您的建议,慢慢修改!

    2015-08-04

    回复

  • 喻芷楚

    一段历史可见中国人到现在也不明白乡村的重要性每个人只是想着现有的安稳,城市的魅力,又何及乡野的魅力?每个都抛弃她宁愿入城被人骗被人坑,国家的杯哀,国民的杯哀

    2015-08-01

    回复

  • 高轩过

    以后再有超过二万字的作品,建议分节发,很多人是用手机看,太长了眼睛受不了。

    2015-08-01

    回复

  • 高轩过

    这是一篇让我又一次陷入对那段岁月的深刻震撼的好作品。

    2015-08-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