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门前一棵榆

作者:唐仪天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5-04-27   阅读:

  
  敲开记忆的大门,一棵高大葳蕤、浓荫如盖的百年老榆,便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一样拥抱了我瘦弱羸弱的身躯,一股强大的暖流顿时注入了我的血液,我有一种沸腾的感觉和飞腾的欲望。
  这棵百年沧桑的老榆树虽然已经遍体鳞伤,但是她还是以浓密的枝叶打扮着自己,生怕远走他乡的儿女那一天回来了认不得自己。每年树上都会竭尽全力的结满榆钱,她知道她是个负担很重的母亲,有多少孩子在春困的日子里向往用她的果实,填充成长的身体。三十多年前,每年到了春天,这棵大树上不光是结满树叶和榆钱,也结满了村里的男娃女娃,就像一个健壮的母亲哺育她的孩子一样。几乎每一个枝桠上都趴着一两个孩子,树大枝也壮,孩子们踩着她粗燥的皮肤,握着她柔韧的枝干,开心也放心。几百年了这棵树就这样养育着村里一代一代人,从祖爷爷到重孙孙。她显得无比沧桑,她的沧桑全部来源于几百年来的风霜雨雪,来源于飞鸟走兽、蛆虫蝼蚁,以及村里的孩子们。她记不清是哪家的坏孩子踩断了她的树枝,也记不清是那次雷鸣殛秃了她青葱的头顶,世事如烟,既然过去了,她也不想再去记忆了。当下才是最值得在意的,她是母亲,呵护和喂养自己的孩子才是她的天职。
  这棵大树长在唐家家祠的大门上,我知事时,祠堂已经颓废,仅从那些断垣残壁上,我幼小的尚不健全的想象力也难以判断的建置形制,到现在我只是记得那棵树的高大威严。她的树干需要三个成人张开臂膀才能包围,浓荫可以覆盖一亩地的面积。每年的春末夏初,树上结满了厚实肥硕的榆钱。几乎每天都有孩子和大人们爬上她粗壮的身躯采摘榆钱,因为人为的踩踏和破坏,到了榆钱枯黄时,老榆树被糟蹋得遍体鳞伤,一片狼藉。之后就是熏风吹拂的盛夏,老榆树抽枝萌叶,迅速的修复身体,依然苍翠浓郁,风姿宜人。因劳作而困倦的人们席地而坐,她也转换身份,变成了人们避暑消夏的巨型阳伞。
  榆钱是榆树的果实,当榆钱绽开在枝头的季节,正是村子里青黄不接的时候,春种结束的农人因为连日来高强度的劳动,身体营养耗费严重,困难的时代无法提供补济的营养,榆钱便应时而出。村里的人们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把鲜嫩的榆钱采集下来摘洗干净,然后用清水漂洗洁净,把面粉均匀的和榆钱掺和到一起上笼蒸熟,淋入少许清油,味道鲜美异常。我们村庄人把这种吃食叫做榆钱拨拉子。在榆钱很长一个阶段的开放期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榆钱拨拉子。这个名称形象而又生动,把榆钱和面粉拨拉均匀,就是拨拉子。类似的吃法还很多,譬如:槐花拨拉;苜蓿花拨拉、甜菜丝拨拉等等等等。
  我惊奇于我们民族的智慧,在精细食粮短缺的时代,他们用勇气和智慧,为我们尝试和探究出了许许多多可口养命的美食佳肴,为民族繁衍和生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没有申请专利,没有自我标榜,他们和尘土一样轻轻淡出我们视野,他们和空气一样默默无闻的存在。
  传说我们的民族中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名叫神农,他尝遍天下百草,并一一记忆下来,传给他的后辈。他要给他的子孙后代寻找生存的途径和食粮,为此他不计个人安危,不求千秋名业,我想这仅仅可以看作是一个美好且耐人回味的传说。真正的神农氏就在我们身边,真正的神农就是广大劳动人民,他们把一星一点的智慧积累起来,传递个后人,变成一代代人生存的方法和依据,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个以人类为主宰的世界,人才成为了万物之灵。
  我想:每一个饮食的发现里,都有一段故事,也有一段辛酸。今天我们可以无忧的享受河豚的美味,是因为之前有许许多多因尝试河豚殉命的先辈,为我们积累和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人就是这样,活在前人的经验里不断地为后人总结经验。
  我不知道几百年前这棵榆树是先祠堂而生,还是后祠堂而生,然而依照我的想象,她应该是在祠堂修成后栽植的,在庄户人朴素的概念里,认为榆是应该长在庄院的前门上,前门栽榆,后门植柳,子子孙孙,辈辈常有。这句话不知来源于风水学,还是来源于老百姓的顺口溜,但是足以说明唐家湾人是钟情于植树造林的,他们知道植树造林是可以造福子孙的。这句话启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恍惚看到几百年前祠堂即将落成时,一位身着儒衫的老人,也就是我们唐氏家族德高望重的族长,站在修葺一新的祠堂大门上,指挥族众依照他的设计,在祠堂门外栽植榆树,他神情庄严,显得深不可测。
  若干年后,这些树长成了参天大树,老人早已过世。满树的榆钱变成了某个荒年人人不可缺少的食粮。谁也不会想到,这或许是老人的初衷。
  在漫漫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有些物事是经不起时间敲打的,而有些物事却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丰茂。祠堂颓废了,姓氏在,姓氏在文化的沃土中茁壮,老榆树腐朽了,经验在,经验在她的子孙后代中流传。有些东西长在自然中,有些东西长在人的心灵里。有一种繁衍方式叫栽培,有一种繁衍方式叫潜移默化。
  随着夏天步伐的临近,大野里的榆树又将结满嫩绿的榆钱,我好想好想像童年时那样,爬上一棵或大或小的榆树,亲自采摘一篮榆钱,做成这个初夏最美的时鲜,请一桌朋友坐在一棵百年老树的下面,一起讨论人世的沧桑,一起玩味那些烂熟于心的经验。
  2015年4月27日于沙漠小城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商略黄昏雨

下一篇: 《 深春花事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百年沧桑的老榆树,养育着村里的一代代人,带着童年欢乐和成长的记忆,为年女老幼提供价值。人们对榆树的充分利用,反应了民族积淀下来的勇气和智慧,历史的传说和生活的经验,让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庄严的色彩,从物质和精神给人们丰富的营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欧阳梦儿

    到哪里可以吃到榆树叶……真是让人疯掉。

    2016-01-27

    回复

  • 落叶半床

    有人说榆树丑陋,无一用处,但是经过几十年前那段岁月的人都知道,榆树是宝。记忆是生动的,更生动的是抽取记忆的思维。现在包括榆树在内的,那些年每个村里常见的树种,渐渐消失,实是憾事。

    2015-04-27

    回复

    • 东方玉洁

       百年的榆树确实少见,一般都会被虫蛀而死的。榆的用处,除了榆钱可吃,内皮也可以吃,很粘。木质纹理不错,可做拼板,做成家具。在北方,它已经渐渐的少了,作为乡土树种,还是应该再度保护起来。

      2015-04-27

      回复