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37〕淡泊人生少出风头

作者:郁盛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5-06-05   阅读:

  
  在我国历史上,视修身以做人为人生大事的人大有人在。孔夫子把修身做人提高到能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去认识。我觉得退休了,也应该修身养心做人。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一文中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行了共产党的新演绎,赋予“修养论”以共产党人所共知的新内涵,为党的思想作风建识,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以修身做人,是古今遵循的规律与真啼。
  退休了,修身以做人,仍然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不可抛弃了我国修身做人的优良传统,将德、智、体有机结合,万万不可把个人与社会完全置于对立地位,一切应以人为本,做好事,不做坏事,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做,不摆老资格,糊糊涂涂,混混沌沌,人云亦云、饱食终日,得过且过做人,闭目养神,闭门修身养心,“立地成佛”。
  退休之后,常常习惯于,无意识地无意中,在闲聊中说出自己在位时候如何如何,想当年我们是如何如何,来夸耀一番自己,喜欢在人间出出风头。
  淡泊人生,少出风头。也是做个好人的应有美德。特别人老了,人的精力、体力上,总难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难跟上变化了的新情况,应该承认自己,有许许多多事情,在认识上与年轻人存在着差距。
  就得虚心向年轻人学习,学习年轻人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千万不要摆老资格,倚老卖老,狂妄自大,在公共场所闲聊时万万不可逞强,争得脸红脖子粗。遇到个人利益时,不可玑珠必较寸利必争,纵然自己有理,让他人三分又何妨呢。
  淡泊人生,少出风头,做一个不计较名利地位的人。还要有“活到老学到老”。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说学习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蓄知识,正如清代人法式善说:“读书如蓄货,一室靡不有。”告诉人们积蓄知识是很重要的,特别在当代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时代里尤其重要,否则会寸步难行,同时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活到老学到老”。
  怎样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呢?使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呢?也就是说怎样“活学活用与急用先学”呢?关键是要使学到的知识活起来,把别人的知识、书本的知识变成为我所用的知识,怎么变呢?
  首先,要梳理。把学到的知识在头脑里进行辩别、取舍、梳理,然后进行认真地比较、归纳、取其精华。使知识鲜活起来。鲜为人知。
  其次,要分析。“分析好大有益”,学其一点不及其余,深入分析研究,在分析中寻求其新的知识。使知识水清如镜一目了然。
  再次,要应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学习、撑握、理解的过程中,边学习边认识边应用,在应用中再学习。使知识在应用显示它的生命力。
  第四,要勤读。俗话说“积财千年,莫过读书”。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资本化的过程中,以才发财,以财育人,才财并进,其乐也陶陶。
  总之,活到老学到老,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温馨、自由和希望!
  最后,用黄梅戏《母老虎上桥》的一段唱词:“山不言自高、海不言自深、青天不青天、何不留与后人言”。唱得好,吾人生好不好,留给后人言。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无欲则刚。一个人,对名利不太计较了,才不会患得患失,才能摒弃浮燥。心自然是淡泊的安静的,这是梳理分析应用勤读的前提,或者说是一切温暖自由希望的前提。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文清

    淡泊,是经历过后的心的沉淀。

    2015-06-07

    回复

  • 沁芳闸

    心静时眼睛是明亮的,可以达到很远的地方。

    2015-06-05

    回复

    • 郁盛

       你说得对,一个人淡泊人生,少出风头做起来也是比较难的,我们老人们在一起,对利益上往还是要与在职比个高低的啊。

      2015-0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