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横路察

横路察

作者:梧桐夜雨    授权级别:C    精华文章    2015-05-05   阅读:

  
  【一】阿察和他的家史
  一
  横路察,大名叫毛学察,但是西山人从不叫他的大名,而是叫他阿察,要是在背地里就叫他横路察,因为他家住在横路。
  横路在离村子六七里路的山上。那儿有几百亩梯田,那是村里人种的农田。除了那片梯田之外,就是层层叠叠的青山了。阿察的房子就在那片梯田顶上,面向梯田,背靠青山,也算得上是风水宝地了。原先和阿察一起住在横路的还有好几户人家,都是阿察的叔伯和堂兄弟,可是后来,其他人陆续搬到村里去了,那座不算小的四合院也被拆得七零八落,除了阿察住的那间偏房外,只剩下些断壁残垣了。
  二
  阿察经常去村里,而且要是去村里了,必到茶堂坐坐。不知道是阿察这个人太具喜剧色彩,还是那时候的茶堂人太缺乏乐趣,总之,只要阿察在茶堂露面,就能给茶堂的男女老少带来极大的快乐。
  阿察出现在茶堂的时间大多是中午时分,有时是卖完了柴禾,有时是为供销社挑完了货物。至于挑货这个差事,也算是公社对他的照顾,因为他父母早不在人世,脑子又不灵光,没娶妻,也就没有儿女。
  说起茶堂,那是西山最热闹的地方。从珊溪通往雅平、桂山、泰顺的青石大路像一条青色的带子,经过下山垟和驮降头,穿过茶堂,然后分岔。一条岔路向南延伸,经过大路外、君山、平溪等地通往泰顺,另一条岔路向西南方伸展,经过第四房、黄泥路、朱川等地通往雅平。文泰公路通车之前,经过茶堂的过往客商和行人络绎不绝。三岔路口附近有诊所、供销社、邮政中转,还有打铁铺、染布坊等民间手工作坊。
  三岔路口近旁的理发店是一座老宅子的左厢房。理发店的门脸朝着大路,但是高出路面两米左右,门脸和路面之间铺设了七八排青石台阶。台阶上的青石很光滑,泛着青光。理发店对面是四间连栋的木板房,中间隔着那七八排台阶和一条两米多宽的石头路面。那四间房子由南至北分别是五十四婆、歪嘴老二、阿狗、老葱头四家人的房子,邮政中转站就在阿狗家里。五十四婆家房子的南首有一片空地,傍着五十四婆的外墙(是泥墙)搭了一个棚子,那棚子先前做了染布坊,染的都是蓝的或是靛青的粗布,那位老师傅还能染出漂亮的蓝底白花的被面!老师傅过世之后,他儿子就把染布店搬到自己家了,这个棚子就成了打铁铺子,每天都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这理发店开在这里有些年头了,是村里唯一的理发店,店里的生意自然是好的。理发师傅名叫阿印,高挑个儿,瘦长脸,皮肤略黑,大嗓门,张嘴就会露出两个银光闪闪的大牙,是外村人,博古通今,又很健谈。村里人有事没事都喜欢到理发店里坐坐,店里坐不下了就坐在店前面的台阶上,有时是听阿印师傅说古道今,有时是大家瞎聊天。
  人家说去茶堂玩,也就是到茶堂的这个岔路口玩。中午时分,或是农闲时节,村里人喜欢聚在茶堂,或坐着,或站着,抽烟、聊天、打牌,惬意地打发时间。
  三
  这天,阿察挑了一担柴禾到珊溪街去卖,卖了柴禾买了半斤咸带鱼就回来了。阿察经过茶堂已经是晌午了。理发店前面的台阶上三三两两坐着些人,他们正“东山芝麻西山绿豆”地瞎聊。
  阿察找个靠边的台阶静静地坐着,想休息下再走,顺便听听大家闲聊。见了阿察,人们立即热情高涨起来,原先懒洋洋地抽着水烟的歪嘴老二立马精神抖擞,他笑嘻嘻地说:“阿察,看你的头子脸是坐天下的相啊!”
  阿察愣了一下不紧不慢地说:“老二你莫讲死古!”
  大家一阵哄笑。这“讲死古”似乎是阿察独创的,听久了,大家也就琢磨出它的大概意思了,也就是“太离谱”、“根本不可能”的意思。起先,大家听到阿察说到“讲死古”就会发笑,到后来,这“讲死古”就在村子里流行起来了。不过,这回的笑分不清是因为阿察说了“讲死古”,还是因为老二说的话,或者是因为老二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或者是兼而有之。
  老二接着说:“大家看看,阿察长得像不像毛主席啊?”
  阿狗马上接茬,一本正经地说:“你还别不信,大家快瞧瞧阿察这头子脸,方方正正,天庭饱满,印堂发亮,尤其是下巴上的那颗肉痣,分明就是毛主席再世嘛!”
  大家都对着阿察端详一番,接着随声附和一番,嬉笑一番。
  阿察下意识地摸摸自己下巴上的那颗痣,得意地说:“你们不要小瞧我这颗痣,看相的先生说过,这是颗饭痣,有了它就不愁吃喝了。”不过他似乎有些忐忑,心想,要是看相先生说的是真的,那自己怎么老干活还只是勉强填饱肚子呢?又转念一想,或许是时运未到吧!
  “不愁吃喝是好,要是像毛主席坐天下就更好了!”阿狗神情严肃地说,“阿察,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阿察心里更加欢喜,他暗想,莫非大家说的是真话?自己也是姓毛,说不定和毛主席还是本家呢!阿察表情的细微变化没有逃过老二的眼睛,他笑呵呵地说:“阿察,你走几步到剃头店里去照下镜子,看看就知道了。”
  阿察果然起身屁颠屁颠地走进剃头店照镜子去了,引得大家一阵哄笑。阿察愣了一下,缓过神来了,原来大家是在取笑自己!他转过身,大声说:“笑什么笑!我进去剃头不行吗?”
  大家愣了下,笑得更响了。
  阿印师傅马上笑呵呵地搭腔了:“阿察,今天剃个什么发型呀?”
  阿察沉默。其实他觉得自己的头发还不长,今天要是剃了不是白瞎了钱吗?
  阿印师傅看出了阿察的心思,他随即大声说:“阿察,你看我正忙着,你过几天再来剃行不?”
  阿察赶紧“哧溜”一下顺着阿印师傅给的竿子往下滑,他站在店门口大声说:“那好吧!既然阿印师傅忙,我就过几天再来吧!”
  论相貌,阿察确实是一表人才,虽然个子不是很高,也就一米六二左右,但是方脸宽额,五官端正,身材匀称结实,配上他时常穿的蓝白双纱劳动布和米黄卡机布工作服,虽然穿在他身上显得有点肥大,要卷着裤脚挽着袖子,可是那气派俨然是个城里工厂里出来的工人,真的无可挑剔。至于这些衣服的来历,自然是公社发给他的救济衣。造化弄人,这么周正的一个汉子,偏偏脑子短了那么一根筋。
  四
  虽然“英雄不问出身”是古训,虽然阿察能带给西山人很多快乐,但他并非英雄,而且他的出身少有人知,也少有人问津,所以,他的出身还是有必要说一说的。
  村里上了岁数的人都清楚,其实阿察也算得上是富庶人家之后。阿察的祖上是外地搬迁到横路的。他们在山间盖一间茅房,就过起了开荒种地的苦日子。几辈人下来也开了不少地,横路那几百亩梯田大多是阿察的先祖们开垦的。阿察祖父那一辈在横路盖起了一座四合院子的大瓦房。凭着那一大片田地,一个大家庭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阿察4岁那年,也就是1951年土改的时候,他家被定了富农成分,很多田地被没收了。那一年对阿察家来说是祸不单行的一年。阿察的爹舍不得那一片田地跟工作组的同志理论,成了典型坏分子,批斗是免不了的,阿察爹想不开上吊死了。从此,阿察跟她娘相依为命。也是在那年,阿察生了一场大病,由于救治不及时脑子烧坏了。1961年闹饥荒,阿察的娘吃太多观音土胀死了。阿察成了孤儿,那年他14岁。
  自此,阿察就像地里的一棵草芥,艰难而又顽强地生长着。当然,几个叔伯还是时常接济下阿察的生活的,但在那年月,阿察从别人那里获得的温暖还是极其有限的。
  【二】阿察娶亲
  一
  阿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娶个老婆。1982年,阿察35岁。那年开春的一天,阿察找到村里的媒婆刘婶,说自己要娶个18岁的黄花大闺女。刘婶听了都快笑岔了气,不过她答应帮他留意,有合适的一定帮他介绍。阿察要娶黄花闺女的消息不胫而走,没几天功夫,村里人都知道了。
  审核编辑:下寨龙池   精华:下寨龙池

上一篇: 《 【小说擂台】废墟

下一篇: 《 山长水阔知何处

【编者按】 短篇小说主编   下寨龙池:
小说打动人心的不是别的,是情怀。阿察这样的人,似乎每个村子里都有过,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村就有一个,过的日子大抵是作者描述的样子,供人们取乐,或者帮助人们干一些危险的活来换取一点好吃的。整篇小说读来有一种寂寞感和苍凉感,阿察一个人和猪,老鼠生活的片段更加衬托了这种孤独。赞!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